2024-02-19|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靜思筆記 | 希望的微光(三則)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 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

♡認知的深度,也可能决定了見識的廣度;寬弘的胸襟,造就了海納百川的人格風範。老子說:「上善若水」,陶淵明説:「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都説明了這等人格的特質。容得天下一切惡濁,却出以雲淡風清,氣定神閒;這種澄澈的人格形態, 最是令人折服。

♡ 有人在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中、恒常不變的律則裡,看到生命的契機;有人却在變動不居的世態裡、蒼黃反覆的現象中,喪失了鬥志。臣服於命運的捉弄,會覺得今生已矣,俟河清於何時?然而對於有心人而言,希望的微光,總在舉世都一致絶望的黯淡時刻乍現…

♡ 這個世界的成功人物,不外「弄潮兒」和「逆浪兒」。個性堅毅,別具識見者,宜乎逆浪;不循牆而走,却伺機而動者,宜乎弄潮。梟雄與英雄,既然都能攀躋頂峯, 「勇於進取」和「不擇手段」都同樣成爲「風雲人物」,那麼,聖哲和盜跖被後生等量齊觀,也就不足爲怪了..。

東海大學校景 (李建崑攝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