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護老眾生相

    父母的凝聚力存在兒時或青少年期,那種仍須被保護和成長呵護的年代,耳邊被塞入的是,兄弟姊妹不要爭吵,要相親相愛,大的要讓小的,如孔融讓梨般的尊敬,愛護弟妹。

     

    飛逝的時間,50年後,在父母老垂暮之年,兄弟姊妹重回當時的光景,每個人都已歷經社會洗禮,甚至有了第三代,回不到被父母耳提面命,唯唯諾諾想討喜的時光。

     

    每個個體發展不同,思想的基礎也不同,即使討論一個小問題,總是有個人的主張,常出現的是每個主張都是利己優先。在那個結婚後都有買房子的觀念下,早就獨立自主的個別家庭門風各殊途大異其趣,不然就是以其家庭思考為優先打算,原本無可厚非,卻會影響老化原生家庭的傳統,甚至影響兄弟姊妹間孩提時代的被動聽話,不再聽命行事,大多堅持己見的多。

     

    尤其是書讀多的,經濟況發展好的,退休時有地位的,沒有人願意妥協,甚至做保母的小妹也能提出不錯的觀點。於是父母被照護的問題,全都浮出檯面的討論,起初,大家為了維持傳統「孝道」都還客氣的挺起腰桿,承諾照護問題。

     

    半年過後才發現,每個人都有其管家的方式,大多是過往照顧孩子所積累的經驗,但現在是「老小孩」。有別於嬰兒成長至青少年,都是被教育、管教、疼愛的方式,如今反客為主的要帶領曾經叱吒商場,或呼風喚雨的主管,正經八百退休的公務員、老師,都不是其原先的樣貌,有些是中風、殘障、失智、老化,或還有些有主見行動退化的,以其說話在瞬間就忘記的,一會生氣,一會哭笑,又焦躁、又語無倫次‧‧‧做兒女的起初還不捨責備,時間長,就發現沒用。

    要用管理,教導或安撫,甚至哄騙,才能達到照護的目標。

     

    單就照顧,子女易位為父母尚算簡單,若是老化的失智等情緒情況,人的真實性格的確難顧,有的老人家坐在地上耍賴、拿危險器具晃蕩、不吃不喝,就是請老師教官都沒用。

    若不是父母,怎能有耐心地在大齡歲月中安撫照拂,「老萊子」是每個照顧「老小孩」的大齡子女淘侃自己的稱呼,畢竟古人有先驅者流芳傳世,不會有太多尷尬。何況現代科技的加持,所有照護的物件、食物都很先進,概念也一再更新,省去操作的繁瑣。可是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寫字,讀書,畫畫, 聽音樂, 吃喝睡, 簡單生活, 怎麼樣也要記錄一下, 不一定看到我笑, 但可以連結, 不一定看到我憂, 但絕不麻煩. 感受風的速度, 看遼闊藍天, 夕陽掛在路的盡頭, 耳邊有車行軌道節奏, 自然就在其中, 若有台空拍機, 人人都是主角, 也會有我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