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勝大》讀書筆記: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我最大的優點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最大的缺點:重新思考你的「劣勢」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請你回想一下你年輕的時候,有沒有曾經參加過學校或是公司的面試,不知道你有沒有哪些印象最深刻的面試問題?我其實一直都不是一個很會面試的人,尤其是我很討厭面試官問我一些我不懂為什麼要問這個的問題,比如說「你覺得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年紀漸長之後比較可以體諒面試官的心情,有時候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問的問題可以幹嘛,或者他就是期待聽到我說一個明貶暗褒的答案,像是「我有時候太完美主義了」、「我有時候工作太認真了」這種我們兩個都心知肚明是在瞎扯的答案,讓他可以走個形式把面試的30分鐘撐完。


但是,前陣子我在《下一本讀什麼》的Podcast介紹《人才》這本書的時候,節目來賓財報狗的威宇講到,對於這個問題,一個很好的回答可能是:你最大的缺點就是你最大的優點;比如說他的優點是做事很有效率,但這會導致他在工作上可能是一個不近人情、沒辦法很有溫度的進行溝通的人。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的。


▋優勢不一定是優勢,過猶不及的U型曲線


不知道現在在聽這個節目的你家裡有沒有小朋友,我感覺大部分身邊的朋友之所以不考慮生小孩就是因為覺得「養不起」。


但如果你有房有車,年薪兩百萬台幣,應該就不會有沒錢養育小孩的煩惱了吧?你可能會說不夠,那三百萬、四百萬呢?就算不能財富自由,但至少也可以衣食無憂了吧?


但如果你是一個億萬富翁呢?


書裡面講到一個白手起家的好萊塢億萬富翁,從小住在窮人的社區,讀公立學校,穿的是別人穿過的舊衣服。他的父親經歷過經濟大蕭條的時代,開口閉口講的都是錢,如果他忘記關家裡的燈,他父親就會拿電費帳單給他看,然後說:「你看,就是因為你的懶惰,我們必須多付這些電費。」甚至當他想要買一雙新的運動鞋,他爸爸都會要他自己出一半的錢。


好在他從小就展現了商業頭腦,他從小就會在冬天挨家挨戶去承包所有鄰居的「掃雪工作」,然後再轉包給其他小孩子,當他們完成工作之後,他會支付這些小孩現金,然後再去跟每一戶人家收取報酬。後來他長大之後隨著一系列商業上的成功,他的財富讓他得以住在比佛利山莊像是中世紀城堡的豪宅裡,不只有法拉利跑車,甚至還有私人飛機。


但他很苦惱。因為他不知道有這麼多錢該怎麼養小孩。


經濟學有所謂的邊際效益遞減,在這裡葛拉威爾也提出一個「U型曲線」,指的是金錢雖然是好東西,但在教養子女的幫助上,金錢能提供的效用就像一個倒過來的U:在過了某個臨界點之後,更多的金錢並不會讓教養子女變得更容易,反而是更加困難。


這邊題外話補充一下,書裡提到有研究指出這個臨界點發生在年收入七萬五千美元的時候,當你的家庭年收入超過這個數字之後,更多的收入並不會讓你更快樂。如果在聽節目的你收入有達到這個數字的話,希望你可以留言幫我證實這個研究的準確性。


為什麼越多錢反而越難養小孩呢?有錢的家庭,意味著子女有更少的動機和條件去領悟自食其力的意義,小孩將會更難建立健全的金錢觀。窮人家的小孩如果想要買一個昂貴的東西,爸爸媽媽可以說:「不,我們買不起。」而且小孩其實比很多人想像的要聰明許多,他們只要問一兩次,很快就會知道父母是真的買不起。


相反,如果你是一個有私人飛機跟豪宅的父母,你又能用什麼理由說服你的小孩不買iphone 15 pro max?也許你需要更高超的談判技巧和育兒招式,才能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這個有關優勢的反面的故事還不能說服你的話,我覺得下面這個例子非常有趣。


▋也許你應該放棄第一志願


我還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幾乎所有同學想著的都是大學一定要讀台大,沒有台大我寧願重考,完全沒有考慮任何其他選項。想像你是一個高中畢業生,如果你同時錄取了第一志願的學校和第十志願的學校,應該沒有人不會選第一志願吧?


葛拉威爾講了另一個故事,關於一個叫做卡洛琳的大一學生,她從小就對科學著迷,立志未來要成為科學家。而且卡洛琳的成績很好,高中畢業時,在同時錄取了全美排名前十的布朗大學和排名前五十的馬里蘭大學之後,她做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但出乎意料的是,以往對自然很得心應手的她,卻在大一下的選修化學翻車了,很多課堂上的觀念,同學好像都能輕鬆掌握,她卻總是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很遺憾地,她沒有拿到學分。大二重修第二次的時候勉勉強強拿了一個B-,這是他從來沒有拿過的成績。卡洛琳說就是在這個時候,她意識到她這輩子可能沒辦法成為一個科學家了,最終,卡洛琳放棄攻讀科學學位。


我有點忘記書裡有沒有提到卡洛琳後來轉去讀什麼專業了,但身為一個管院畢業的學生,我想他應該很適合轉去讀個商學院或法學院什麼的,他應該會在那裡找到輾壓全班同學的成就感。


從卡洛琳的故事,作者想要點出的大哉問是,如果當年卡洛琳選擇的是第十志願的學校呢?她在布朗大學的化學課堂上,也許表現的是班上的最後一名,但拿到全國的學生之中,她依然還是贏過99%的同儕,但這件事她是感受不到的,她在學習的時候只感覺到「我是最後一名」、「只有我跟不上其他人」。


▋相對剝奪感:大池塘的代價


事實上,確實是有研究針對美國大學生攻讀所謂的STEM學位,也就是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這些專業領域的學位,去進行統計分析。


哈佛大學是一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的學校,而哈威克學院,則是一所在紐約州北部相當普通的小型文理學院。如果我們比較哈佛大學以及哈威克大學攻讀STEM學位的學生,我們會發現:


  1. 第一,入學考試數學成績越高的學生,有越高的比率完成了STEM學位,這一點在兩間學校是相同的。
  2. 第二點就非常耐人尋味了,研究者將兩間學校的學生依照入學考試的數學成績分成三份,前三分之一、中三分之一、後三分之一。哈佛大學「後三分之一」的學生完成STEM學位的比率是15.4%,而哈威克大學「前三分之一」的學生完成STEM學位的比率卻是55%。我們要知道一件事,就算你入學的時候是哈佛大學的最後一名,你也還是比哈威克學院的第一名學生要來得高分,所以理論上就算你是哈佛大學的學渣,你的聰明程度也應該不輸或勝過哈威克學院的學霸才對,結果哈佛大學的後段班學生們卻更少地獲得了STEM學位。


葛拉威爾把這個原因歸咎於「相對剝奪感」:你能不能夠得到STEM學位順利畢業,不只取決於你個人的聰明程度,也取決於你在學校內相對於其他學生的聰明程度。


你想,在哈佛大學這種地方,誰不是又聰明又努力才考進去的,再怎麼聰明的年輕人,也難保不會被這種嚴厲的競爭給挫敗學習的熱忱。如果我每次考試都考倒數,那我很難不產生「我怎麽努力好像也都沒用,可能我就是不適合走這條路吧」的想法。


如果卡洛琳當初選擇的是離家近的馬里蘭大學,也許他會一直名列前茅,最後順利地完成她的科學學位。


要知道,從一個比較勢利的角度分析,一個STEM學位是非常值錢的,在美國現在的就業市場,比起你是名校畢業,更重要的是你讀的專業,比起哈佛文組,很顯然在矽谷更受青睞的會是不那麼頂尖的學校的電腦科學專業畢業生,兩者的畢業起薪可能就是好幾萬美金的落差了。


這麼一想,要當大池塘裡的小魚,還是小池塘裡的大魚,其實兩者並不是那麼明顯熟高孰低的,我們能做的是根據自身的狀況去判斷那一個選擇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有些時候,大池塘雖然看起來美好,但那個代價可能太高了,也許選擇被低估的小池塘,是一種逢低買進,才能在長期帶來最大的收益。


▋最後再談Gladwell說故事的方式


最後我想談談Gladwell說故事的方式,你也許會注意到Gladwell是讀歷史系畢業的,進入職場之後在華盛頓郵報當了將近十年的記者。在台灣很長一段時間記者都被視作一種調侃的對象,但其實厲害的記者,我發現是可以寫出讓人驚艷的故事的。或者說,寫故事本來就是他們的專業,只是以前我讀的書太少了,所以對那些高明的記者以及他們的作品視而不見而已。


回到Gladwell,其實有一些他在書裡面的論點我並不完全認同,比如說前面的哈佛大學和哈威克學院的研究,Gladwell想表達選擇就讀次好的學校可能為你創造你不曾想過的優勢,但其實在現實世界中我也很常聽到有例子是當自己的身邊被強者圍繞的時候,你會因此被激勵,鞭策自己往目標繼續前進。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國中的時候原本成績並不是很好,班上有好幾個同學一直是讀得比我好的,但很幸運的是我跟他們也都是很好的朋友,因為和他們的友情,我覺得自己在讀書準備考試的路途上是有人陪伴的,而且那種感覺很像是跑步的時候,前面有一個穩定領先你的背影可以給你追,對我來說這也許是我後來基測(現在應該沒有基測了吧)可以考得很理想的最大原因。如果我在一個環境我可以很輕鬆的就考第一名,很有可能我就會輕易地怠惰下去,從原本是最好學校的最後一名變成次好學校的最後一名。


另一個例子是Gladwell在書裡講到高盛的前營運長柯恩Gary Cohn的故事,他在書裡描寫柯恩從小就是一個閱讀障礙的小孩,他媽媽對於他能高中畢業就已經感到上天眷顧了。他在22歲的時候找到一份銷售鋁門窗的工作,但他不為此感到滿意。有一天他在拜訪公司在長島的辦公室時找藉口溜了出來,跑到華爾街的商品交易所,他要來找一份工作。


他在大廳到處偷看,因為到處都有門禁,所以他企圖佯裝裡面有人要讓他進去,只可惜計畫不成功,直到收盤後,他注意到有個西裝筆挺的人一邊往外跑,同時對裡面的同事吼著:「我得趕去拉瓜地亞機場了!」柯恩心想這就是我的機會了,於是他衝上去說:「嘿我注意到你要去拉瓜地亞機場,我能跟你搭同一班計程車嗎?」對方答應了。


柯恩心想,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就是我的show time了。


果不其然,那個衝出來的人恰好是一個華爾街大公司的高層,好巧不巧他的公司剛要開張新的選擇權買賣業務,正在招募選擇權交易員。他問柯恩:「你懂選擇權嗎?」柯恩回:「當然啦,無所不知,你要我做什麼都沒問題。」當他們揮手告別時,柯恩已經幫自己拿到了週一的面試邀請了,即便他根本不知道選擇權是什麼鬼。


如果不是Gladwell,我從這個故事學到的道理可能是「勇於冒險」或是「跳脫傳統道德的框架」,畢竟柯恩確實是透過一些小聰明的伎倆詐唬到了對方,對方想必也沒想過有任何不懂選擇權的人敢這樣大言不慚;但Gladwell選擇是把這個故事連結到柯恩的閱讀障礙,他覺得是柯恩的特殊劣勢讓他能夠這樣放手一博、不怕失敗。我讀到的時候感覺是:「嗯...真的是這樣嗎?或許有其他原因吧?」建議大家可以在閱讀的時候細細品味那種「你未必同意他的觀點,但是對方演繹的方式太絲滑,讓你一不注意就要著了他的道」的感覺,各位自行細品。


最後,如果用一句話精煉今天分享的這本《以小勝大》,那應該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用開放的心態和科學的思維,質疑優勢,翻轉劣勢。在我們的人生看似最困頓的時刻,也許正是在為下一次擊敗巨人而預熱。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這裡是書困專案,我是小高,每週與你分享一本幫助你突破人生難關的好書,希望能帶給你沈思與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困專案 的其他內容
你的焦慮有人能夠傾聽嗎? 如果平常都戴隱形眼鏡的自己,有一天去學校或公司的時候,臨時起意改成戴眼鏡出門,卻意外得到了同學或同事的讚美說:「哇,你戴眼鏡好好看,乾脆以後都戴眼鏡吧!」這時候的你心裡的感受會是: 1. 「被稱讚了,開心。」還是你會覺得: 2. 「所以意思是我戴隱形眼鏡的時候很土嗎?」
辭職去歐洲旅遊一個月的新同事是瘋了嗎? 想像這是你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而你剛到職半年,結果跟你同一梯進來的同事跟你說他要辭職了,但不是因為他找到新的工作,而是因為他說他要去歐洲旅行一個月,你會有什麼想法?如果他跟你說他其實沒有什麼錢,所以他打算要跟高利貸借一筆錢支付旅費,你聽起來覺得
你的焦慮有人能夠傾聽嗎? 如果平常都戴隱形眼鏡的自己,有一天去學校或公司的時候,臨時起意改成戴眼鏡出門,卻意外得到了同學或同事的讚美說:「哇,你戴眼鏡好好看,乾脆以後都戴眼鏡吧!」這時候的你心裡的感受會是: 1. 「被稱讚了,開心。」還是你會覺得: 2. 「所以意思是我戴隱形眼鏡的時候很土嗎?」
辭職去歐洲旅遊一個月的新同事是瘋了嗎? 想像這是你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而你剛到職半年,結果跟你同一梯進來的同事跟你說他要辭職了,但不是因為他找到新的工作,而是因為他說他要去歐洲旅行一個月,你會有什麼想法?如果他跟你說他其實沒有什麼錢,所以他打算要跟高利貸借一筆錢支付旅費,你聽起來覺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和缺點,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如果你想知道作者的個性特質,就繼續閱讀吧!
Thumbnail
在面試中提出自省和失敗經驗的問題,可以幫助面試官評估應徵者的長處、短處,以及是否適合團隊和組織。本文探討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回答這類問題。
Thumbnail
喺搵工嘅過程中,面試時有啲問題可能會令我哋不知所措。其中一個常見嘅問題就係「你有咩缺點?」點樣應對呢個問題係好重要嘅,因為呢個問題可以影響你喺面試官心目中嘅印象。喺呢篇文章度,我哋會探討唔同嘅應對策略,同埋教你點樣自信地回答呢個問題。一齊嚟學習點樣正面講自己嘅缺點啦! 誠實係最好嘅策略 面對「你
Thumbnail
面試中,被問到優缺點是常見的問題之一。面試官問這個問題,主要是想了解求職者的自我認知,以及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點。這篇文章提供了回答優缺點問題的技巧,建議求職者應該先回答優點,再帶出缺點和改進方法。這樣的回答方式,可以讓面試官看到求職者的優點、自知之明、解決問題能力和成長潛力,也能留下好印象。
Thumbnail
面試官經常會問「你有什麼缺點?」這個問題,如何回答才能化解陷阱,讓你的回答加分?本文教你避免負面詞語、表明需要改進的地方、使用 S.T.A.R. 方法等技巧。
Thumbnail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 為自己的職涯,寫下有別於成功版本的失敗履歷,已經算是相對普及的概念,在面試的場合,被問到如何度過或看待失敗的機率,也接近50%。 只是,我很少聽到「真實」且「深刻」的答案,大部分的回答,讓我聯想起另外一個經典範本。
Thumbnail
面試中巧妙包裝自己,將缺點轉化為優點的技巧至關重要。首先,列出缺點清單,避免使用帶負面含義詞語,而是轉化為優點。可
Thumbnail
有些缺點很糟,你看不出它好在那裡。但​我一向認為,所謂的缺點,不過就只是放錯位置而已,沒有找到它的用處,更多的只可能是你刻意迴避這項特質。 有些特質,它的問題是會讓人表現得過於逞強,但是在對應拖延問題卻特別好用。在這一篇文章當中,我想分享我的案例:透過太愛面子的特點,來牽制我的拖延症 。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和缺點,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期許。如果你想知道作者的個性特質,就繼續閱讀吧!
Thumbnail
在面試中提出自省和失敗經驗的問題,可以幫助面試官評估應徵者的長處、短處,以及是否適合團隊和組織。本文探討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回答這類問題。
Thumbnail
喺搵工嘅過程中,面試時有啲問題可能會令我哋不知所措。其中一個常見嘅問題就係「你有咩缺點?」點樣應對呢個問題係好重要嘅,因為呢個問題可以影響你喺面試官心目中嘅印象。喺呢篇文章度,我哋會探討唔同嘅應對策略,同埋教你點樣自信地回答呢個問題。一齊嚟學習點樣正面講自己嘅缺點啦! 誠實係最好嘅策略 面對「你
Thumbnail
面試中,被問到優缺點是常見的問題之一。面試官問這個問題,主要是想了解求職者的自我認知,以及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點。這篇文章提供了回答優缺點問題的技巧,建議求職者應該先回答優點,再帶出缺點和改進方法。這樣的回答方式,可以讓面試官看到求職者的優點、自知之明、解決問題能力和成長潛力,也能留下好印象。
Thumbnail
面試官經常會問「你有什麼缺點?」這個問題,如何回答才能化解陷阱,讓你的回答加分?本文教你避免負面詞語、表明需要改進的地方、使用 S.T.A.R. 方法等技巧。
Thumbnail
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 為自己的職涯,寫下有別於成功版本的失敗履歷,已經算是相對普及的概念,在面試的場合,被問到如何度過或看待失敗的機率,也接近50%。 只是,我很少聽到「真實」且「深刻」的答案,大部分的回答,讓我聯想起另外一個經典範本。
Thumbnail
面試中巧妙包裝自己,將缺點轉化為優點的技巧至關重要。首先,列出缺點清單,避免使用帶負面含義詞語,而是轉化為優點。可
Thumbnail
有些缺點很糟,你看不出它好在那裡。但​我一向認為,所謂的缺點,不過就只是放錯位置而已,沒有找到它的用處,更多的只可能是你刻意迴避這項特質。 有些特質,它的問題是會讓人表現得過於逞強,但是在對應拖延問題卻特別好用。在這一篇文章當中,我想分享我的案例:透過太愛面子的特點,來牽制我的拖延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