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子》致知.分類

提綱


探究道理沒有盡頭只能執今御今,
分門別類前後歸序利於學習應用。


(原14章) 原文/白話

================================

視之而不見,名之曰微;

用眼睛直視卻看不見,稱之為「微」;

聽之而不聞,名之曰希;

用耳朵聽卻沒有聲音,稱之為「希」;

撫之而不得,名之曰夷;

用手撫摸卻觸碰不到,稱之為「夷」;

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以上三者不能夠推究區分,

因此混為一談同稱為「道」。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道理嘛,

在它上面不顯得皎潔明亮,

在它之下也不會陰沉晦暗;

繩繩乎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

運行起來相續不絕卻無形體可以名狀,

作用結束後回歸於無而不見蹤跡。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

這就叫做沒有形狀的形態、沒有實體的樣子,

即是所謂恍惚難以捉摸。

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跟隨卻不能瞧見其後方,

迎面也不能看見其前頭。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

(只能)掌握當今已知的道理,

用以駕馭現今出現的事物,

反推得知自古以來的始末,

是謂道紀。

這便是說依道理的脈絡分類編序。

================================

微:隱匿。

希:通「稀」,少有、不多。

夷:平坦。

致詰(ㄐㄧㄝ ˊ):究問、推究。

皦(ㄐㄧㄠˇ):「皎」的異體字,潔白、明亮。

昧(ㄇㄟˋ):昏暗、不明。

繩繩(ㄕㄥˊ ㄕㄥˊ):相續不絕的樣子。

忽:既快速又令人難以留意,如飄忽。

恍:彷彿、好像,又有突然、猛然之意。

紀:絲的頭緒、條理。



詮釋


試圖以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方式將道理分門別類,卻因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到、摸也摸不著而只能作罷。道理作用的時候,週遭事物未必有什麼明顯變化,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說是什麼都沒有嘛,又好像一直有什麼在私底下作祟。然而一旦道理停止作用,彷彿回到道理從不曾存在過的狀態,因此這種隱隱約約、捉摸不定的特質被稱為「忽恍」。

有趣的是雖然道理有著無狀、無物的特殊性質,無法以其外觀、形狀、質量、顏色..等感官差異來辨識區分,但是對事物作用的結果卻有其狀、象的變化,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狀」指的是道理對物體作用後,使其發生形狀、形態或狀態的改變,像是冰塊融解為水的物理變化、鑽木取火的燃燒反應等,都能藉由事物的前後差異察覺到背後有其道理存在。相對於微觀的「狀」,「象」則為整體大局的巨觀樣貌差別,比如太陽運行而有晝夜交替與季節更換、雨水沖刷導致河流溪谷景象,甚至政策法令下的社會變遷、科技創新後的文明演進等皆屬之。觀察研究事物的狀與全局的象,並以其出現的相對變化做為道理分門別類的依據,於是劃分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大氣、地質…等各類學科。

自天地之始,道理就一直存在並等待著人們探索。當發現了新的道理,尚且不能理解其構成的原由,也未可知曉往後將繼而進展出何等理論。比如發現了構成物質的各類元素,哪知其內還有原子、質子、中子、電子,遑論什麼核分裂、核融合的理論。所以知識學問只能靠逐步積累的方式拓展,既要水平的學科分類,又有縱向的細分推究,在此架構下自古及今的理論發展脈絡分明,即是所謂的「道紀」。

在實際應用方面,「古之道」在歷經次次修正、重重推究之下而成了「今之道」,並以今日之道構建出今日之有,也就是今日所見的世界文明,是以「執今御今」才是現實存在的合理結果。反之,若今之道反不如古之道合用,足證今日子孫之不肖也,也代表了文化倒退。藉由古之道與今之道的比對,佐以史料文物及先進技術驗證,亦可反推出自古及今的發展歷程,故稱為「以知古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