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家庭系統諮商的新視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兩天在麗鳳督導循循善誘下,我看待個案的問題有了許多新視角。

麗鳳老師的專長是薩提爾和家庭系統理論,也常整合兩項於會談當中。

首先,學理論要浸泡到自動化思考,用理論來分析個案,

學不同的理論像是爬兩座不同的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困難的是語言和思考都要重新置換。

家庭結構意指次系統的互動關係,及孩子如何闖入次系統而破壞界線。

其中三個很重要的元素:

1.階層性:父母比孩子有更高的管教權力

2.互補性:分為互相支持有彈性、過度誇張互補兩類。

3.人際界線:疏離僵化、正常清楚、模糊糾纏三種。

麗鳳督導突破了我在個案上的僵局,諮商時絕對不能只停留在同理摘要的階段,

個人的困擾要從家庭系統的脈絡去理解,

換言之,一個生病的孩子,背後是一個病態的次系統,

而90%有情緒或行為問題的孩子背後都跟三角關係有關!

因此心理諮商師要用關係去理解表徵問題,see symptoms in a contex.

並抱持著uncertainty,運用大量的探問與對話,才能from symptoms to system.

課堂中用了許多案例來辨識五種三角關係

巧妙的是她描述的個案竟跟我的相似度很高!

當她說個案的媽媽年輕時未婚懷孕,放棄了學業,遊走在不同男人之間,得不到幸福。

麗鳳老師努力建立關係,用了二十幾次的晤談終於讓媽媽明白,

不要讓孩子重蹈她年輕時的覆轍,走那一條辛酸的道路,

我想起自己個案的媽媽,突然間觸動而流下眼淚。


我似乎看到一線曙光,深深感謝麗鳳老師的引導,期待還有跟老師學習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逾時不候,一期一會
1會員
17內容數
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在讀寫中梳理徬徨與焦慮,在悲欣交集中體驗生命脈動。 用阿德勒跟薩提爾育兒,以臣服悅納面對人生挑戰瓶頸,在對話中療癒自己與他人。 為慶祝自己第二誕生日,用crescendo mentality、不完美的勇氣、價值與愛通往彼此心世界的一座橋,親愛的讀者,生日快樂!
2025/03/12
身處VUCA的未卜世界,放棄也是選項之一,但到底何時做出停損才是明智之舉? 半途而廢算是中輟,還是停損? 當『QUIT』應用在人生抉擇時,我們需要跳脫傳統的直線思維, 以反向思考的角度來看待它的價值。 《Quit停損的勝算:世界撲克冠軍教你精準判斷何時放棄,反而贏更多》一書的作者安妮杜克 
Thumbnail
2025/03/12
身處VUCA的未卜世界,放棄也是選項之一,但到底何時做出停損才是明智之舉? 半途而廢算是中輟,還是停損? 當『QUIT』應用在人生抉擇時,我們需要跳脫傳統的直線思維, 以反向思考的角度來看待它的價值。 《Quit停損的勝算:世界撲克冠軍教你精準判斷何時放棄,反而贏更多》一書的作者安妮杜克 
Thumbnail
2025/03/11
上野千鶴子與鈴木良美的對談集《始於極限》探討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關係、愛情、婚姻、認可欲求等,深入剖析女性在社會框架下的掙扎與突破。本書並非單純的控訴,而是透過深刻的反思與自省,引導讀者正視自身的極限,並尋求內在的自信與自愛。
2025/03/11
上野千鶴子與鈴木良美的對談集《始於極限》探討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關係、愛情、婚姻、認可欲求等,深入剖析女性在社會框架下的掙扎與突破。本書並非單純的控訴,而是透過深刻的反思與自省,引導讀者正視自身的極限,並尋求內在的自信與自愛。
2025/02/19
昨晚一場驚心動魄的夢,讓我開始探索潛意識與隱喻的奧祕。這場夢境,以及我近期閱讀的《隱喻催眠》一書,讓我重新思考夢境、潛意識與自我療癒的關係。本書以榮格心理學為基礎,闡述隱喻催眠的技巧,並透過個案實例,說明如何運用隱喻來解讀夢境,探索潛意識深處的恐懼與渴望,最終達成自我蛻變。
Thumbnail
2025/02/19
昨晚一場驚心動魄的夢,讓我開始探索潛意識與隱喻的奧祕。這場夢境,以及我近期閱讀的《隱喻催眠》一書,讓我重新思考夢境、潛意識與自我療癒的關係。本書以榮格心理學為基礎,闡述隱喻催眠的技巧,並透過個案實例,說明如何運用隱喻來解讀夢境,探索潛意識深處的恐懼與渴望,最終達成自我蛻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選擇適合的深度學習框架,比較TensorFlow、PyTorch和PaddlePaddle等主流框架的特色,並分析選擇框架時需考慮的因素,例如研究與應用的平衡、社群支持、多平臺與工具鏈整合,以及未來框架的挑戰與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選擇適合的深度學習框架,比較TensorFlow、PyTorch和PaddlePaddle等主流框架的特色,並分析選擇框架時需考慮的因素,例如研究與應用的平衡、社群支持、多平臺與工具鏈整合,以及未來框架的挑戰與機遇。
Thumbnail
本書探討深度學習的過程,並介紹如何構建和提升自己的知識體系。文章中的「網」「拓」「活」三個章節,提供了有效學習的策略,包括多樣性、創造性和正確性。透過這些框架,讀者能夠更有效地整合和運用知識,提升學習效率。最後,作者建議重視寫作作為思考的工具,使得學習不再是孤立的記住一些事實
Thumbnail
本書探討深度學習的過程,並介紹如何構建和提升自己的知識體系。文章中的「網」「拓」「活」三個章節,提供了有效學習的策略,包括多樣性、創造性和正確性。透過這些框架,讀者能夠更有效地整合和運用知識,提升學習效率。最後,作者建議重視寫作作為思考的工具,使得學習不再是孤立的記住一些事實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Thumbnail
呈上篇介紹如何訓練模型,此篇就主要介紹如何利用訓練好的模型來生成圖片 [深度學習][Python]DCGAN訓練生成手寫阿拉伯數字_生成篇 生成的結果 生成的圖片大小會根據,當初設置的生成器輸出大小來決定,當你使用生成對抗網絡(GAN)生成圖像時,生成器模型的最後一層通常會決定生成圖
Thumbnail
呈上篇介紹如何訓練模型,此篇就主要介紹如何利用訓練好的模型來生成圖片 [深度學習][Python]DCGAN訓練生成手寫阿拉伯數字_生成篇 生成的結果 生成的圖片大小會根據,當初設置的生成器輸出大小來決定,當你使用生成對抗網絡(GAN)生成圖像時,生成器模型的最後一層通常會決定生成圖
Thumbnail
本文參考TensorFlow官網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的程式碼來加以實作說明。 示範如何使用深度卷積生成對抗網路(DCGAN) 生成手寫數位影像。
Thumbnail
本文參考TensorFlow官網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的程式碼來加以實作說明。 示範如何使用深度卷積生成對抗網路(DCGAN) 生成手寫數位影像。
Thumbnail
本文將延續上一篇文章,經由訓練好的GAN模型中的生成器來生成圖片 [深度學習][Python]訓練MLP的GAN模型來生成圖片_訓練篇 [深度學習][Python]訓練CNN的GAN模型來生成圖片_訓練篇 相較之下CNN的GAN生成的效果比較好,但模型也相對比較複雜,訓練時間花的也比較
Thumbnail
本文將延續上一篇文章,經由訓練好的GAN模型中的生成器來生成圖片 [深度學習][Python]訓練MLP的GAN模型來生成圖片_訓練篇 [深度學習][Python]訓練CNN的GAN模型來生成圖片_訓練篇 相較之下CNN的GAN生成的效果比較好,但模型也相對比較複雜,訓練時間花的也比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