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目前看過寫得最好、最完整的,教你如何「深度學習」的書。
裡面的章節循序漸進,讓我們從頭了解學習的過程。有些書之所以難懂,是因為有些知識需要到後面的章節才會闡述,所以在一開始你並不能理解,只有看到後面才能與前面所講的聯繫起來。而這本書則沒有這個問題,一步一步的教你如何學習。
很多書都在教你如何學得更快、更好,卻沒教你怎麼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當然這本書也有教你如何學得更好,但在這裡,那些只是前兩章的內容,更為重要的是後面的章節,也就是「網」「拓」「活」(前兩章是「記」「懂」)。
蒙格說: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理解這個世界。蒙格提到的「框架」就是第三章的內容「網」。當你記住知識並理解了知識後,就要將這些知識編織成網,也就是透過排列知識跟刻意練習將知識組成體系,產生更大的價值。(作者的比喻是編織成網,但我個人更喜歡形容成蓋房子)
讓我舉一個例子:蘋果公司。很多人有電腦的知識,也有很多人有藝術的知識,但是賈伯斯透過排列將這兩種知識組合在一起,在「科技」上添加了「美感」進而形成了更大的價值。
建構知識體系就像蓋一間房子,每當我們學習一個知識點,就像獲得了一塊磚頭。而排列知識,就是把這些磚頭蓋成房子的過程。刻意練習,則讓我們能夠把房子蓋得更好、更美。
而在第四章「拓」,作者進一步探討如何提升知識體系的品質。就像建造房子光有磚頭是不夠的,品質的提升才能讓這個體系真正穩固且有價值。
透過這些方法,我們才能建造出不僅能遮風擋雨,還具備美觀與穩固的房子。
最重要的不是單純的「理解知識」,而是要對知識進行第二層思考。許多人擁有豐富的知識,卻仍然過不上理想的生活,問題不在於知識的缺乏,而在於這些知識沒有真正組織起來。就像蒙格說的:「如果你只是記得一些孤立的事實,而試圖把他們硬湊起來,你就無法真正理解這些東西。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
第四章最後,作者提到寫作:「寫作能增進思考,而思考能增進學習。」史蒂芬・平克也曾說:「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展現在線性的語句裡。」
寫作不僅僅是在排列知識,更是對自己人生經驗的深度思考,當我們不斷打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時,這些零散的「磚頭」就會幫我們一步步的建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房子。
作者在最後提到,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如何「高效」的學習,就成了每個人必備的技能。所謂高效,就是一石三鳥甚至一石多鳥。
很多人看書時,會找一天花上3.4個小時學習。而假如你看過這本書學到了間隔效應、交錯效應、提取練習,你就知道你應該找幾本不同主題的書交叉閱讀,同時每一兩個小時換一本,最後花一點時間回想今天學到了甚麼完成提取練習。
於是在同樣的時間內,你利用三種方式來加強自己的記憶,獲得了三份收穫,但別人卻只獲得了一份收穫,這就是所謂的一石三鳥。(三種效應在第一章「記」的內容提到)
高效,不僅是時間的合理分配,更是對生活的尊重。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用一石多鳥的策略產生更多的回報。
深度學習,不在於掌握了多少資訊,而是學會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構建出理解世界的框架。如果只是擁有一堆磚頭,並不足以讓你建成房子。
萬維鋼的「高手學習」也不錯,但整體來說我認為楊大輝的章節規劃更有助於讀者的學習。成甲的「精準學習」重點在於「底層知識」(成甲稱為臨界知識,我認為用底層知識能更好的表達該知識的特點),但學了這些知識後還是要將它們建成房子也就是「網」,所以算是這本書的延伸。
謝謝你的觀看!
如果你覺得有所收穫或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交流。
書籍分享:https://vocus.cc/diamonds/home
加密貨幣操作:https://vocus.cc/coin/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