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做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夢。我進入一個度假村,裡面的訪客逐一被殺害,我用盡全力逃離,中途驚醒幾次,發現自己全身盜汗,但隨即又陷入夢境的驚悚劇情,最後醒來時我感到全身肌肉酸楚,異常地疲累。
猛然驚醒時,我搜索著腦海裡電影的劇情,卻只憶起《五星饗魘》驚悚的主廚,會是這部電影的延伸嗎? 自從學習輔導後,我開始對解夢有興致,遇見特別的夢,我會刻意記住,但並非每次都能成功捕夢。我不禁思索,這場夢境是否隱喻了自己內心深處未曾面對的恐懼?或許,那度假村是我心靈中的避難所,而逐一被殺害的訪客,是我對失敗的恐懼與自我懷疑。
《隱喻催眠》正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基礎,探索潛意識與隱喻之間奧秘的作品。書名顧名思義,作者擅長以榮格心理學為基礎的催眠式對話陪伴個案,榮格就是一個深諳隱喻的治療師,常透過隱喻來處理個人生命經驗、原型、意象。隱喻如同煉金術,善用當事人的優勢資源,以隱喻來進行潛意識的深層互動,變有機會將苦難化為生命的甘泉。
隱喻催眠是一種幫助生命更圓融的態度,穿透表象的迷霧,看見個案內在蘊含的力量,最後達到蛻變transformation.
【狹義層面】:
作者引用國際Jeffrey K.Zeig的定義來解釋隱喻是一種多層次溝通技巧:說A是B,而且得到C。隱喻有四個元素(WISE)
【廣義層次】:
隱喻是一種高層次同理心,在催眠過程中,潛意識會透過隱喻與人溝通。
透過催眠的過程,作者介紹了年齡回溯跟前世回溯的應用,這讓我重新思考輔導過程中的溝通方式。特別是在解讀夢境時,我開始嘗試以 Image 和 Story 的角度去理解,而不再僅僅依賴傳統的象徵解析。重點不在於記憶的真實與否,因為記憶原本就不完全客觀,這部分雖存有爭議,但若僅作為心靈探索的工具,帶著覺察重新檢視,對這些隱喻產生新的詮釋,的確能開啟不同的思路與可能性,就有機會可以改變命運。
這本書幫助我掌握催眠的基礎與操作技巧,並透過與個案的互動,揭示煉金術般的心靈轉化之奧秘。昨夜的惡夢,或許正是一則等待我解讀的隱喻。隱喻催眠讓我明白,夢境不僅僅是恐懼的投射,更是潛意識試圖與我對話的方式。作者鼓勵讀者向內探詢,去挖掘自己的絕地原力,找到心靈的力量,而前方的道路也會為自己開展。或許,當我能以隱喻之眼重新審視這場夢,就能找到內心深處的力量與答案。
May the force be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