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論語漫讀(89):『則吾必在汶上矣』—惹不起躲得起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雍也第六)。 


閔子騫,孔子弟子,魯國人。姓閔名損,字子騫。費(mì),季氏的封邑。

  

季氏差人召閔子騫做費邑的總管。閔子騫不想去,對來人說:『請代我婉言謝絕吧!如果再來煩我,我必定就在汶水上邊了』。  

 

汶(wèn),水名,流經齊、魯兩國,而齊國在汶水上游。閔子騫這話也說得委婉,不直說離開魯國去齊國,而言去汶上呆著。惹不起躲得起。春秋戰國時代,管控手段有限,還沒能力封鎖邊境,限制出入自由。

 

季氏所為,僭越周禮等,孔子及弟子看不慣,又想去混個差事。兩難之間,看怎麼取捨了,各有差異。閔子騫以德行著稱,有道德『潔癖』,『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先進第十一),對自己要求很高,就不願為季氏做事。而冉求就不在乎。孔子本人也是沒准。諸侯大夫行為沒有大問題,就很願意為之效勞,周遊列國自薦。如蒙召用,更是求之不得。如諸侯大夫惡習難改,不可教也,也是避之惟恐不及。或受到怠慢,就會另謀高就。

 

相傳閔子騫是個大孝子。《二十四孝》收錄有他的故事,叫『蘆衣順母』。《二十四孝》大多荒誕不經,極其變態。一看就是捏造的。閔子騫孝順父母的事倒還算正常。說他母親死後,父親又娶了個後妻,生兩個兒子。繼母不待見他,冬天,兩個弟弟穿用棉絮做的冬衣,給而他穿的卻是用蘆花填充冬衣。他忍饑受凍,不聲不響,毫無怨言,依然順從父母。後來被他父親發現了,就要休了後妻。閔子騫勸說父親,『後母在,只我一人受凍。沒了後母,我和兩個弟弟三人都會受凍』。他後母聽後大為感動,痛改前非,父親也打消了休妻的念頭,皆大歡喜。

 

孔子也稱讚他的大孝。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進第十一)。

 

想必他的後母不僅薄待他,還在人前人後說他的壞話,打壓他,甚至迫使其離家製造輿論。他父親聽了床邊風,容易受騙。兩個弟弟聽其母親的,自然不在話下。『其父母昆弟之言』多半是中傷他的。鄰人為其打抱不平,就轉告給閔子騫。勸說閔子騫依舊這麼孝順不值。他們這麼對待你,你還對他們好幹嘛?但閔子騫不為這些話所動,依然我行我素,但求問心無愧。所以,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呀!人們不能拿他家人中傷他的話來離間他們。

 

孔子還稱讚閔子騫說話精准,一針見血。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先進第十一)。

 

長府是魯國的軍庫和財庫,保管兵器和錢糧的建築。為,改建。魯人代指魯國當政者,只有當政者才有權決定改建長府。類似於我們現在常常用北京或華盛頓代指中國和美國的當政者。

 

閔子騫聽說後,就非議道,『仍舊維持原樣,不好嗎?何必改建呢?』孔子聽到閔子騫此言後,就稱讚他,『這個人不輕易發表意見,但一開口就切中要害。』但這話顯露不出閔子騫有多高明,無非是認為魯國當政者搞形象工程,顯耀政績,大動土木,勞民傷財。或許另有微言大義。但脫離了當時的背景,語焉不詳,就不為後人所知了。

 

閔子騫在孔門德行科排名第二,僅次於顏回。但《論語》中記載他的事蹟較少,也就這幾條。任勞任怨,孝順父母;不為名利所動,不與惡政苟同;說話能切中要害。從這幾條來看,閔子騫是個性格沉穩,能忍辱負重的人。平時不顯山露水,但關鍵時刻能擔當大任。

 

2020年7月17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