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020選後台灣應盤點兩岸關係:力爭和而不戰格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美選後台灣應盤點兩岸關係:殊而不斷、敬而不離、和而不戰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0/11/6 東森雲論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因拜登與川普票差過近,即使稍後出現「當選人」,由於投票程序複雜,落敗一方恐難善罷甘休,選務與司法糾紛有可能延燒到月底甚至12月。選後短期與長期美中關係如何發展,將左右兩岸關係。

 

選情之亂不是中美涉險之窗

 

由於糾紛延續,甚至可能出現社會動盪,美國決策層可能需集中精力於內政。但這並不表示其防務有所鬆懈。近日美日印澳四方參加的「馬拉巴爾(Malabar)軍演」,即從投票日11月3日至6日在中方夥伴孟加拉附近海域舉行,美日加另外又在琉球海域舉行了「利劍21」軍演,且才剛剛落幕,顯示美方仍在強化與盟友在「印太」框架下協作制衡中國。

 

同時,北京近期多批次多種類軍機侵入台西南空域,亦旨在遏制美國可能因選情不明,衍生華府當局在印太冒險事態。極無可能在兩岸法理關係沒有遽變之下,打亂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為「十四五」開好篇的大局。再說,於此時設局台海,反而將遭指「乘人之危」,有助於美方選情落後者重整旗鼓、號召「團結」,實屬不智

 

美新政府重組「三不足」:對華政策「脫而不斷」

 

美新政府若能於明春按時就位,由於選務之亂,勢必要花一段時間整隊並收拾民心,可謂社會共識基礎不足。假如拜登小勝差低空當選,民主黨參院仍未過半,眾院雖勉強守住多數卻演出更不如預期,政權「授權」(mandate)必有所不足。即便川普最後脫困獲勝,也將繼續被民主黨眾議院牽制;而拜登當選則要面對共和黨參院的抵制。人事與預算受制,可謂行政迴旋空間不足。這三個棘手問題有待新總統重整人事、理順府會關係來應對。除非北京主動對美衝撞,又或發生如「九一一」之類的突發嚴重事件,在外交、包括對華政策上,恐怕很難立即推出高強度的政策。

 

目前川普的「印太」同盟網絡,原本就是歐巴馬的「再平衡」強化版。如果拜登繼任,除了考慮重拾CPTPP,減少對日韓軍費施壓,更積極參加美國--東協對話,也就是恢復區域「安全」的「經濟」與「外交」雙翼,不會有所退卻,這反而將增加北京的外交壓力。同時,無論是川普或拜登,勢必要重新盤點美國印太政策的完成度與問題,其「印太」各夥伴國也需要時間觀察華府新團隊的屬性並建立聯繫。如此一來,美國的台海政策也應該會「定格」一段時間一同盤點

 

預期這段時間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仍將繼續執行,美國對華科技脫鉤仍將是「有選擇的禁制」,美中關係總體將是「脫而不斷」美國與國際組織的關係,拜登的話會逐漸「重返」,川普也未必完全另起爐灶,是不同程度的「退而不離」。關鍵點將不是華為、孟晚舟與孔子學院,而是大陸留美學生是否面臨中美「社會斷鏈」。美中兩大「對手」(rivals)在美新政府開局與大陸「十四五」開局時,將力求「爭而不戰」

 

臺灣應適時盤點兩岸關係

 

美國選務紛爭期的美中關係若如前述,臺灣朝野應該乘勢盤點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如果是川普脫困連任,是否繼續今年秋天陡升的「臺灣要塞化」策略,如果其團隊重整且美中仍「脫而不斷」,臺灣如何改善「槓桿」處境。如果是拜登上台,臺灣如何揮去選前若干疑雲,務實掌握參加印太「制度化」的經濟與安全網絡的機會。畢竟臺灣海峽不是「楚河漢界」,絕對不會「被過河、難回頭」。

 

倒是北京看兩岸,可能越來越有「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的傾向,目的是藉由更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力量,穩固掌握「主動權」,力圖最終將兩岸關係從「美中台三角」拉出。在這個過程中,失去的「海峽中線」如同傳統的兩岸紅線,將逐漸「區間化」

 

兩岸紅線區間化,力爭和而不戰格局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因此,對應美中「脫而不斷、退而不離、爭而不戰」的短中期態勢,臺灣應檢討是否走向全社會、全部門,最終朝法理「脫鉤」的策略,進而追求兩岸在「後全球化」與「短鏈化」下,精緻有序交流、完善互惠分工的「殊而不斷」,使關係能穩定在「敬而不離、和而不戰」的架構上。這或許是目前兩岸尚能努力的最優解局。



avatar-img
21會員
95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登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2023/4/28 從韓國與紐西蘭這樣的西方盟國的情況可以看出,懷疑論的對象不是盟國民眾而是政府,因為政府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追求自利,也值得盟友警惕。正直而明智的懷疑論不僅不會淪為「制衡不足」,還能爭取避險時間和空間,使盟友認真尊重和照顧。
2024/0223 慕尼黑安全會議向來以抽象又不乏洞見的大會主題著稱。當今世界包括美國,幾乎是人人恐懼、人人不滿。三大不滿集團包括:跨大西洋夥伴、專制集團、全球南方。報告認為要求最多相對收益的是「專制集團」,美國認為自己過去主導做餅,現在卻能分得的越來越小...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2024/3/14 國際品牌顧問公司品牌財經發布了「2024全球軟權力指標報告」,美、英在報告高居前兩名。中國從去年的第5名超車德日,進至第3。美國的影響力、熟悉度高居第一,但以巴衝突的外交政策,衝擊了國際友善認知,有的分項得分滑落到百名之外。失分嚴重到影響排名的主要包括俄國、以色列與烏克蘭。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2023/4/28 從韓國與紐西蘭這樣的西方盟國的情況可以看出,懷疑論的對象不是盟國民眾而是政府,因為政府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追求自利,也值得盟友警惕。正直而明智的懷疑論不僅不會淪為「制衡不足」,還能爭取避險時間和空間,使盟友認真尊重和照顧。
2024/0223 慕尼黑安全會議向來以抽象又不乏洞見的大會主題著稱。當今世界包括美國,幾乎是人人恐懼、人人不滿。三大不滿集團包括:跨大西洋夥伴、專制集團、全球南方。報告認為要求最多相對收益的是「專制集團」,美國認為自己過去主導做餅,現在卻能分得的越來越小...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世界矚目的台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從選戰結果可以發現有:二個確定、打破三個魔咒、四個選戰趨勢。 第一個確定:三腳督沒有發生棄保民進黨賴蕭配拿下558萬(40.05%)、侯康配467萬(33,49%)、柯吳配拿到369萬(26.46%)。台灣選制總統單一席次加上相對多數勝選,容易形成二黨制,三強鼎立是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身為民主國家的一員,我很肯定這種民主國家的思維很不錯,畢竟多交流才能避免誤解,為什麼美國之前與中國、俄羅斯至少有超過50條直達上層的交流管道,就是因為怕有誤解。本文探討了中國對臺灣的武統問題,討論了中共內部思想以及領導層的影響。並且說明兩岸互動無法阻止武統臺灣,只能讓他暫停。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世界矚目的台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從選戰結果可以發現有:二個確定、打破三個魔咒、四個選戰趨勢。 第一個確定:三腳督沒有發生棄保民進黨賴蕭配拿下558萬(40.05%)、侯康配467萬(33,49%)、柯吳配拿到369萬(26.46%)。台灣選制總統單一席次加上相對多數勝選,容易形成二黨制,三強鼎立是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