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全新增訂版)
亞隆認為伊比鳩魯的觀念,能減輕死亡焦慮,此觀點認為:
換句話說,其類似於順世派認為沒有輪迴。並以讀者信件寫到:
來世的概念安慰不了我,因為無止境的活著,無論快樂或不快樂,遠比有限的生命更令我感到可怕。
這也讓我想到《葬送的芙莉蓮》,如果擁有的生命接近無限長,則事件的意義感將隨之消減,「意義感」與「有限性」息息相關,不過矛盾的是人們又害怕「有限性」,或許跟「損失迴避」有關?
接下來亞隆對於死亡焦慮提出「漣漪」的概念,有點類似中國傳統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漣漪在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了同心圓般向外擴散的影響力,可能影響他人好幾年,甚而好幾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往往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這概念給了那些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而不免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這裡可以得知,無論是輪迴、靈魂將滅、漣漪、三不朽等,都在於「建立意義」,或者說「給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的一種答案」,不過其特色在於「信仰性」,這種信仰性的意義是否具有逃避性呢?
對於佛法的「念死無常」也提出他的看法:
很多傳統思想用強調活在當下、專注於此時此刻的經驗來抵抗無常。舉例來說,佛門修行包括了一系列關乎無常的冥想,從默想落葉的凋零,到了悟樹木本身終有枯朽的一天,到最後體會人軀體最終的消逝。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修行是去制約化,或者說,是讓人一再面對恐懼而習於恐懼的暴露療法。
接著亞隆認為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
凝視太陽,堅定而無畏地檢視你的存在處境,不靠宗教所提供的護欄過活;也就是說,不倚賴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我相信,沒有這些精神支柱,人照樣可以活得很好。……宗教信仰緩和了很多人的死亡恐懼,這一點我從不懷疑,只是對我來說,它迴避了關鍵問題。在我看來,這有如使出閃躲戰術:宣稱死亡不是終點,這不僅否認死亡,而且抹去死亡。
這也是我對輪迴最大的疑惑,如果沒有輪迴,也就無需滅諦和道諦,因為死亡即是解脫,換句話說,輪迴成了佛法信仰者活下去的意義,這種相信是否是「否認死亡、抹去死亡」呢?
最後亞隆概述了存在取向治療:
存在取向是眾多心理治療取向之一,但這些取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關照絕望的人。存在治療的觀點認為,人痛苦的根源,……來自——人對自身存在的質疑。存在治療的基本論點認為,除了讓人絕望的眾多原因之外,人還因為不免要面對人的處境——存在的「既定事實」——而受苦。
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CH6 存在主義治療,也寫到:
存在焦慮是當我們面對「存在的事實」——死亡、自由、選擇、孤獨以及無意義時的結果。當我們認清死亡的必然性、伴隨疼痛與苦難的抵抗、求生的掙扎,以及容易犯錯的特質,存在焦慮便油然而生。當我們覺察自由的能力提升了,同時對於選擇自由與否的後果更清楚之後,就會體驗到這種存在焦慮。事實上,當我們決定改變生命的方向,隨之而來的焦慮即意味著我們已準備好要迎向改變了。學習傾聽焦慮,讓我們更能勇敢踏出扭轉生命方向的腳步。—《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CH6 存在主義治療
對於認知行為取向療法,亞隆也寫到:
內心的平靜來自於悟透一件事:困擾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如何解讀它。這最後一點——生活的品質,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經驗,而非經驗本身——是治療的要義,可遠溯自古代。它是斯多葛學派的核心宗旨,從季諾、塞尼加、馬可奧里略、斯賓諾莎、叔本華,到尼采一脈相承,最後成為動力取向及認知—行為取向療法的基礎概念。
「存在取向治療」與「認知行為取向治療」與「佛法」在「念死無常」、「菩提心」與「奢摩他」有許多能共同參照之處,在前一斯多葛主義階段文章中已稍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