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全新增訂版)
■ 伊比鳩魯及其永恆的智慧
伊比鳩魯認為,哲學的任務是減輕人的痛苦。而人痛苦的根源何在?伊比鳩魯的答案相當篤定: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
根據伊比鳩魯的說法,「人終有一死」這駭人的念頭,妨礙人享受生命,人生所有的樂趣無不遭受破壞。這是因為人對永生的渴望是無從得到滿足的,無論做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他曾寫道,很多人從而生出厭世的想法,甚至走到自殺的地步,另有些人狂熱而漫無目標的從事某些活動,這些活動除了讓他逃避人類處境固有的痛苦之外,別無意義。
伊比鳩魯減輕死亡焦慮的心法何在?他提出一系列嚴謹的論點,其弟子們以問答的方式牢記於心。其中許多論點不僅在過去兩千三百多年來,不斷掀起世人的激辯,而且依舊有助於我們克服死亡焦慮。我將在這一章裡討論他最出名的三項論點,這些見解不論就我的臨床工作,或就克服我個人的死亡焦慮而言,都相當寶貴。
我個人發覺,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後這兩種不存在的狀態如出一輒,而人既然不擔心未出生時的狀態,也就毋須擔心死後如何,這想法許多時候帶給我很多安慰。一位讀者的電子郵件表達了類似的想法:
死後什麼都感覺不到的想法,此時或多或少讓我感到安慰。那似乎是唯一合理的推論。我從小就認為,人死後要回到出生前的狀態才合理。來世的概念和這推論的簡單明瞭相比,既矛盾又攪擾。來世的概念安慰不了我,因為無止境的活著,無論快樂或不快樂,遠比有限的生命更令我感到可怕。
■ 漣漪的概念
在我處理病患的死亡焦慮,和他們對人生無常的苦惱多年下來,我發覺漣漪的概念格外有用。
漣漪在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了同心圓般向外擴散的影響力,可能影響他人好幾年,甚而好幾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往往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這概念給了那些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而不免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 漣漪效應與世事無常
很多傳統思想用強調活在當下、專注於此時此刻的經驗來抵抗無常。舉例來說,佛門修行包括了一系列關乎無常的冥想,從默想落葉的凋零,到了悟樹木本身終有枯朽的一天,到最後體會人軀體最終的消逝。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修行是去制約化,或者說,是讓人一再面對恐懼而習於恐懼的暴露療法。說不定對某些讀者來說,閱讀這本書也有類似的效果。
漣漪的概念緩和世事無常所帶來的痛苦,因為它提醒我們,人生在世都會留下某些東西,縱使我們不自知或察覺不到。
■ 克服死亡焦慮的偉大思想
查拉圖斯特拉提出一項挑戰:假使你會週而復始地重覆過著一模一樣的人生,你會有什麼改變?
無止境地重覆過著同樣的人生,這概念聽起來也許很刺耳,卻不失為一種迷你存在震撼療法。它往往用來當作一種讓人清醒的思考實驗,帶領你嚴肅地回顧,自己到底是如何過生活的;正如未來精靈讓你覺悟,悟透你唯一的此生,應該活得美好充實,遺憾越少越好。所以,尼采可作為我們的心靈嚮導,讓我們不再為瑣事煩擾,進而活得熱情有勁。
巒克提出一種有用的動力,「生之焦慮」和「死之焦慮」之間持續的張力,對治療師來說也許極為有用。就他的觀點,發展中的人會努力追求個體化、成長和實現潛能,但要付出代價!個體本能地會想發展自我,在這向外延伸、拓展的過程中,便會面臨生之焦慮,那是一種可怕的孤單、脆弱感,以及和更廣大的整體失聯的失落感。一旦這生之焦慮變得不堪忍受,人會如何?我們改變方向:掉頭往回走,從融合中尋求慰藉,也就是說,和他人融為一體而放棄自我。
然而,儘管和他人融合可帶來慰藉和舒適,但如此的解決之道並不牢靠,人終究會從喪失獨特自我和停滯之中反彈。如此說來,融合將促使「死之焦慮」崛起。人終其一生將在這兩極之間,也就是生之焦慮和死之焦慮之間,或者說,個體化和融合之間,來回穿梭擺盪。
■ 我個人和死亡周旋的經驗
我不否認撰寫這本書對我個人而言有其價值。我深信這過程讓我對死亡一事越來越不敏感:我認為人可以習慣任何事,就連死亡這件事也不例外。不過,我寫這本書的初衷,倒不是為了消除我的死亡焦慮,主要是為了將經驗傳承下去。我對如何緩和死亡焦慮頗有心得,希望在有生之年,頭腦還靈光時,把我的經驗傳給他人。
書寫和漣漪的概念息息相關。可以留點什麼給後代世人,我感到莫大的滿足。不過,我不期待「我」、我的形象或我這個人永垂不朽,而是希望我的某些看法、能夠給予人指引與慰藉的觀點長存於世;期待自己關懷他人的良善之舉、領悟和體會,或是面對恐懼的建設性做法,將在識與不識的人們身上,以無法預料的方式激起波瀾和迴響。
■ 宗教和信仰
試試這個思考實驗。凝視太陽,堅定而無畏地檢視你的存在處境,不靠宗教所提供的護欄過活;也就是說,不倚賴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我相信,沒有這些精神支柱,人照樣可以活得很好。哈代之見深得我心,他說:「如果有變得更好的方法存在,那就是看清最壞的情況。」
宗教信仰緩和了很多人的死亡恐懼,這一點我從不懷疑,只是對我來說,它迴避了關鍵問題。在我看來,這有如使出閃躲戰術:宣稱死亡不是終點,這不僅否認死亡,而且抹去死亡。
■ 「存在」一詞何解?
雖然存在主義學家各有不同的觀點,但基本的前提是相通的:人類是唯一會對自身的存在感到疑惑的生物。所以,存在是我的核心概念。
存在取向是眾多心理治療取向之一,但這些取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關照絕望的人。存在治療的觀點認為,人痛苦的根源,不僅來自生物的遺傳基質(精神藥理學的觀點),不僅來自受壓抑的本能(佛洛伊德的觀點),不僅來自內化的重要他人的冷漠或神經質傾向(客體關係的觀點),不僅來自思考的扭曲(認知行為的觀點),也不僅來自遺忘的創傷記憶,或個人當前的事業危機和感情危機,而且來自——人對自身存在的質疑。
存在治療的基本論點認為,除了讓人絕望的眾多原因之外,人還因為不免要面對人的處境——存在的「既定事實」——而受苦。
亞隆認為伊比鳩魯的觀念,能減輕死亡焦慮,此觀點認為:
換句話說,其類似於順世派認為沒有輪迴。並以讀者信件寫到:
來世的概念安慰不了我,因為無止境的活著,無論快樂或不快樂,遠比有限的生命更令我感到可怕。
這也讓我想到《葬送的芙莉蓮》,如果擁有的生命接近無限長,則事件的意義感將隨之消減,「意義感」與「有限性」息息相關,不過矛盾的是人們又害怕「有限性」,或許跟「損失迴避」有關?
接下來亞隆對於死亡焦慮提出「漣漪」的概念,有點類似中國傳統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漣漪在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了同心圓般向外擴散的影響力,可能影響他人好幾年,甚而好幾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往往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這概念給了那些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而不免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這裡可以得知,無論是輪迴、靈魂將滅、漣漪、三不朽等,都在於「建立意義」,或者說「給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的一種答案」,不過其特色在於「信仰性」,這種信仰性的意義是否具有逃避性呢?
對於佛法的「念死無常」也提出他的看法:
很多傳統思想用強調活在當下、專注於此時此刻的經驗來抵抗無常。舉例來說,佛門修行包括了一系列關乎無常的冥想,從默想落葉的凋零,到了悟樹木本身終有枯朽的一天,到最後體會人軀體最終的消逝。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修行是去制約化,或者說,是讓人一再面對恐懼而習於恐懼的暴露療法。
接著亞隆認為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
凝視太陽,堅定而無畏地檢視你的存在處境,不靠宗教所提供的護欄過活;也就是說,不倚賴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我相信,沒有這些精神支柱,人照樣可以活得很好。……宗教信仰緩和了很多人的死亡恐懼,這一點我從不懷疑,只是對我來說,它迴避了關鍵問題。在我看來,這有如使出閃躲戰術:宣稱死亡不是終點,這不僅否認死亡,而且抹去死亡。
這也是我對輪迴最大的疑惑,如果沒有輪迴,也就無需滅諦和道諦,因為死亡即是解脫,換句話說,輪迴成了佛法信仰者活下去的意義,這種相信是否是「否認死亡、抹去死亡」呢?
最後亞隆概述了存在取向治療:
存在取向是眾多心理治療取向之一,但這些取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關照絕望的人。存在治療的觀點認為,人痛苦的根源,……來自——人對自身存在的質疑。存在治療的基本論點認為,除了讓人絕望的眾多原因之外,人還因為不免要面對人的處境——存在的「既定事實」——而受苦。
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CH6 存在主義治療,也寫到:
存在焦慮是當我們面對「存在的事實」——死亡、自由、選擇、孤獨以及無意義時的結果。當我們認清死亡的必然性、伴隨疼痛與苦難的抵抗、求生的掙扎,以及容易犯錯的特質,存在焦慮便油然而生。當我們覺察自由的能力提升了,同時對於選擇自由與否的後果更清楚之後,就會體驗到這種存在焦慮。事實上,當我們決定改變生命的方向,隨之而來的焦慮即意味著我們已準備好要迎向改變了。學習傾聽焦慮,讓我們更能勇敢踏出扭轉生命方向的腳步。—《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CH6 存在主義治療
對於認知行為取向療法,亞隆也寫到:
內心的平靜來自於悟透一件事:困擾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如何解讀它。這最後一點——生活的品質,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經驗,而非經驗本身——是治療的要義,可遠溯自古代。它是斯多葛學派的核心宗旨,從季諾、塞尼加、馬可奧里略、斯賓諾莎、叔本華,到尼采一脈相承,最後成為動力取向及認知—行為取向療法的基礎概念。
「存在取向治療」與「認知行為取向治療」與「佛法」在「念死無常」、「菩提心」與「奢摩他」有許多能共同參照之處,在前一斯多葛主義階段文章中已稍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