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凝視太陽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學習範疇

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全新增訂版)


📖文獻筆記

第四章 觀念的力量

■ 伊比鳩魯及其永恆的智慧

伊比鳩魯認為,哲學的任務是減輕人的痛苦。而人痛苦的根源何在?伊比鳩魯的答案相當篤定:無所不在的死亡恐懼。

根據伊比鳩魯的說法,「人終有一死」這駭人的念頭,妨礙人享受生命,人生所有的樂趣無不遭受破壞。這是因為人對永生的渴望是無從得到滿足的,無論做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他曾寫道,很多人從而生出厭世的想法,甚至走到自殺的地步,另有些人狂熱而漫無目標的從事某些活動,這些活動除了讓他逃避人類處境固有的痛苦之外,別無意義。

伊比鳩魯減輕死亡焦慮的心法何在?他提出一系列嚴謹的論點,其弟子們以問答的方式牢記於心。其中許多論點不僅在過去兩千三百多年來,不斷掀起世人的激辯,而且依舊有助於我們克服死亡焦慮。我將在這一章裡討論他最出名的三項論點,這些見解不論就我的臨床工作,或就克服我個人的死亡焦慮而言,都相當寶貴。

  1. 靈魂將滅
  2. 死亡是全然無知覺的狀態
  3. 生死對稱

我個人發覺,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後這兩種不存在的狀態如出一輒,而人既然不擔心未出生時的狀態,也就毋須擔心死後如何,這想法許多時候帶給我很多安慰。一位讀者的電子郵件表達了類似的想法:

死後什麼都感覺不到的想法,此時或多或少讓我感到安慰。那似乎是唯一合理的推論。我從小就認為,人死後要回到出生前的狀態才合理。來世的概念和這推論的簡單明瞭相比,既矛盾又攪擾。來世的概念安慰不了我,因為無止境的活著,無論快樂或不快樂,遠比有限的生命更令我感到可怕。


■ 漣漪的概念

在我處理病患的死亡焦慮,和他們對人生無常的苦惱多年下來,我發覺漣漪的概念格外有用。

漣漪在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了同心圓般向外擴散的影響力,可能影響他人好幾年,甚而好幾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往往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這概念給了那些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而不免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 漣漪效應與世事無常

很多傳統思想用強調活在當下、專注於此時此刻的經驗來抵抗無常。舉例來說,佛門修行包括了一系列關乎無常的冥想,從默想落葉的凋零,到了悟樹木本身終有枯朽的一天,到最後體會人軀體最終的消逝。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修行是去制約化,或者說,是讓人一再面對恐懼而習於恐懼的暴露療法。說不定對某些讀者來說,閱讀這本書也有類似的效果。

漣漪的概念緩和世事無常所帶來的痛苦,因為它提醒我們,人生在世都會留下某些東西,縱使我們不自知或察覺不到。


■ 克服死亡焦慮的偉大思想

  • 無止境地反覆過同樣的人生

查拉圖斯特拉提出一項挑戰:假使你會週而復始地重覆過著一模一樣的人生,你會有什麼改變?

無止境地重覆過著同樣的人生,這概念聽起來也許很刺耳,卻不失為一種迷你存在震撼療法。它往往用來當作一種讓人清醒的思考實驗,帶領你嚴肅地回顧,自己到底是如何過生活的;正如未來精靈讓你覺悟,悟透你唯一的此生,應該活得美好充實,遺憾越少越好。所以,尼采可作為我們的心靈嚮導,讓我們不再為瑣事煩擾,進而活得熱情有勁。

  • 「有些人不願借貸生命,就怕欠下死亡之債。」

巒克提出一種有用的動力,「生之焦慮」和「死之焦慮」之間持續的張力,對治療師來說也許極為有用。就他的觀點,發展中的人會努力追求個體化、成長和實現潛能,但要付出代價!個體本能地會想發展自我,在這向外延伸、拓展的過程中,便會面臨生之焦慮,那是一種可怕的孤單、脆弱感,以及和更廣大的整體失聯的失落感。一旦這生之焦慮變得不堪忍受,人會如何?我們改變方向:掉頭往回走,從融合中尋求慰藉,也就是說,和他人融為一體而放棄自我。

然而,儘管和他人融合可帶來慰藉和舒適,但如此的解決之道並不牢靠,人終究會從喪失獨特自我和停滯之中反彈。如此說來,融合將促使「死之焦慮」崛起。人終其一生將在這兩極之間,也就是生之焦慮和死之焦慮之間,或者說,個體化和融合之間,來回穿梭擺盪。


第六章 覺察死亡:回憶錄

■ 我個人和死亡周旋的經驗

我不否認撰寫這本書對我個人而言有其價值。我深信這過程讓我對死亡一事越來越不敏感:我認為人可以習慣任何事,就連死亡這件事也不例外。不過,我寫這本書的初衷,倒不是為了消除我的死亡焦慮,主要是為了將經驗傳承下去。我對如何緩和死亡焦慮頗有心得,希望在有生之年,頭腦還靈光時,把我的經驗傳給他人。

書寫和漣漪的概念息息相關。可以留點什麼給後代世人,我感到莫大的滿足。不過,我不期待「我」、我的形象或我這個人永垂不朽,而是希望我的某些看法、能夠給予人指引與慰藉的觀點長存於世;期待自己關懷他人的良善之舉、領悟和體會,或是面對恐懼的建設性做法,將在識與不識的人們身上,以無法預料的方式激起波瀾和迴響。

■ 宗教和信仰

試試這個思考實驗。凝視太陽,堅定而無畏地檢視你的存在處境,不靠宗教所提供的護欄過活;也就是說,不倚賴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我相信,沒有這些精神支柱,人照樣可以活得很好。哈代之見深得我心,他說:「如果有變得更好的方法存在,那就是看清最壞的情況。」

宗教信仰緩和了很多人的死亡恐懼,這一點我從不懷疑,只是對我來說,它迴避了關鍵問題。在我看來,這有如使出閃躲戰術:宣稱死亡不是終點,這不僅否認死亡,而且抹去死亡。


第七章 面對死亡焦慮:給治療師的建言

■ 「存在」一詞何解?

雖然存在主義學家各有不同的觀點,但基本的前提是相通的:人類是唯一會對自身的存在感到疑惑的生物。所以,存在是我的核心概念。

存在取向是眾多心理治療取向之一,但這些取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關照絕望的人。存在治療的觀點認為,人痛苦的根源,不僅來自生物的遺傳基質(精神藥理學的觀點),不僅來自受壓抑的本能(佛洛伊德的觀點),不僅來自內化的重要他人的冷漠或神經質傾向(客體關係的觀點),不僅來自思考的扭曲(認知行為的觀點),也不僅來自遺忘的創傷記憶,或個人當前的事業危機和感情危機,而且來自——人對自身存在的質疑。

存在治療的基本論點認為,除了讓人絕望的眾多原因之外,人還因為不免要面對人的處境——存在的「既定事實」——而受苦。


📝學習心得

亞隆認為伊比鳩魯的觀念,能減輕死亡焦慮,此觀點認為:

  1. 靈魂將滅
  2. 死亡是全然無知覺的狀態
  3. 生死對稱

換句話說,其類似於順世派認為沒有輪迴。並以讀者信件寫到:

來世的概念安慰不了我,因為無止境的活著,無論快樂或不快樂,遠比有限的生命更令我感到可怕。

這也讓我想到《葬送的芙莉蓮》,如果擁有的生命接近無限長,則事件的意義感將隨之消減,「意義感」與「有限性」息息相關,不過矛盾的是人們又害怕「有限性」,或許跟「損失迴避」有關?


接下來亞隆對於死亡焦慮提出「漣漪」的概念,有點類似中國傳統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漣漪在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了同心圓般向外擴散的影響力,可能影響他人好幾年,甚而好幾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往往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這概念給了那些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而不免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這裡可以得知,無論是輪迴、靈魂將滅、漣漪、三不朽等,都在於「建立意義」,或者說「給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的一種答案」,不過其特色在於「信仰性」,這種信仰性的意義是否具有逃避性呢?


對於佛法的「念死無常」也提出他的看法:

很多傳統思想用強調活在當下、專注於此時此刻的經驗來抵抗無常。舉例來說,佛門修行包括了一系列關乎無常的冥想,從默想落葉的凋零,到了悟樹木本身終有枯朽的一天,到最後體會人軀體最終的消逝。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修行是去制約化,或者說,是讓人一再面對恐懼而習於恐懼的暴露療法。

接著亞隆認為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

凝視太陽,堅定而無畏地檢視你的存在處境,不靠宗教所提供的護欄過活;也就是說,不倚賴某種延續、不朽或輪迴的形式,諸如此類的概念無不否認死亡的必然性。我相信,沒有這些精神支柱,人照樣可以活得很好。……宗教信仰緩和了很多人的死亡恐懼,這一點我從不懷疑,只是對我來說,它迴避了關鍵問題。在我看來,這有如使出閃躲戰術:宣稱死亡不是終點,這不僅否認死亡,而且抹去死亡。

這也是我對輪迴最大的疑惑,如果沒有輪迴,也就無需滅諦和道諦,因為死亡即是解脫,換句話說,輪迴成了佛法信仰者活下去的意義,這種相信是否是「否認死亡、抹去死亡」呢?


最後亞隆概述了存在取向治療:

存在取向是眾多心理治療取向之一,但這些取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關照絕望的人。存在治療的觀點認為,人痛苦的根源,……來自——人對自身存在的質疑。存在治療的基本論點認為,除了讓人絕望的眾多原因之外,人還因為不免要面對人的處境——存在的「既定事實」——而受苦。

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CH6 存在主義治療,也寫到:

存在焦慮是當我們面對「存在的事實」——死亡、自由、選擇、孤獨以及無意義時的結果。當我們認清死亡的必然性、伴隨疼痛與苦難的抵抗、求生的掙扎,以及容易犯錯的特質,存在焦慮便油然而生。當我們覺察自由的能力提升了,同時對於選擇自由與否的後果更清楚之後,就會體驗到這種存在焦慮。事實上,當我們決定改變生命的方向,隨之而來的焦慮即意味著我們已準備好要迎向改變了。學習傾聽焦慮,讓我們更能勇敢踏出扭轉生命方向的腳步。—《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CH6 存在主義治療

對於認知行為取向療法,亞隆也寫到:

內心的平靜來自於悟透一件事:困擾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如何解讀它。這最後一點——生活的品質,取決於我們如何解讀經驗,而非經驗本身——是治療的要義,可遠溯自古代。它是斯多葛學派的核心宗旨,從季諾、塞尼加、馬可奧里略、斯賓諾莎、叔本華,到尼采一脈相承,最後成為動力取向及認知—行為取向療法的基礎概念。

「存在取向治療」與「認知行為取向治療」與「佛法」在「念死無常」、「菩提心」與「奢摩他」有許多能共同參照之處,在前一斯多葛主義階段文章中已稍作整理。

95會員
417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一個長達五十年的瀕死經驗科學臨床研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輪回轉世是我們要理解的最重要觀念之一,透過它人類得以進化,不只是肉體上的,也包括 形而上的部分。這裡有個簡潔的例子說明轉世,有些人喜歡稱為業力(Karma)。
Thumbnail
這本書,讓我欽佩的首先不是其觀點,而是衝破書扉的敢於自我面對、自我審問、自我揭露的勇氣。她是一位敢向自己開刀,從外到內,從粗到細,把自己高低美醜之處端看分明,而且向世人分享——的勇者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有位大弟子叫嘎德雅納,是小乘的大成就者,有關他的傳記記載於釋迦牟尼佛的律藏中。一次尊者化緣過程中,看到一位女施主懷抱著兒子,津津有味地吃著魚肉,並用石頭擊打一只正在啃食魚骨頭的母狗。 尊者以神通觀察發現,女人所吃的魚,正是她死去父親的轉世,用石頭擊打的母狗是她母親投生而來,而懷抱的嬰兒恰恰
Thumbnail
輪迴是一場大鬧劇,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以前就聽過母親說過,常常在想究竟是誰住在現在的這個我的身體裡?是誰在經歷生、老、病、死? 誰在感受悲、歡、離、合?又是誰在體會諸行無常?
Thumbnail
輪迴轉世是什麼?人永遠不會轉世成動物?轉世的身體誰來決定?如何終止輪迴轉世?本篇用十個問答的方式,讓讀者瞭解輪迴轉世最重要觀念。
Thumbnail
我靜靜聽著天使對我說的話,那是另一種從未思考過的方向,有一點難以置信。卻又一直追問自己到底是遺忘那些重要的寶藏。使命?哼!冷笑嘲諷自己,我阿力能有什麼使命,「死命」倒是有一條…
Thumbnail
「後悔了嗎?阿力。」一句話突然自空氣中爆裂開來。不是母親,因為她沒有開口。聲音也並非從隔壁病床傳來,確定的是,聲音來自我的耳畔,很近,近到讓我在聽見這句話的同時,全身起了一粒粒的疙瘩。直覺聯想到鬼魅,其實也很難不往這方面想,也許是因為我也快變成不知飄向何方的魂魄。既然如此,我在害怕什麼…
Thumbnail
痛,還會痛嗎?此時有著很奇怪的感受。出事前一秒,好像所有的景像都以慢速在播放著過程,慢到在身體撞擊到地面的那一瞬間,也能清楚看見地上柏油間的空隙。隨之而來的,是一片黑。只是覺得痛,覺得灼熱感。像是進入一個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光明之中,那光,有著無法形容的輕安,我別無選擇的只有等待。
Thumbnail
救護車迅速載著我直奔醫院,醫護人員熟練壓著正溢血的腦袋,熟練到近乎忘了我還有知覺,還有一絲氣息尚存。高速摩擦的灼熱感還在,說了也好笑,此刻的感覺像是正玩著電腦遊戲般,而我的生命指數,急速下降。肯定的是,這次是玩真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輪回轉世是我們要理解的最重要觀念之一,透過它人類得以進化,不只是肉體上的,也包括 形而上的部分。這裡有個簡潔的例子說明轉世,有些人喜歡稱為業力(Karma)。
Thumbnail
這本書,讓我欽佩的首先不是其觀點,而是衝破書扉的敢於自我面對、自我審問、自我揭露的勇氣。她是一位敢向自己開刀,從外到內,從粗到細,把自己高低美醜之處端看分明,而且向世人分享——的勇者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有位大弟子叫嘎德雅納,是小乘的大成就者,有關他的傳記記載於釋迦牟尼佛的律藏中。一次尊者化緣過程中,看到一位女施主懷抱著兒子,津津有味地吃著魚肉,並用石頭擊打一只正在啃食魚骨頭的母狗。 尊者以神通觀察發現,女人所吃的魚,正是她死去父親的轉世,用石頭擊打的母狗是她母親投生而來,而懷抱的嬰兒恰恰
Thumbnail
輪迴是一場大鬧劇,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以前就聽過母親說過,常常在想究竟是誰住在現在的這個我的身體裡?是誰在經歷生、老、病、死? 誰在感受悲、歡、離、合?又是誰在體會諸行無常?
Thumbnail
輪迴轉世是什麼?人永遠不會轉世成動物?轉世的身體誰來決定?如何終止輪迴轉世?本篇用十個問答的方式,讓讀者瞭解輪迴轉世最重要觀念。
Thumbnail
我靜靜聽著天使對我說的話,那是另一種從未思考過的方向,有一點難以置信。卻又一直追問自己到底是遺忘那些重要的寶藏。使命?哼!冷笑嘲諷自己,我阿力能有什麼使命,「死命」倒是有一條…
Thumbnail
「後悔了嗎?阿力。」一句話突然自空氣中爆裂開來。不是母親,因為她沒有開口。聲音也並非從隔壁病床傳來,確定的是,聲音來自我的耳畔,很近,近到讓我在聽見這句話的同時,全身起了一粒粒的疙瘩。直覺聯想到鬼魅,其實也很難不往這方面想,也許是因為我也快變成不知飄向何方的魂魄。既然如此,我在害怕什麼…
Thumbnail
痛,還會痛嗎?此時有著很奇怪的感受。出事前一秒,好像所有的景像都以慢速在播放著過程,慢到在身體撞擊到地面的那一瞬間,也能清楚看見地上柏油間的空隙。隨之而來的,是一片黑。只是覺得痛,覺得灼熱感。像是進入一個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光明之中,那光,有著無法形容的輕安,我別無選擇的只有等待。
Thumbnail
救護車迅速載著我直奔醫院,醫護人員熟練壓著正溢血的腦袋,熟練到近乎忘了我還有知覺,還有一絲氣息尚存。高速摩擦的灼熱感還在,說了也好笑,此刻的感覺像是正玩著電腦遊戲般,而我的生命指數,急速下降。肯定的是,這次是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