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小學沒有小考、大考、月考或期中期末考,我懷疑小朋友們根本不知道考試為何物,考試不是目前校園生活的範疇。
不過在三年級的時候會有一次「省級考試」,由EQAO (Education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fic),也就是教育品質與責任辦公室舉辦,是小學階段三年來的第一次考試。
EQAO的考試無關EQ,更無關IQ,而是對小學生的閱讀、寫作、數學能力的用電腦答題的統一測驗,在三、六、九年級期末分別有一次。
深知不需要在小學階段給孩子課業壓力,但是我嘛,從小可是身經百戰的考匠,考試就是一件事,這種慣性是很難改變的。
記得在考試當天早晨,我還提醒女兒:「今天是不是有考試,要認真作答喔。」只見小孩一派輕鬆地回答:「It’s not about us.」(重點又不是我們小朋友啊!」
有夠坦然。
為什麼能這麼坦然?那是因為這項考試可不是要找出哪個學生沒有乖乖讀書、有沒有準備、哪些學生比較厲害、哪題又粗心了……雖說是考試,但是抱著自然平常心上場就可以了。
EQAO的考試目的在於提升教學品質、探研影響課業表現的因素、用以改善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看來小女已經掌握這項重要情報,如此老神在在。
這樣的考試對我來說很陌生:不用準備、沒有壓力、不需排名的考試,是我的童年成長經歷中所沒有的體驗。(大家是不是都和我一樣呢?有考試就有排名,遇到嚴厲的老師少一分打一下,分數標準還客製化......)
所以這對我說簡直是,考試大解放!一項偉大的革命!這種感覺是:「我來答題,要是不會的話,教育官員、教材專家、師長教職們,你們看清楚了,哪裡需要調整吧。」怪了,竟有種學生是大爺的另類感受。
不得不說,我還蠻喜歡「學業表現的責任是共同的」這樣的隱含意涵,不將學習壓力全然放在孩子上,同時重視教育工作的反思。
在官方網站可以查看各校學生在EQAO評量中的表現,點選學校名稱,就會顯示多少比例的孩子超過這個年級應該達到的標準,而且沒有各校的橫向對比,這點我不由得感到有點欣慰。
孩子的感受也同樣被重視。評量包含了對孩子學科項目的問卷調查,顯示多少比例的孩子喜歡數學、閱讀等科目,還有覺得評量的內容難是不難。我覺得很棒的結果是,在成長心態項目 (Growth Mindset) 九成認為人的數學總是能更進步,也有超過八成說如果下功夫,幾乎每個人都能學會數學。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省級考試並沒有促使老師們一頭熱的督促學生「積極準備」或是「刷題」,完全就是平常心。考試前一週也不過收到一封解釋EQAO的信,並註明了「考試成果不影響學業成績」。
我不由得思考,這種為了教學環境進步的考試是不是才是考試的最重要的價值呢?
然而,最後媽媽不免還是要跟小孩叨唸一下…「嘿~即便不是『那種』考試,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面對啊!孩子。」
我很讚許這種沒有壓力的考試,因為它能真實評量教學成果,從積極的角度來促進教學的改善。
這裡的教學蠻強調,在學校就把需要的知識學會了,學校沒有要求孩子回家以後還要特別作些什麼。所以,放了學,真的是一切看自己啊。
不過平時沒有考試,也沒有作業,壓力是沒了,學生的程度就不能苛求了,沒有回家複習,老師的進度也不能太快速前進。每個孩子的學習法不同,如果沒在課堂跟上的話,如果不是家長用心了解予以協助,也就越來越跟不上了。
台灣的小朋友一定不敢相信,還有四年級生說不出出九九乘法表的答案吧?!所以,有一好,沒二好,是不是呢?
這篇接續上篇加拿大小學|沒有功課、沒有考試這樣真的能行嗎?都是那個媽媽的一家之言,很歡迎格友來激盪。
我是那個媽媽,喜愛閱讀、寫作、思考。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別忘記在右下角按下愛心、追蹤,讓我知道您喜歡。 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