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2|閱讀時間 ‧ 約 57 分鐘

善導-念佛與懺悔.2

    二、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日想觀」,行者若「自見業障輕重之相」--黑、黃、白三種雲障,即須如是懺悔:

    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懺悔無始已來,乃身口意業所造十惡、五逆、  四重謗法、闡提等罪,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懺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

    上述如法的懺悔,便可「罪障」頓滅而「淨境」現前(觀法成就),接下來就是:

    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若行住坐臥,禮念憶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淨土之事(彌陀依/正二報),快樂莊嚴。

    前後對照,可說是機(懺悔個己之業障)、法(觀知淨土之光相)二信的事例,懺悔是因/方便,見相是果/成就[2]。

        第七「華座觀」進而說:

    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見也?......先於佛像前,至心懺悔,發露所造之罪,極生慚愧,悲泣流淚。悔過既竟,又心口請釋迦佛、十方恆沙等佛,又念彼彌陀本願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處深,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今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皆是佛恩力。」道此語已,更復至心懺悔竟已,即向靜處,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這仍是機/法相對而相應的信念:「若望眾生惑障動念,徒自疲勞;仰憑聖力遙加,致使所觀皆見。」眾生障重而無力作觀,只能於佛像前至誠的發露/懺悔,通請諸佛(慈悲)、別念彌陀(本願)之護念、指授,令業障消除,觀境成就。這其中,「機」之懇切懺悔,不是直接(自力)滅罪,而是請佛(他力)攝受--將「滅罪」與「見佛」一併付託於佛,尤其「仰屬彌陀」,這是「法」之全然信賴,云「見」或「不見」,皆是「佛恩力」,由佛做主。如此,明確的轉向「他力本願」的加持,有別於傳統(天臺智者)「自力觀行」的懺法。

        其次,《觀經》十六觀分別提及「修觀」得除「生死之罪」的數量:第三觀(八十億劫)、第六觀(無量億劫)、第七觀(五萬劫)、第八觀(無量億)、第十觀(無數劫)、十一觀(無量劫阿僧祇);下品上生(千劫、五十億劫)、下品中生(八十億劫)、下品下生(八十億劫),及「流通分」聞佛菩薩之名(無量劫)……。經中並未提懺悔,因此善導《四帖疏》只在「下品下生」說:

    贊云: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嗔,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重障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由於罪重臨墮(地獄)而來不及(或不習慣)「懺悔前愆」,只能勸彼「專稱佛名」,讓化佛菩薩及時接引、生彼極樂。可以說,在這種緊急狀況下,念佛可以取代懺悔,而消業往生,甚至比懺悔更簡易而徹底。

        《四帖疏》的以修觀及念佛為「滅(無始劫來生死之)罪」的主要方法;傳統的「(事相)懺悔」乃是一般性方便,雖有助於修觀之成就,而全面徹底的「滅罪」是在觀想見佛及稱念佛名之行,乘佛本願之攝受而往生淨土之後。這是由於「末法」「下機」的凡夫,無力(不遑)修觀斷惑[3];而「定散」二善,仍攝歸於「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因此,對於五濁惡世之罪重障深的凡夫,其唯一出離/解脫的因緣,就只有轉依「信佛救度、稱名往生」一門,由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包辦一切生死與涅槃。《安樂集》雖說:「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正是懺悔修福,應稱佛名號時。」但就下品造惡之人,即令「懺悔修佛」也做不到,只剩下「稱佛名號」求生淨土是唯一的救度之道,這才是道綽、善導二師「約時被機」而善體阿彌陀佛「以上上法救下下機(以五逆十惡最下之機,顯稱名極善最勝之法)」的大悲本願,而倡導「專稱佛名,他力往生」的弘願正行。何況,至心念佛,即是究竟的懺悔、無上的修福,不須於(他力)念佛之外,另作(自力)懺悔也。由於機法二信的自覺,也只能一形或十念「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的念佛,「念念稱名常懺悔」,呼應了《安樂集》所說:

     若一念稱阿彌陀佛,即能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一念既爾,況修常念,即 是恆懺悔人也。

    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引《觀佛三昧經》云:「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善導師以《四帖疏》楷定諸師之異說,確立淨土宗之「本旨」;又隨順世俗所好而造之「行儀」,亦以此疏枝玄義為理趣、為指導。善導師處在懺悔的思想盛行而儀軌完備的時代,雖於《四帖疏》確立「念佛滅罪」的新說,或一時難被信受,不得不順時應機,借助當代流行的天台懺法而改編、轉用,以引導信眾,於簡化的法事與行儀中,全身心歸入「稱名念佛」正定業(三昧),於念念稱名之中,乘佛本願力而滅罪往生。

        本疏敘教相之安心,具疏述實踐之行儀,兩者關係密切一體。《觀經四帖疏》將善導善導師之淨宗思想,提綱挈領,述其要點,不論何人,「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皆生彌陀之報土。所謂「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二門、二善、二信→二行→二業→正定業(本願稱名);此是五部九卷的一貫宗旨,唯此是真實,其他皆方便。


    (二)具疏

    1.《觀念法門》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為「別時」行法。題名乃說阿彌陀佛「相好功德」廣大如「海」,無有限量,或「觀」或「念」,皆有無限功德。又分三科:

        一、示三昧行法(三昧行相分): 1.依《觀經》及《觀佛三昧海經》具說「觀佛」三昧法。2.依《般舟三昧經》說七日七夜入道場「念佛」三昧之法。3.依《經》說「入三昧道場」法。4.依《經》說道場內「懺悔、發願」法,並示「臨終」行儀。

        二、示念佛利益(五緣功德分):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舟三昧經》《十往生經》《淨土三昧經》六經,說「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及捨報,自得「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五種增上緣之利益。

        三、示信謗損益(結勸修行分):設三番問答,及一段結勸:1.說「誹謗」念佛之罪的深重。2.說「念佛」利益的廣大。3.說「懺悔滅罪」的方法。4.結勸:殷勸不可「憍慢」,導歸「一向專稱」佛名。


    此《觀念法門》第一、三,乃「要門」方便教,第二為「弘願」真實教。日僧良忠(1199―1287)《觀念法門.私記》云:

     (四帖疏)<玄義分>中標兩三昧,雖為經宗旨,未明其行相;故今文(觀念法門)中細判其行儀。所言「觀佛三昧」者,端身正坐,想觀彌陀如來金色妙莊嚴相。所言「念佛三昧」者,唯坐唯立,住「見佛」想,心念口稱彌陀如來「名號」。若觀若稱行成就者,心眼則開,見彼淨境。……依此二門,出穢入淨,故名「法門」也。

    第一段,先依《觀經》《觀佛三昧海經》說明「定心觀佛」(觀念),依《般舟三昧經》說明「定心念佛」(稱念)。引導「定善機類,歸入乘佛願力、「非定非散」稱名念佛(弘願)。於「觀佛三昧法」之末,結勸念佛:「欲生淨土,唯須念佛。」又比較「觀佛」三昧難修,「念佛」易成。又,觀佛得成,雖「上品往生」,而未成多,不勸行;念佛精進,則「上品上生」,勉云「大須精進」。又引《般舟三昧經》云:「欲來生者,當念我名。」引導要門方便教之觀佛三昧,歸入弘願真實義之稱名念佛,下接稱名念佛之「五緣勝益」。

        次引《觀經》《大經》之第十八願《小經》之修因段,導入「正定業」之稱名念佛,乃順彌陀本願之法,功德「殊勝」,且其法「簡易」,善惡凡夫皆能行。稱名具此「勝易二德」「現當二益」,能獲五種增上緣之功德,致令五乘,齊入報土。

        善導善導師於本書雖兼說兩種三昧,然本意以「念佛」為主;念佛之中,又以乘「佛願」力(弘願)為正,而非自力積功(定善)。

        總而言之,本書是以「觀門」為誘引,令從聖道入淨土,再由淨土之「要門」(定散二善)入「弘願」(專稱佛名)。結云:「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這是順佛本意而總說淨土門以「弘願念佛」為主要而勝易的「滅罪」「往生」之法。

        至於隨眾生心而別開的多元「滅罪」方便,則如此書「三科」的分述,<三昧行相分.觀佛三昧法>引《觀佛三昧經》:

    若有人,一須臾頃觀白毫相,若見若不見,即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數劫生死重罪」,常作此想,太除障滅罪,又得無量功德,諸佛歡喜。[4]

    善導師特重「白毫觀」,此觀易得定心,且能滅罪,三十二相之順逆觀,最後集中於白毫觀。

        又,「觀佛心如紅蓮華」、「想如來陰馬藏相」、「想一切光,照觸行自身」……,作此想時,皆得「除滅罪障,得無量功德,諸佛菩薩歡喜,天神.鬼神歡喜。」這都是觀想佛身而除罪之法。

        有云[5]:隋唐佛教普遍崇奉《觀無量壽佛經》,因此特重「觀佛相好」,強調其觀(阿彌陀佛)相好,可以消罪獲益,往生西方。善導繼承了重視「觀相」念佛的傳統,且將《觀佛三昧海經》的內容,引入念佛法門,成為淨土教的行儀之一。《觀佛經》10卷,宣揚「觀佛┘之相好及其功德:「除卻六十億劫生死之罪,亦名見佛,於未來世心想利,故值遇賢劫千佛世尊,為其和上,於佛法中次第出家」,「觀佛三昧如服良藥利益四大,服此藥者不老不死」,「常生淨國不處胞胎,臨命終時,諸佛世尊必來迎接」………。這些內容與《觀經》相通,迎合了淨土教徒的心理需求;且此經是「順觀」佛之相好(由佛頂至佛足下),也符合中國人觀物「由大至小、由遠至近、由上至下」的習慣。善導最先將「觀佛相好」納入淨土教行儀中。《觀念法門》卷一:

    佛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願生西方阿彌陀佛國。又勸造阿彌陀像,稱揚禮拜香華供養,日夜觀想不絕;又勸專念彌陀佛名,一萬二萬三萬五萬,乃至十萬者;或勸誦《彌陀經》,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滿十萬遍者。

    善導將造阿彌陀佛像、觀佛相好、念阿彌陀佛名號、誦《阿彌陀經》列入淨土教行事中。對於觀佛相好的行儀,亦有明確規定:

    觀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圓光徹照,端正無比。行者等一切時、處,晝夜常 作此想,行住坐臥,亦作此想。每常住意向西,及彼聖眾一切雜寶莊嚴等相,如對目前。

    又行者若欲坐,先須結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指面相合。次端身正坐,合口閉眼,似開不開,似合不合,即以心眼先從佛頂上蠃髻觀之,頭皮作金色……。

    然後依次從佛的頭頂至足下,觀佛之種種相好。日常生活中一切時間、地點均可實施。又<滅罪增上緣」云:

        1.依《觀經》所說之「下品」上中下三種人,一生具造「十惡重罪」、「佛法中罪,破齋破戒,食用佛法僧物」、「五逆極重之罪」,得病欲死之際,幸遇善知識,教以「稱彌陀佛一聲」、「為說彌陀佛身相功德.國土莊嚴」「教稱彌陀佛名十聲」,即滅「五十億劫」「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善導特重下品三生,這是「滅罪」緣的本意。五逆十惡凡夫不可能憑自力滅罪,唯依彌陀本願乃得除滅多劫生死之罪,這給了造惡眾生無限的希望。

        2.或依《觀經》等「畫造淨土莊嚴變」「依經畫變」或依「華座莊嚴觀」、「像觀.真身觀.觀音.勢至等觀」,日夜觀想,即得現生念念除滅「八十億劫」「五十億劫」「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此乃聞說「淨土依正」、觀「淨土變相」、觀「華座、彌陀佛、二菩薩」亦為滅罪之緣。

        「觀佛三昧」是日常性行法,一切時地皆可自修;「念佛三昧」是別時行儀,乃入道場專修,如<見佛增上緣>引《般舟三昧經.行品》云:「若有人,七日七夜在道場內,捨諸緣事,除去睡臥,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至心觀佛,及口稱.心念者,佛即攝受。既蒙攝受,定知罪滅,得生淨土。」[6]次引《彌陀經》云:「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六方佛舒舌,定凡夫作證,罪滅得生。

        從上引述,可知《觀念法門》既以「觀佛、念佛」兩種三昧為宗,「往生淨土」為體,因此,其除滅「罪障」的方法,也不離「觀想(像)」與「稱名」--稱名為正,觀想為助—或正或助,或見佛或往生,但憑「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7],觀念「彌陀佛」之金身與名號(心念口稱)而蒙佛攝受、來迎,滅罪往生。因.緣.果,如是相應而內在圓滿,似不須另添其他雜行。但為了兼攝一般教門之眾機,而施設了部分「懺悔」行法,如<入道場念佛法>云:

    晝夜或三時.六時,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天曹.地府,一切業道,發露懺悔一生以來身口意業所造眾罪。事依實懺悔竟,還依法念佛。

    因為入道場行法,須「表白懺悔」;而其目的是往生淨土,懺悔之後,仍須「依法念佛」,或許可說,懺悔是一時之前行,念佛是常態之正行。又<臨終行法>云:

    又病人若不能語者,看病人必須數數問病人見何境界。若說罪相,傍人即為念佛,助同懺悔,必令罪滅。若得罪滅,華臺聖眾,應念現前。

    對於臨終病人,主要為他「念佛」;若見「罪相」,可助同「懺悔」,兩事兼行,必令滅罪而迎接往生。

         <結勸修行分.滅罪方法問答>引《觀佛三昧海經》[8],空王佛告破戒犯重四比丘「入我塔中,觀我形像,至心懺悔,可滅此罪」之例,並云:

    若諸比丘比丘尼,若男女人,犯四根本.十惡等罪,五逆罪及謗大乘,如是諸人,若能懺悔,日夜六時,身心不息,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號泣雨淚,合掌向佛,念佛眉間白毫相光,一日至七日,前四種罪,可得輕微。……汝今可稱過去七佛,為佛作禮,說汝先世邪見之罪。汝當向諸大德僧眾,發露悔過。隨順佛語,於佛法眾中,五體投地,如大山崩,向佛懺悔。既懺悔已,心眼得開,見佛色身,心大歡喜。

    這裡所說的懺悔對象,是「過去七佛」,而心眼所見佛身是釋迦牟尼佛;因此,與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並無關聯,或許只是懺悔滅罪的一般性舉例。或云,無始以來,多有惡業,其未酬之呃,能障往生,雖如法行(觀、念) ,猶有十惡之宿罪(殘殃)未盡,返熏自心而現惡不絕,兼修懺悔也。

    2.《般舟讚》

        《依觀經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簡稱《般舟讚》。本書以《觀經》為主,兼取《大經》《小經》《般舟三昧經》之意而作淨土讚文。「般舟三昧」譯為「佛立」「行道」,依此而修,現在一切諸佛,皆悉現前,亦稱為「諸佛現前三昧「佛立三昧」,此書譯為「常行道」,七日九十日之間,身口意無間斷,感淂佛境現前,身心內悅,謂之「般舟三昧樂」「立定見諸佛」。本書除了〈前序〉〈後序〉之外,〈正讚〉全是偈文:

        前序--<一部綱要>述本書之造意,並勸誡行之用心;<三昧名義>說「般舟三昧樂」五字義。依《般舟三昧經》阿彌陀佛回答行:「欲生我國,當念我名。」善導依《觀經》造此讚文,以引導聖道門行人歸入淨土念佛。此書般舟三昧說明地獄之相,使人畏懼、厭離,並依《觀經》顯極樂淨土之莊嚴,使人欣慕願生,進而三業無間的稱名念佛,命欲終時,佛來迎,生淨土。所謂:「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使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

        正讚--作七言偈讚37篇563行, 1126句,各加「願往生」「無量樂」之歎語,廣讚極樂依正莊嚴三輩九品之往生,並述淨土法門之要義,使人仰求。初依淨土三經之意,別聖淨二門漸頓二教,以明淨土門教興之所由,並讚彌陀頓教之勝益,以勸專念彌陀之往生,並顯「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聖道諸行,須經萬劫苦行;淨土一法,只須專念彌陀,命終生安樂國,得不退證無生。又,煩惱具足之凡夫,「一食之時尚有間,如何萬劫不貪瞋;貪瞋障受人天路,三惡四趣內安身。」善導師警誡地獄苦因而殷勸求生極樂。次釋《觀經》正宗之讚文,全是善導師自撰,三昧定中所現之淨土聖境。依〈定善義〉讚「寶地寶池寶樹寶樓」之四觀,極樂依報之莊嚴,宛在眼前。進而讚歎「華座觀真身觀觀音觀勢至觀,雜想觀」,及對釋尊之感恩,得聞念佛法門之歡喜;也顯定散諸善諸功德,皆不如念佛功德。之後「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讚歎「念佛超萬行」「念佛最為尊」。這都為了導引一切善惡凡夫,專於稱名念佛。又於〈散善義〉,皆以彌陀本願而讚歎之。煩惱具足之凡夫,在罪惡生死自覺下,專仰彌陀救度而念佛,能得現當二益。

        後序--先勸行厭穢欣淨,次眾生迷悟之本末,後勸隨順釋迦諸佛所勸之「專念彌陀」以得往生之大益,並以「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為結。凡夫之所以長淪六道永在生死,是「不欣淨土」。若能信受彌陀救度,則無邊罪業,當下皆除;恆久輪迴,永不再受。舉釋尊諸佛之同勸「專念彌陀,想觀極樂,盡此一生,命斷即生安樂國」。


        善導師的淨土教,可說是「信受佛恩報謝佛德」[9];尤其對釋迦本師的宣說彌陀本願、勸生西方淨土,致以最高的禮謝: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釋迦如來真報土,淨莊嚴無勝是,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不因釋迦如來力,彌陀淨土若為聞。」「今日見佛釋迦恩,順隨佛語見彌陀。」「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得免娑婆長劫難,特蒙知識釋迦恩,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若是釋迦真弟子,誓行佛語生安樂。」「自作神通入彼會,憶本娑婆知識恩,若非釋迦勸念佛,彌陀淨土何由見。」「定善一門韋提請,散善一行釋迦開 ,定散俱迴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

    本願念佛人,唯尊「阿彌陀佛」、唯行「稱彌陀名」、唯生「西方極樂」;然而,這一佛一法一淨土的內涵,若非釋尊大悲無私的宣說、啟信、勸行,末法娑婆之凡夫又何由得知而信受-奉行-往生? 因此,念佛往生人須知這一切乃是此遣彼喚的「二尊之教」,除了「常懷慚愧,仰謝佛恩」,更須「長劫讚佛報慈恩」、「碎身慚謝釋迦恩」、「相續念佛(得生淨土)報師恩」,並效法釋尊而「自信教人信」,乃能真實的報答「二佛之恩」。這也是善導師作《般舟讚》以自奉行,並勸勉我輩凡夫。

        至於此書中關於「滅罪」的方便,主要是乘佛願力的念佛--「觀想」與「稱名」:「專心念佛斷貪瞋」、「禮.念.觀身,除罪障」、「或想或觀除罪障,皆是彌陀本願力」、「一坐一立須臾頃,微塵故業盡消除」、「念念消除五逆障……迴心念佛罪皆除」、「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一到彌陀安養國……見色聞香罪障除」、「一切時中聞妙法,煩惱罪障無由起」、「一切時中常說法,見聞歡喜罪皆除」……;也就是往生之前之後,唯須念佛,全靠「佛力」加持(攝受/護念)而除障滅罪。

        至於「懺悔」之事,只偶爾提及:「一切善業迴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悔心慚愧生安樂」、「普勸眾生護三業,行住坐臥念彌陀,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罪人臨終得重病,神識昏狂心倒亂,……會是知識彌陀恩,手執香爐教懺悔,教令合掌念彌陀,一聲稱佛除眾苦,五百萬劫罪消除」……。雖由於平生造惡而怖畏地獄之報,而有愧悔之心,但一切懺悔之行,不如專念彌陀佛名,因為念佛即懺悔,常念佛即是常懺悔;且念佛而除苦滅罪之力,更勝於懺悔。這是符合善導師《四帖疏》以「稱名」為唯一正定業,其餘行法(禮.觀.想.迴、懺……)皆為助業或雜行。

        但《般舟讚》會通一切正/助業、正/雜行,乃至於納入聖道門的自力諸行,只須回心淨土,亦得往生;這是廣收一切根機與法門,於諸行平等之中又推崇、特顯「稱名」念佛之獨特與殊勝,發起眾生對彌陀本願及稱名往生的無上信心。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又說種種方便,教門非一,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淨土。……..同以諸佛為師,以法為母,生養共同,情親非外。不得輕毀他有緣之教行.讚自有緣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壞諸佛法眼;法眼既滅,菩提正道履足無由,淨土之門何能得入?……若自他境上護得三業,能令清淨者,即是生佛國之正因。………又,欲生淨土,必須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依正二報莊嚴事;亦須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

    又使釋迦.諸佛同勸,專念彌陀,想觀極樂,盡此一身,命斷即生安樂國也。豈非長時大益!

    《般舟讚》似無明顯的行儀,主要是以迴還往復的通俗讚歌,引導一般民眾對「彌陀淨土」起信念佛而願生,以的「願往生」、「無量樂」的醒目標語(Slogan),穿插於各段歌、讚之中。

     

    3.《法事讚》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簡稱《法事讚》,一日或一夜的臨時行法,詠誦《阿彌陀經》主,並作歌讚歎、繞佛行道的行儀。三枝樹隆善將《法事贊》儀軌分三科:


        上卷「前行法分」是轉經行道的前方便,先舉「奉請偈.啟白.召請.三禮.表白.讚文」;次示「行道讚梵偈.讚文.七周行道.懺悔.發願」行事次第。下卷:「正轉經分」是本書的正宗分,轉經主,分《阿彌陀經》全文十七段,依經述讚意,依讚經旨。「後行法分」:述「懺悔十惡.後讚.七周行道.歎佛咒願.七敬禮.隨意」

        本書依般舟三昧法而示轉經行道儀,援引《賢愚經》《華嚴經》《觀佛三昧經》《地獄經》所述地獄相,激起行厭穢情;又對《阿彌陀經》轉讀讚揚,發起行欣淨心。

        本書內容,相當於「讀誦、讚供」為正行「同類助業」,此引導萬機歸入「正定業」本願稱,乘願往生。書中讚歎念佛云:「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又說:「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善惡迴心,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救度力,是萬人平,人界.天界,善人.惡人,乃至五逆.十惡.謗法.闡提,但能迴心懺悔,專稱佛,願生極樂,此眾生,皆得罪滅,往生淨土;與彌陀一體,同得無量光壽,同證無法身;三六通,須臾便得。皆由彌陀願力弘深之故,一切法門皆無過於念佛。

        《法事讚》顯示善導師自行化他慈心悲願:「誓到彌陀安養界,還來穢國度人天;願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據說,法然門下之聖光、善觀等人,曾修此《法事讚》。本書亦被唐.法照《五會法事讚》引用。[10]

         《法事贊》是為了自/他、某施主之往生淨土而辦的法會;僧俗共同參加,由「高座」與「下座」主持,及唄師、散花師、香火等。除了「轉經」,另有召請、懺悔、行道、發願等行儀。卷上詳述「地獄」恐怖,並勸「懺悔」:

    弟子道場眾等,自從元身已來,乃至今身,至於今日,於其中間,放縱三業,作如是等罪,樂行多作,無量無邊。今聞佛說阿鼻地獄,心驚毛豎,怖懼無量,慚愧無量。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願罪消滅,永盡無餘。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又引《地獄經》詳說阿鼻刀林……等地獄,及罪人臨終之痛苦;令娑婆造惡眾生,聞而慚愧、怖懼,須作懺悔以滅罪:

    今生已來,縱暴三業,造眾重罪,若不懺悔,定招此苦,無有出期。今對三寶道場大眾前,發露懺悔即安樂,知而不敢覆藏。唯願十方三寶法界眾生,發大慈悲,廣大慈悲,不計我惡,如草覆地,布施歡喜,受我懺悔,憶我清淨。

    卷下,對身口意十惡業逐一「發露懺悔,永盡無餘」,但懺悔之後,「至心歸命阿彌陀佛」,這是說,懺悔、滅罪,乃為了往生淨土。《四帖疏》〈玄義分〉:「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定善義〉真身觀云:「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礙者。」因此,華座觀以下,將自力懺悔轉為「聖力遙加」,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懺悔的增上緣。也就是說,眾生欲除多劫罪,須憑靠阿彌陀佛本願力而成就「稱念佛名」的懺悔,這是善導師一貫而的獨特解釋。如云:

     乃由彌陀因地,……起悲智之心,廣弘四十八願。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畢命形枯斷諸惡,從是念念罪皆除。

    奉請賢聖入道場,證明功德修供養;三毒煩惱因茲滅,無明黑闇罪皆除。

    七周行道散華訖,悲喜交流願滅罪;乘此善根生極樂,華開見佛證無為。

    念佛誦經除罪障諸,佛遙加護念身。

    這些文字提及「以佛願力」而 護念(加持)念佛人,念念即「懺悔」,而得滅諸惑、斷諸惡,滅諸罪、除諸障,而生極樂,證無為。這是「念佛、見佛」佛攝受的無上功德所致。

        《法事讚》正宗轉讀《阿彌陀經》,配上偈頌以讚經釋義;而將道場常行的「三業懺悔」放在轉經前後兩時段,且是「事相」懺--這是以「常沒眾生無慚愧」及「彌陀佛三力外加」(機法二信)為前提而施設的方便;相對於「稱名」(順佛本願)正定業,偏於自力的理、事二種「懺悔」,只能是隨眾生心的助業,也可說是善導師為了拓展其《四帖疏》淨土觀的影響力,以「滅罪修福」的有相法事,向長安大眾推廣通俗性教化的方式。《法事讚》的主體是「轉經、讚云」,而所轉乃《阿彌陀經》,是釋尊宣說、諸佛證誠的「稱名往生」易行難信之法,對於一般眾生的離苦得樂,有可思議的利益,其中總括了三心、五念、四修的一切行業與功德。但由於《阿彌陀經》中並無明顯的儀軌行法,因此善導師參考了教界各宗的相關資料,而另撰這部《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專為淨土念佛人訂作的臨時行法。

        《法事讚》懺悔集中在前懺悔,先提及「諸佛大悲,為眾生出世,說示殊勝教法」,反覆鋪陳之後,才進入前懺,因此,「懺悔佛恩」須合併思考。

        引龍樹《十住毘婆沙論》「海德初際如來」至於今日,諸佛乘大慈悲願,來此娑婆世界教化,「然我無明障重,佛出不逢;設使同生,還同覆器」,不見三寶,不明因果,而被無明所推動,必造種種惡業而墮落道,於是大篇幅鋪陳「地獄」的惡報,尤其最苦最久的「阿鼻地獄」:「化閻羅王大聲告勅: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汝不知恩,無有慚愧,受此苦惱,為樂不耶?」大眾若無警覺,放縱三業,則過失最重,受苦也最深,甚至永無出離緣,因此說:「聞佛說阿鼻地獄,心驚毛竪……今對道場凡聖發露懺悔,願罪消滅,永盡無餘。」唯在十方佛前發露懺悔,願隨佛教,乃可消除罪障。

        阿鼻地獄是不「知恩報恩」眾生受報之處。眾生因無明遮障,不自知罪,「唯佛與佛,乃能知我罪之多少」,且以無緣慈佛心,攝取罪苦眾生。因此,與會大眾要內自省,起慚愧,發心懺罪。《法事讚》襲用天台懺法同時,以「稱名至上」片面轉化了懺悔「改往修來」;從自知無始以來罪業,而生慚愧,發露其罪;轉而「稱名求生」,於淨土滅盡一切罪業;《法事讚》多以「慚謝」表示懺悔,並「佛恩」連結,既自傷於無慚無愧、障惑處深,而久劫輪迴,不見三寶,以至於長時辜負了諸佛大悲;因此,解救之道,是勸勉聽聞者,發勇猛心、至誠心,歸命阿彌陀佛。這是善導師【五部九卷】一以貫之的「他力救度」思想,也在為特定施主而啟建的《法事讚》中,開展了淨土門的行儀,傳達了「念佛生淨土,得滅一切業」的信念。

     

    4.《往生禮讚》


        本書簡稱「勸一切眾生,願生極樂」,於晝夜六時,各唱讚文而禮拜法。<前序>與<後序>敘願生要義;而<正讚>「六時禮讚」是法悅讚歌,前五讚多引經文,加上善導的撰作,後一讚《觀經》撰述。

        先「略述造意」,次,釋「安心.起行.作業」(心.行.業),並說明之。後述《文殊三昧經》一行三昧(專稱佛)與專雜二修的得失,勸捨雜行.修稱。日.玄阿懷音《往生禮讚纂釋》云:

    初明撰述所由者,此有總別。言總者,欲「勸一切眾生,願生西方阿彌陀佛國」,造  此文矣。言別者,此有九:憫念群迷,出勝方便令諸凡夫,起厭欣心略示心行業法門晝夜六時,使修五念門相續繫心,助成往益顯一行三昧,獨超眾行分別正雜,二行得失為令守法儀,立宗家遙至遐代,作津梁

    此典專明法事,其數凡有八重:供養。禮拜。讚歎。懺悔。勸請。隨喜。廻向。發願。八中正意「禮佛」,餘七,禮佛緣由,謂「供、讚」,禮佛流類。「懺、勸、隨喜」,禮佛之意。七是都廻「禮」等功德,向於淨土。八是敘陳意所希望也。

    <正讚>一日六時,各配禮讚偈,唱此讚偈,歸命禮拜。後,懺悔並發願見佛結。

        後序,依淨土三經《十往生經》,說稱念佛自得「現當二益」,勸行善導師的「四十八字願成釋」,備受尊崇。此簡要解釋第十八願其成就文。又於「日中禮讚」:「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強。」稱念彌陀光明名人,不知不求,自蒙佛光攝護。「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少康在白馬寺所見的《西方化導文》,可能是這本《往生禮讚》。唐.智昇法師《集諸經禮懺儀》上卷,引善導<禮讚偈>,下卷全是《往生禮讚》。

        前序詳明《文殊般若經》的專稱名號、一行三昧、念佛三昧,稱名易行、本願念佛、專雜二修得失等,從理論上對指導修行。後序,結勸勝益,相當於《觀念法門》的五種增上緣,且解釋了第十八願,說明了修行的利益。

        《往生禮贊》是日常性行儀,每天的六時施行:

    謹依《大經》及龍樹、天親、此土沙門等所造往生禮贊,集在一處,分作六時。唯欲相續繫念,助成往益,亦願曉悟未聞,遠沾遐代耳。

    以禮拜讚歎為主,將懺悔貫穿其中,是實踐的儀軌。六時禮贊的次第相同,只禮拜次數偈贊內容有異:(1)香花供養 (2)作梵 (3)歎佛咒願 (4)懺悔文、回向文: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斷除三障,歸命懺悔,如是等一切世界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諸世尊,當慈念我、憶念我、證知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從無始生死已來所做眾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及彌戾車,於如是等處,所作罪障,今皆懺悔。

    「至心懺悔」是六時都有,但<中夜禮贊>有「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五悔。其操作性較強,也較簡單,適於個人自修或集體共修。

        <日中禮讚>提出「三品」懺悔,反映了行者內心驚怖、哀痛、疑懼,又聞知諸佛愍念之悲心,而愧悔、頂戴。然而「此等三品雖有差別,即是久種解脫分善根人」,判位頗高,一般人做不到;尤其下輩三品人,或「多造惡法,無有慚愧」,或「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或「彼人苦逼,不遑念佛」,都是於命危苦迫之際,其「意業」散亂,而聞善知識教「稱佛名號」而除罪,是來不及發露與懺悔。

    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  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對利根以下多數眾生,方便說「雖不能流淚、流血,但能真心徹到者,即上同」,也就是能對三寶起真心悔過,也可以滅罪。更重要的是善導以《觀經》求生淨土至誠心,令法會眾厭穢土,欣淨國。因此前後兩部懺悔多提及「普為師僧.父母,及善知識.法界眾生,【斷除三障,同得往生阿彌陀佛國】,歸命、懺悔」、「懺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以此解決了凡夫踐行「三品懺悔」之困難。

        《往生禮讚》有深厚懺悔思想,序分之末,比較了「專修雜修」得失,導向「專稱佛名」;正宗分以六時「禮讚」搭配「要廣」三種懺法;流通,則總歸「本願稱名」,多舉經文以證明念佛可得「現當」二益,其中也包含了「滅罪」往生之增上緣。

     

    三、結論

        從上論述可知,善導師在闡述懺悔滅罪時,多強調於臨終,因為平時心性粗劣,對痛苦較無強烈的感受,難以生起懺悔心,只須稱佛名號,即可現生滅多劫罪,而不障礙其往生;重要的是,生彼淨土之後,佛本功德力之全面加持,能令一切罪業殘殃,畢竟清淨。因為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除了「念念稱名常懺悔」之外,也可說是「不懺之懺」的無相懺悔。《徹悟禪師語錄》云:

     餘門修道,先須懺其現業,若現業不懺,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淨業者,乃帶業往生,不須懺業, 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

    淨土門以下品凡夫為正機,是多起煩惱、多造惡業,而不知慚愧之人,不可能自發的懺悔;但平生及命終,聞說或親臨「地獄」之苦報而生大恐懼,雖不知懺悔,若能信佛念佛而求免墮落,必可乘佛力而生淨土,免於罪業之苦報。此亦可呼應於「機法二信」之說:

        地獄:恐懼-厭苦-呼救-機:俗-懺悔(權)—常懷慚愧

        淨土:嚮往-欣樂-攝受-法:真-念佛(實)—仰謝佛恩

        慧淨法師《淨土宗「四不」》說(取意):真懺悔不易,一般人業力重、習氣深,犯了又懺,懺了又犯,若論自力的「三品懺悔」,我輩怯劣之機無其份。因此,雖依經論而詳說「懺悔」的、功效、對象、種類,到最後,卻不管用─心知而不能行。根據這樣的事實與自覺,也只能以至誠之「懺悔」心而相續「稱名」:但念佛,即能消業障,出輪迴,生淨土,證佛果,其功能等同於「上品」「實相」懺。是故《觀經》又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一般懺法,凡夫行之,只滅小小罪,且有時處諸緣之限制,遠不如「稱名」念佛之易行、殊勝、無障礙。

        總而言之,就是以慚謝之心,專稱佛名,以此滅一切罪、出一切苦,生極樂國,證涅槃果。淨土宗人,於念佛之外,不須另懺悔也。


    [1]聖凱法師<論善導懺悔思想>: 在善導以前,漢地早期淨土信仰者都是以禪觀為主。隨著大乘佛教發展,禪觀逐漸與懺悔相結合,懺悔成為禪觀重要前方便。如《普賢觀經》中說:「爾時,行者復更懺悔,遍禮十方佛。禮十方佛已,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 世一切業緣,發露黑惡一切罪事,向諸世尊,口自發露。既發露已,尋時即得諸佛現前三昧。」

    [2] 《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世尊為說初觀日,意令注想向西方;智者必須依此觀,曠劫塵沙罪滅亡。」

    [3] 陳劍鍠<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就淨土教學而言,亦因末法到來,而認為世間已成為五濁惡世,且眾生根機浮淺暗鈍,因此須藉由懺悔及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以了脫生死。」

    [4] 善導在《四帖疏》中敘述了三十二相順逆觀,而云修白毫觀可除心中雜亂,助成其他觀想:「但得見白毫者,一切眾相自然而觀也。」《觀念法門》也說:「如是上下,依前十六遍觀,然後住心向眉間白毫,極須捉心令正,更不得雜亂,即失定心。」

    [5] 張先堂<觀相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淨土教行儀—敦煌寫本《佛說相好經》新探>

    [6] 據說這是後世淨土門之「打念佛七」的根據。

    [7] 《觀念法門》:「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大誓願、三昧定力、本功德力)外加,致使凡夫念者,乘自三心力,故得見佛。至誠心、信心、願心為內因,又藉彌陀三種願力以為外緣。外內因緣和合故,即得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見佛增上緣>中,七次提及「彌陀佛三力外加,得見佛。」亦有說「凡夫三心+彌陀三力」是凡因佛緣,「機法二種深信」是佛因凡緣;「因」為主、力強,「緣」為助、力弱--強為因+弱為緣=果(往生淨土)

        勸化門--聖因(法)凡緣(機):《般舟讚》:觀除罪障,皆是彌陀本願力。」眾生善弱(緣/疏.助—真如內熏)+聖人敦逼(因/親.生—佛光外射)

          解義門--凡因(內三心)聖緣(外三力)《般舟三昧經》:大誓願力+三昧定力(隨機現形,令得利益)+本功德(內證+外用)力--此「三力」乃一切諸佛通總之德用(佛威神力);然三力以「誓願力」為總為勝:一切行法,皆由願力而感果也。《智論》:願能導行,如牛車之御者。《觀念法門》「見佛增上緣」9次提及「彌陀佛三力(迴施眾生)外加,見佛」:【佛是三達聖人,六通無障,觀機備教,不擇淺深;但使歸誠,何疑不見。即如《觀經》下說云:「如來今,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願力,見彼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得見佛。】良忠《觀念法門.私記》卷下:行者「信」為內因,大悲(彌陀)必應為外緣。

    [8]本經乃佛陀在迦毘羅城尼拘樓陀林,為其父及姨母開示觀佛三昧法門,先入佛塔觀佛三十二相、色相與心、四威儀,證得「念佛」三昧。此經有多名:繫想不動、觀佛白毫相、逆順觀如來身分、一一毛孔分別如來身分、觀「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諸智慧光明」、觀佛三昧海、念佛三昧門、諸佛妙華莊嚴色身、說「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果報所得微妙色身。

    [9] 唐.澄觀《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35(佛有十恩):發心普被,難行苦行,一向為他,垂形六道,隨逐眾生,大悲深重,隱勝彰劣,隱實施權,示滅令慕,悲念無盡。

    [10] 有人說,《法事贊》是善導最完備最隆重的禮贊儀,日僧證空《修業要訣》云:「轉經行道者,轉贊《阿彌陀經》,即行出離道也。願往生淨土者,淨上無二,唯究極樂一土,往生限西方,偏在彌陀本願。……以伽陀讚歎佛法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