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儕審查對於期刊投稿的意義

同儕審查(peer-reviewed)在學術世界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確保學術研究品質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學術成果有效傳播的關鍵機制。當研究人員準備將他們的成果發表到學術期刊或會議上時,同儕審查便成為他們面對的第一道關卡。


期刊論文審查流程

期刊編輯會根據同儕審查提出的建議、期刊宗旨及偏好風格等因素,做出最終決定,通知作者接受(Accepted)或拒絕刊登(Rejected),或是接受但仍需修訂(Accepted with Revisions)等。期刊論文審查往往需花費數月的時間,歷經「編輯初審→同儕審查→編輯審查→確認論文是否刊登→通知作者」的過程。期刊編輯在收到投稿後,會先進行初審,將不符合格式要求的論文退搞,通過初審的論文則會進入「同儕審查」程序,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審查。

同儕審查 peer-reviewed

同儕審查是各家期刊判定學術品質的標準程序,所提出的評估建議對於論文是否被接受。為確保同儕審查符合公正和信效度,期刊編輯都會至少邀請2位審查者。若出現不同的審查結果,期刊編輯還需邀請第3位審查者,確實評估學術研究內容,也因此許多期刊都會邀請3-4位審查者,以減少審查偏見的產生。


同儕審查不僅是保障學術品質的重要機制,也是促進學術成果傳播和學術進步的關鍵環節。因此,對於研究人員而言,理解同儕審查的角色與意義,並在投稿過程中積極應對同儕審查意見,是實現成功投稿的關鍵之一。


本文參考自 NJE 期刊專家 | 20年期刊投稿經驗 | 完整研究發表解決方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