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 未來皮質層《我祖父的研究技術 - 索引、始祖卡片盒筆記、論文》的9條選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02 ∩ 未來皮質層《我祖父的研究技術 - 索引、始祖卡片盒筆記、論文》的9條選譯

01 這是我祖父在電腦時代前做歷史研究的方法。他用紙張以及細緻的過程,建立了一個接近卡片盒筆記法的東西。

02 盧曼的著作《與卡片盒溝通》於1992年出版,而我的祖父顯然在50年代就使用這個系統了。

03 他的系統不完全是卡片盒:摘錄並沒有透過連續編號進行連結,也沒有透過交叉引用進行連結,但他確實使用了一種類似「塊引用 Block-References」的機制。

04 寫作的工作,是以收集材料為目的,研究文獻的源頭與摘錄。

05 索引列於筆記標題旁邊,並且以字母排序整齊。按照字母順序輸入關鍵字,接著在關鍵字旁寫下摘錄的文本。

06 通常我們的摘錄包含比提取的關鍵字所說的更多內容。

07 一但我們完全評估了來源與文獻,我們按字母順序來排列我們的概念列表。

08 我們再次閱讀摘錄,並考慮摘錄是否該歸類於各個關鍵字,一個一個確認。

09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的知識工作將沿著一個關鍵字一個關鍵字進展,不斷測試我們的判斷力,看我們是否能正確專心完成。

Source: My grandfather's research technique - Index, Proto-Zettelkasten, Paper

    avatar-img
    53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覺30歲以後,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記得以前曾聽一個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究前, 都會先聽古典音樂,跟著音樂跳舞,暖暖身, 身體才會進入做數學研究的狀態。 當時我21歲,正值大學三年級,覺得機率論的授課教授也真幽默。 但我到了3
    01 寫文章時,我常常記得我讀過什麼,但真的要找的時候,很難找到我要的東西。 02 閃念筆記是你日常生活中突然閃現的想法。閃念筆記可以非常短,甚至就一個子,而且你無需組織他們,他們只是你思考的便條。 03 文獻筆記是你從他人想法中提煉出來的重點摘要。我會為我認為高價值的書籍,Podcast,文章
    我的第一支iPhone是 iPhone 4S。 iPhone 4S是當時2012年大學三年級的暑假, 與家人前往越南旅遊時在機場的免稅店購入。 有了iPhone 4S後,能夠隨手拍照, 將照片儲存到Google Photo中, 即使是過了12年後的今天, 我仍然能
    「老師,我應該是先去刷LeetCode,還是嘗試做研究看看,說不定我很有天份?」 一個UCLA大學應用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在表明想加入我們的Trustworthy AI Lab的quick chat中, 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心想:「哇,又是一個紅鶴型的學生。」 這一類
    上個週末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 裡面對工業品的描述,讓我對學術寫作有新的啟發。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不好傳授的技術, 也因此我一直在嘗試如何用3至6個月的時間, 帶領一個尚未完成過一篇研究論文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小朋友, 一步一步從執行研究到論文撰寫,
    最近閱讀塗子沛的《第二大腦》,其中關於神經元的描述, 啟發我看Obsidian筆記的新角度。 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 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軸突 (Axons)。 第一大腦中的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 正好對應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去閱讀與寫作。
    感覺30歲以後,更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 記得以前曾聽一個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說, 他每天早上開始做研究前, 都會先聽古典音樂,跟著音樂跳舞,暖暖身, 身體才會進入做數學研究的狀態。 當時我21歲,正值大學三年級,覺得機率論的授課教授也真幽默。 但我到了3
    01 寫文章時,我常常記得我讀過什麼,但真的要找的時候,很難找到我要的東西。 02 閃念筆記是你日常生活中突然閃現的想法。閃念筆記可以非常短,甚至就一個子,而且你無需組織他們,他們只是你思考的便條。 03 文獻筆記是你從他人想法中提煉出來的重點摘要。我會為我認為高價值的書籍,Podcast,文章
    我的第一支iPhone是 iPhone 4S。 iPhone 4S是當時2012年大學三年級的暑假, 與家人前往越南旅遊時在機場的免稅店購入。 有了iPhone 4S後,能夠隨手拍照, 將照片儲存到Google Photo中, 即使是過了12年後的今天, 我仍然能
    「老師,我應該是先去刷LeetCode,還是嘗試做研究看看,說不定我很有天份?」 一個UCLA大學應用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 在表明想加入我們的Trustworthy AI Lab的quick chat中, 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心想:「哇,又是一個紅鶴型的學生。」 這一類
    上個週末學習華楠的《如何打造創意生產的流水線》, 裡面對工業品的描述,讓我對學術寫作有新的啟發。 學術寫作是一門實用但不好傳授的技術, 也因此我一直在嘗試如何用3至6個月的時間, 帶領一個尚未完成過一篇研究論文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小朋友, 一步一步從執行研究到論文撰寫,
    最近閱讀塗子沛的《第二大腦》,其中關於神經元的描述, 啟發我看Obsidian筆記的新角度。 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 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軸突 (Axons)。 第一大腦中的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 正好對應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去閱讀與寫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為1980年代就用過「電子打字機」(回老家找一下說不定還在)和日系文書處理機的老用戶,我認為FreeWrite這類產品要做出來、或是有基本的打字功能完全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內容的編輯。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還有人記得快譯通嗎?那個我曾經珍藏的,有著灰色皮套的藍色鐵盒子,打開可以半折起,像一部小摺疊手機。突然有點想念它,輕薄順手,還有發音功能,要不是手機上網取代了它,在過去,那樣一個也要台幣一千出頭吧。 這些新穎(亦花錢)的東西,總是會讓我想起父親。 在網路上聽到主講人講科幻電影『星際效應』,父親給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可能都忘記以前最早的人類是把文字紀錄刻在石頭刻在石頭上,代表那是件重要的事。但是,也因為攜帶石頭並不方便,所以人類轉而發明筆和紙來紀錄。現在,我們有了電腦和手機,我們又有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儲存我們的想法和思路。 但問題來了,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花在「學習」一個筆記軟
    Thumbnail
    這一集我將說明,利用「工具羅盤」的概念,搭配先前提過的「原子筆記法」,而衍生的「白板筆記法」。
    Thumbnail
    作為1980年代就用過「電子打字機」(回老家找一下說不定還在)和日系文書處理機的老用戶,我認為FreeWrite這類產品要做出來、或是有基本的打字功能完全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內容的編輯。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還有人記得快譯通嗎?那個我曾經珍藏的,有著灰色皮套的藍色鐵盒子,打開可以半折起,像一部小摺疊手機。突然有點想念它,輕薄順手,還有發音功能,要不是手機上網取代了它,在過去,那樣一個也要台幣一千出頭吧。 這些新穎(亦花錢)的東西,總是會讓我想起父親。 在網路上聽到主講人講科幻電影『星際效應』,父親給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可能都忘記以前最早的人類是把文字紀錄刻在石頭刻在石頭上,代表那是件重要的事。但是,也因為攜帶石頭並不方便,所以人類轉而發明筆和紙來紀錄。現在,我們有了電腦和手機,我們又有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儲存我們的想法和思路。 但問題來了,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花在「學習」一個筆記軟
    Thumbnail
    這一集我將說明,利用「工具羅盤」的概念,搭配先前提過的「原子筆記法」,而衍生的「白板筆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