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貞觀也 (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三、思維是王牌

前述元自實之故事載之於《太上感應篇例證》(並亦見載於《德育古鑒》、《剪燈新話》),而從這一則故事可以看到:看不見、摸不到的心念流轉影響巨大,可以鑄成大錯,造業招天譴;也可以成就善舉,積德享福報!明代吳承恩所撰寫的「西遊記」一般人的看法是﹕「其中雖然諸多寓言,也不乏嘻笑的諷刺之言,卻是寓真理於『寓言與諷刺』之中」!「西遊記」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所載「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這一句話即是箴言!而一念之間的流轉就是「心念」在善善惡惡之間回還流轉」,必然牽涉每個人的生命觀點,也就是「思維」方式;網路上流傳一段話﹕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維是王牌!用時髦話來說,就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他的人生!

四、溫柔敦厚——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孔夫子認為﹕語言表達的最高境界是:「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規勸他人時不但不會招惹他人怪罪,被規勸之人並且會自動改過!

陳寔,東漢潁川許(今河南省許昌縣)人;桓帝時,任過太丘縣令,任縣令期間絕不擾民,轄下百姓安居樂業;陳寔退休後還居家鄉,鄉里之中有爭訟之事,往往請他主持公道,因為處事平心公正,所以,凡是他出面調停之事,事後沒有人會有怨言!當時,陳寔家鄉流傳一種說法﹕「甯為刑罰所加,不可以讓陳先生看不起。」

退休之後陳寔聲望之高可以想見!

當時年成歉收,老百姓生活極為困窘;有一夜,一個小偷進入陳寔家,躲在屋樑上。被陳寔發現,就起身穿戴整整齊,召集子孫,齊集正廳,正色教訓家人:

「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克制自己,勉勵自己。所謂壞人,不是他們天生就壞,而是因為養成了不良習慣,不能自制,以至於向下沉淪;樑上那位君子就是這樣的)!」

屋樑上的小偷大吃一驚,沒想到主人講到自己的頭上!登時嚇得從屋樑上摔下來,磕頭認罪。陳寔慢慢地向他說:

「看你的樣貌,也不像是惡人,應深深自我剋制,回歸善道。不過,當然也因為是貧困!」

於是送這小偷一些財務。從此陳寔的家鄉沒有盜竊!

陳寔認為壞人並非生性就壞,主要由於不良環境、不良習染所造成,可以藉由正確的教育而導正!而陳寔糾正「樑上君子」的這個辦法很妙,不見煙硝、不見呵叱,既感化了小偷,又教誡了兒孫。


avatar-img
3會員
10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嚴定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二、吉凶轉念之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元自實,生來質樸魯鈍,不通文墨,但家境很富足,以祖產田地莊院之利得為生。同鄉有一個人繆材,得授福建一個官職,因缺少路費,便向元自實借了三百兩銀子(當時小康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約5兩銀子)。元自實因為同鄉交情很深,如數借給了他,也不曾向他
一、正確的觀點 當代文藝創作名家白先勇有本散文集「明星咖啡館」,書中有一論見﹕ 任何一位好的小說家觀點之間的轉移與順暢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轉移得好就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家與作家! 白先勇先生的論見應是真知灼見,文學、藝術的創作中「觀點流轉的順暢」與「正確對焦」絕對是關鍵!宋代詞人蔣捷的名作「虞美人」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四、「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 25:11) 趙先生一早起來就頭痛得要死,因為前一天晚上喝得爛醉回家,他強迫自己把疲憊不堪的眼睛睜開,睜開眼後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是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突然無緣無故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氣,要處死那位養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二、用愛心說誠實話——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春秋時代,齊景公喜愛的一匹馬突然死了。景公大怒,下令肢解養馬的馬夫。當齊景公盛怒之時,宰相晏子在旁也不便直接攔阻—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一、言談得體——能攻心則反側自消! 我以前曾住過一棟日式平房,屋子後面有一片空地,所以在後院開闢了菜園,種了一些菜。沒想到隔壁鄰居在他們後院養了十幾隻生蛋母雞,經
二、吉凶轉念之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元朝至正年間山東人元自實,生來質樸魯鈍,不通文墨,但家境很富足,以祖產田地莊院之利得為生。同鄉有一個人繆材,得授福建一個官職,因缺少路費,便向元自實借了三百兩銀子(當時小康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約5兩銀子)。元自實因為同鄉交情很深,如數借給了他,也不曾向他
一、正確的觀點 當代文藝創作名家白先勇有本散文集「明星咖啡館」,書中有一論見﹕ 任何一位好的小說家觀點之間的轉移與順暢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轉移得好就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家與作家! 白先勇先生的論見應是真知灼見,文學、藝術的創作中「觀點流轉的順暢」與「正確對焦」絕對是關鍵!宋代詞人蔣捷的名作「虞美人」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四、「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 25:11) 趙先生一早起來就頭痛得要死,因為前一天晚上喝得爛醉回家,他強迫自己把疲憊不堪的眼睛睜開,睜開眼後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是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突然無緣無故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氣,要處死那位養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二、用愛心說誠實話——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春秋時代,齊景公喜愛的一匹馬突然死了。景公大怒,下令肢解養馬的馬夫。當齊景公盛怒之時,宰相晏子在旁也不便直接攔阻—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一、言談得體——能攻心則反側自消! 我以前曾住過一棟日式平房,屋子後面有一片空地,所以在後院開闢了菜園,種了一些菜。沒想到隔壁鄰居在他們後院養了十幾隻生蛋母雞,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成佛,取經人為題材,一口氣寫的五首詩詞,配上金光閃閃的圖片(゚д⊙),喜愛西遊記的格友,一定要點進來看看XD
Thumbnail
「世間最困難的事,是認清一個人的真面目。」吳承恩《西遊記》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20240524 寫一寫西遊 「西遊記」,其實很有意思。 從故事開端,到結束,都充滿著「佛法精神」的寓意。 一天,同學來問事,結束後,他說: 我念了很多經、也讀了很多論、但是覺得佛法對我的人生沒有產生作用。 我問:你希望產生什麼作用? 他:就像你師尊書裡寫的
還有蘊藏的內在文字。 一確還算順利,內在有股力量要演化文字,用自己對夢想的認知,文字蘊藏在中華文獻裡,取向由此而來。 點覺之一:自然之風飄來,其中參雜真假兩心。風吹入我心中,心思不好不壞,所見一般,所以有了蘊藏的念頭。次生人在這種情況下,於是修養美好的品德,用心做好文章等待發展的時機。 點覺之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成佛,取經人為題材,一口氣寫的五首詩詞,配上金光閃閃的圖片(゚д⊙),喜愛西遊記的格友,一定要點進來看看XD
Thumbnail
「世間最困難的事,是認清一個人的真面目。」吳承恩《西遊記》
Thumbnail
西晉 月氏國三藏 竺法護 譯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原文,細體字為白話) 「聖慧之明入於無量,分別聰達,道靡不通,其智慧輪莫能遏毀,行權方便暢識一切眾生根本,為說經法莫能抑制,而皆斷絕一切處所閉結之行,照見群黎所欲咨受。」 聖人的智慧光明無量,分辨清楚,通達大道,沒有不通的地方。他們的智慧
Thumbnail
20240524 寫一寫西遊 「西遊記」,其實很有意思。 從故事開端,到結束,都充滿著「佛法精神」的寓意。 一天,同學來問事,結束後,他說: 我念了很多經、也讀了很多論、但是覺得佛法對我的人生沒有產生作用。 我問:你希望產生什麼作用? 他:就像你師尊書裡寫的
還有蘊藏的內在文字。 一確還算順利,內在有股力量要演化文字,用自己對夢想的認知,文字蘊藏在中華文獻裡,取向由此而來。 點覺之一:自然之風飄來,其中參雜真假兩心。風吹入我心中,心思不好不壞,所見一般,所以有了蘊藏的念頭。次生人在這種情況下,於是修養美好的品德,用心做好文章等待發展的時機。 點覺之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