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臉書貼文搜集了台灣街頭使用諧音梗的店家,好像又以南部的諧音疫情最為嚴重(笑)
到底台灣人到底為什麼這麼喜歡用諧音梗,從文案角度來說,怎樣才算是高明的諧音梗呢?
先說說喜歡用諧音梗的原因:
在華人文化裡,諧音常用在帶來好兆頭的吉祥話。像是「魚」與「餘」諧音的「年年有魚」,象徵富裕有餘。還有倒過來貼的春聯意味”到來”。諧音早已深植在我們的文化中,商家就用來創造吸引顧客的店名,希望生意能夠興隆發達。
台灣街頭會出現這麼多諧音梗的店名,我想是因為我們台灣人天性就是有點害羞、內心熱情卻又很有幽默感想要表現,帶點隱晦的諧音梗的幽默方式很適合我們。
在現今各種市場都處於爆炸性的飽和狀態,想要靠取名脫穎而出,好記的諧音梗確實是快速有效。使用諧音梗的名字通常更具趣味性和記憶點(用得好的話),容易讓顧客會心一笑,留下印象。
在台灣不只店名,廣告語、新聞、活動標語中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諧音梗,像是:大Fun送、咳不容緩、新手價到、優等升、最好選”哲”…,台灣算得上是諧音的狂熱份子。
那麼怎樣算是高明的諧音呢?
除了字面上的意思,還有另外一個意思,這兩個意思都和你要販售的主題相關,而且是好的寓意。
舉個栗子:
醫鞋中心(字面上說明了修鞋這個服務,和諧音”醫學中心”都強調出專業、權威)。
益身GYM(有益身心的健身房,和諧音”益生菌”都是對身體健康的)。
當然也有例外,念起來的意思跟販售的主題無關,但跟我們熟悉的東西相扣,讓人會心一笑,大部分我們在街上看到的也都是這種。
擊落名人系列:武越天(蹭天團流量來了)粥湯好(毫無違和感)
衝擊三觀系列:老王下麵(隔壁老王的…)、洗勒烘乾(這個…18禁)
可愛系列:專牛餃煎(放鬆一點吧老闆)愛烤愛對囉(哩洗勒烤啊)
記得嗎?
我們前面說到:要符合「雙關」的正面含義才是最高明的。
像“掌生穀粒”品牌的諧音命名就很棒,字面上的意思和念起來的諧音含義互相搭配,既傳達了胼手胝足種出的米糧,又有積極向上的精神。
諧音梗只是文案的一種創意方向,不要為了諧音而硬湊出爛梗來。當你想到一個諧音梗,除了考慮趣味性,更要思考能不能讓顧客在笑聲中看到你品牌傳達的精神。
你喜歡諧音梗嗎?你如果開店會想用什麼諧音的店名嗎?
hi 我是路易老闆,chizup! 甜點品牌創辦人,身兼設計師,廣告人,也是創業家。拿過SHOPLINE傑出品牌視覺獎、2022食力食創獎設計美學創新類二星獎,一日沒有創意和美食難以入眠。一心專注於研究會賺錢的小眾品牌,要幫助有創業夢想的朋友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