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面對多變新世界要學會歸零

    有一年大年初一,朋友們依慣例在我家聚會聊天,期間,有經營企業的朋友感慨現今像草莓般的年輕人,耐壓性太差,過於自我卻又沒有企圖心等等,在引起不少附和之餘,其實也有不同的反省之聲。

    我們會不會得了便宜又賣乖?畢竟我們成長的年代與現今的年輕人面對的時代大不相同。當年台灣工商業開始發展,工作機會很多,而且可以在較慢的步調中跟著企業一起成長學習,面臨到的競爭壓力與挑戰,與今天比起來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的確,時代變遷的速度真的是一天快過一天,曾經有一場國際論壇,有位著名的商學院院長說:「不是我看不清楚未來,而是未來變化太快了!」面對這猶如煞車壞掉失控火車般的時代,每個人壓力都很大,不只是我們自己,包括台灣其他年輕人、全世界的年輕人,甚至大企業家、世界各國政府領袖,無一不是焦慮地面對這令人「看不清楚」的未來。

    少一點規劃,多一點想法

        我們並不孤單,這是首先要體會的。

        同時,我們也無法期待別人,期待政府規劃好產業環境,期待企業訓練我們,我們必須覺悟到,我們就是自己等待的人,就是自己唯一可以期待與改變的對象。

        也因為誰也測不準未來,所以若我們初入社會就找到不錯的工作並且表現不錯,不要太得意,也許只是我們運氣好,趨勢或許隨時會改變,因此要謙虛一點,並且不斷把握學習的機會;相反的,若我們一再遭遇失敗挫折,也不要太沮喪,人生中「豬羊變色」的機會很多。

        在這個容易令人焦慮徬徨的時代中,我們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們要掌握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我們選擇要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選擇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機會。我們的抉擇,決定了我們的命運,我們關注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未來。

        而且,這個多元價值的時代,競爭雖然劇烈,但是機會也很多,不愁沒有發揮的舞台;也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是如何,所以或許我們可以少一點具體明確的目標或規劃,而要多一點想法。

        所謂想法就是一個意念,一種單純卻不容妥協的心願,也是念念不忘的夢想。

        夢想最好是抽象的,是向上向善的願景,夢想應該不是可以計劃的成就,不是經由管理手段可以達到的目標。

        這樣的夢想可以指引出一個方向,讓我們遭遇挫折或各種意外時,還可以滋生出不斷前進的勇氣,也不至於偏離我們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望。

    少一些舒適,多一些熱情

        不過,要確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夢想,有時是不太容易的。因為也許有許多事情我們似乎都喜歡、也有能力做得不錯,同時父母或長輩或老闆也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對你比較好」,因此我們就逐漸分不清楚什麼是夢想、什麼是目標了。我認為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是,當你聽到或看到某些前輩,在他們那個行業或領域的努力時,會很感動,這種感動,就是你夢想之所在。

        理智的規劃常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淹沒,而心願是種神祕的力量,會召喚出許多貴人與機緣,前來助我們一臂之力;而且我覺得具體的目標會形成生活的壓力,使我們充滿挫折,而夢想卻給予生命熱情,讓我們每天迫不及待地要面對新的機會。

        以前的時代,每一份工作的內容都很清楚,很固定,甚至從學校畢業進入一家公司,往往在同一個辦公室,跟同一群人做同樣的事,一直到退休。可是我們知道,這樣的時代早已經結束了,即使我們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內容與型態也會常常改變;甚至趨勢專家也指出,未來每個人一生的職業生涯中,至少會轉換四種不同的產業,不是同一種產業四家不同公司,而是不同的四種產業呢!

        因此,除了「終身學習」已變成生存的基本能力之外,我們在心態上也要做調整。在南美洲叢林有個部落,在每個人一生中,會有幾次探險朝聖的旅程,在上路之前必須燒掉自己所有的財產,並且離開熟悉的環境,向未知的目的地前進。他們透過這種習俗,強迫自己面對改變,並且捨棄過去的累積,重新開始。

        這個原住民部落的儀式,很值得處在當代文明中的我們效法。我們必須離開自己已經習慣的舒適環境,放下過去累積的成就,保持歸零的心態,謙虛,並且滿懷熱情地面對新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