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然都知道,現在社會強調多元共融、也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權益,但職場畢竟還是職場,終究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還有屬於各個企業的職場文化。(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台企有台企的,外商有外商的)這些職場經歷是無論你跨越哪個國家,歷經多少個職場,都會跟著你的。
已臨屆不惑,很明白自己已不再是當年的新鮮人,那種單純或熱情感也早已消退,觀察每間公司也幾乎每年都會迎來拼的一批生力軍,正如那句常被人掛在嘴邊的老生常談:『人就是來來去去,都很正常,你也要習慣。』估計是自己將這種離別看得過於深刻,才會總感到惋惜,但或許也正好是一場時間的洪流,去檢視自己這些年來的漂浮不安。
想起當年自己剛出社會時,恰好遇到了雷曼兄弟二次房貸的全球經濟蕭條,政府直接開出基本工資補助那一槍,第一代22K政策就此而生。直接衝擊了,第一線剛畢業的新鮮人,當時還不缺工,許多人也只能接受所謂的不景氣說法,信了政府、信了政策、信了流浪,豈知這是變相的低薪喊價開始。只慶幸自己已走過這樣的政策,一路打怪升級上來,這世界上也只有累積的實力、錢脈不會背叛你。
但為什麼過去那種的苦幹實幹型或者所謂的安靜離職已開始不復存在?
反而大眾開始逐漸懂得強調自己的聲音及主張大聲離職?不是因為變了,而是百分之80的所需,就是這樣的困境,也許不是齊頭式平等,但想要的也不過是份溫飽。
但所謂的大聲離職,其實也容易壞了自己往後的職涯路。如果大聲離職,是為了幾百元,那眼前的一爭,還真只是一口氣,也很可能影響未來的職涯,還真的要思考清楚。
別忘記狹路的相逢,有些雇主也會向前公司進行徵詢,如果權衡後利益不大,倒是可以省思是否要花這成本?
從網路上reels短影音看到,輝達董事長描述他找前雇主進行電梯簡報時,講得如此不好,卻最終獲得矽谷的天使投資,主要還是因為他在職場下,曾留得了好名聲。網上的各種匿名舒壓管道,反映著世代的怒吼,但說真的,即便匿名,但有些事就是那麼特定到並不匿名。這也只反映著不斷高漲的經營成本還有升溫的衝突,不僅企業在因應不同聲音,同時也在調整新的相處模式。
有些基礎的職場素養,無論主管還是你的同事,其實都會默默觀察。留個好名聲,還是很重要的,太有主張的呼求(倘若事實很難判定的情況),最終都容易帶來一種兩敗俱傷。個人所見是如果不是家財萬貫不用工作,還真別為了那點小利去說太多,職場上基本的營業秘密、個人道德操守保密義務,就彼此盡量尊重,換個位子思考或許很難,但是何嘗不是放過自己的糾結,換得一夜好眠。不看短線,看長線,如果投資也是這道理,那記得試著看一下長線的規劃,希望大家都能換得好眠,不心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