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經有朋友表示,他已經找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可以當作埋骨之所,當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很疲累的時候,只要想起死後可以埋到那個地方,就又可以振奮起來。這個地方,兼具想像與實際。

這個令人嚮往的世界,不管是精神世界還是實體空間,兩者應該有互為表裡相互影響之處。對於我來說,我喜歡波赫士所說的:「想像天堂是圖書館的形狀。」不過,我更貪心一些,我的天堂是許多好朋友都住在附近,而且有迷人的自然景致,家裡就是圖書館,當然,還有音樂,同時距離戲院與劇場也不遠。

我現在的住家進門玄關是一大幅圖片(類似餐廳介紹今日特餐的燈箱),拍攝的住家旁邊的山景與溪水,圖旁邊題著:「三更有夢當書枕,千里懷人月在峯」,這兩句話點出了「書、朋友、大自然」這三個元素,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重心。開門迎佳客,出門遊山水,閉門讀好書,乃人生三大樂事,常常會滿溢幸福感:「好山水、好遊伴、好情懷,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經常會套用一句咖啡痴的名言形容自己的行蹤:「我不是在家裡,就是在書店(荒野),不然,就是在前往書店(荒野)的途中。」

住在都市的人實在可憐,沒辦法感受到自然四季的變化,往往必須透過電視來告訴你:「大閘蟹的蟹黃大餐上桌了!」才知道秋天到了,或者靠百貨公司換季大拍賣或春裝上市的廣告來報訊,甚至對很多朋友來說,也許從每天一早起床,到地下室開車,然後停車在辦公大樓的地下停車場,一天24小時幾乎都處在空調的人造環境裡,對溫度、氣候的變化幾乎無法感覺出來。

記得有一個現代「童話」:

曾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的哲學家桑塔耶納,有一天上課時,見夕陽斜照入課堂內,突有所感,一手扔掉粉筆說:「我與陽光有約!」隨即步出教室,從此放棄人人稱羨的教職,悠遊於世。

可是,大部分的人,只能喟然歎道:「我與客戶有約!」然後就是守著小小的辦公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我們曾經擁有過的夢想,是否在現實中逐漸消逝?我們是否在忙碌的工作中,對每天的生活可能會輕忽掉?假如我們驚覺到每天的生活累積起來,事實上就是我們的生命時,會不會再重新審視自己是怎麼安排一天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停地忙碌,也許都是為了希望多賺點錢,讓生活過得更好。可是大多時候,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想到,如果我們少做一點事,少賺一點錢,可能反而活得更好,過得更快樂。

有人說,構成快樂有三個元素:有所作為,有所愛戀,有所期待。

在達到這些目標的過程中,是否有許多相知相惜的朋友相伴,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前提。但是很弔詭的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愈頻繁,反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愈大,往往朋友之間不是充滿了應酬式的寒暄,就是摻雜了許多利害機心的應對。

朋友的交往應該是一輩子的,可以一起瘋狂、一起做事,是相伴生活的人。

總覺得,擁有許多好朋友,是我們所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在這個我所熱愛的世界中,有許多交相認識幾十年的朋友,當塵世間所有的追求與努力都過去之後,彼此可以滿面皺紋,怡然相對,喝一壺粗茶,品一杯好酒,談一些閒話,享受經過沉澱的人生醇味。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學作品與作文不同,不能太重修辭與技巧,以免流於太匠氣或太滑,真誠反而不見了。比如對仗的句子,成語的使用,譬喻……這些技巧,一篇散文裡運用一次很棒,二次勉強還可以,用到三次看起來就很礙眼了,太做作而不自然。
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是要主動把心思轉移到比較開心的事情上,若是能夠提醒自己常常這麼做,就能把通往正向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大條,也就是會愈來愈容易提取。對了,我們無法主動遺忘不愉快的事,因為愈是努力要遺忘,往往就是把我們要忘記的事情再回憶一次,那麼通往那個記憶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大愈容易被提取。
 我們往往都會高估自己的記憶力,因為我們總是會記得一些東西,而記不住的東西就因為沒有被記住,所以對我們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我們也不覺得是被自己忘掉的,換句話說,我們有很好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卻完全沒有證據來呈現那些忘掉的,沒被記起來的事情,也就是沒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不好。     其實記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核心主題是減塑(planet vs plastics)倡議在2040年之前全球塑膠的產量能夠減少百分之六十,為下一代打造「零塑膠的未來」。 地球日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與地區都有民眾參與,十億人以上會在這一天為環境而行動,希望能藉由日常的節能減碳以及年度的核心主題,
文學作品與作文不同,不能太重修辭與技巧,以免流於太匠氣或太滑,真誠反而不見了。比如對仗的句子,成語的使用,譬喻……這些技巧,一篇散文裡運用一次很棒,二次勉強還可以,用到三次看起來就很礙眼了,太做作而不自然。
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是要主動把心思轉移到比較開心的事情上,若是能夠提醒自己常常這麼做,就能把通往正向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大條,也就是會愈來愈容易提取。對了,我們無法主動遺忘不愉快的事,因為愈是努力要遺忘,往往就是把我們要忘記的事情再回憶一次,那麼通往那個記憶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大愈容易被提取。
 我們往往都會高估自己的記憶力,因為我們總是會記得一些東西,而記不住的東西就因為沒有被記住,所以對我們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我們也不覺得是被自己忘掉的,換句話說,我們有很好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卻完全沒有證據來呈現那些忘掉的,沒被記起來的事情,也就是沒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不好。     其實記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核心主題是減塑(planet vs plastics)倡議在2040年之前全球塑膠的產量能夠減少百分之六十,為下一代打造「零塑膠的未來」。 地球日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與地區都有民眾參與,十億人以上會在這一天為環境而行動,希望能藉由日常的節能減碳以及年度的核心主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有朋友表示,他已經找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可以當作埋骨之所,當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很疲累的時候,只要想起死後可以埋到那個地方,就又可以振奮起來。這個地方,兼具想像與實際。 這個令人嚮往的世界,不管是精神世界還是實體空間,兩者應該有互為表裡相互影響之處。對於我來說,我喜歡波赫士所說的:「想像天堂是圖書
Thumbnail
城外的山丘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每當我想放鬆心情,我就會來到這裡,靠在那棵熟悉的、最高大的樹下,讓微風輕撫臉龐,眺望著底下的伊波利亞港。有時候,我會抬頭望望藍天和白雲,任由心思隨風飄散......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如標題,這可能會是我2024年聽到的,最美麗的話。 很久以前買了一本書:「當我們死後,靈魂去哪了?:死亡不可怕,靈媒大師的暖心臨終陪伴」。 這本書很棒的部分在於⋯⋯當我閱讀它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愛,這本書帶來的感受很飽合,想必作者是一位感情豐沛、狀態非常好的人,她叫Echo B
天使 在天堂吧 我在書中看過 一身潔白 在雲朵上 天堂 我所嚮往的 一個樂園 天堂 應該有吧 抬起頭 我望著一片片無瑕白雲 從這邊飄到那邊 除了雲和青空 似乎什麼都沒有 天堂 我相信有 看不到 並不代表不存在 只是要再等一等 也許就在 天空的某一隅 我仍不放棄尋找著 屬於我的 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作者同樣丟出了世俗無法造出的「理想世界」的概念,但留給讀者去決定,這到底是不是個「美好世界」?
Thumbnail
妳若覺得快樂,那絕對是重要的。當我們埋藏快樂時光,就等於告別那個最棒的自己。一個人可能會忘掉很多事物,但是那些時光會永遠留在心中。 前些日子趁著筆者生日之際,在博客來挑了同天出版的兩本書當作生日禮物,此時剛好春天出版社發行的《世界上最棒的地方就在這裡》與《真心話筆記本》這兩本小說的內容和封面(
Thumbnail
我知道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但請容許我在文字的世界裡產生。
Thumbnail
選擇理論提到人腦海中存在的「理想世界」,理想世界伴隨我們的一生,人們把自己最珍惜的事物放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主要是和我們關係密切的人,引以為傲的東西,信仰,人生價值等。我們每個人努力工作和生活,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理想世界成為現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有朋友表示,他已經找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可以當作埋骨之所,當平常工作壓力很大很疲累的時候,只要想起死後可以埋到那個地方,就又可以振奮起來。這個地方,兼具想像與實際。 這個令人嚮往的世界,不管是精神世界還是實體空間,兩者應該有互為表裡相互影響之處。對於我來說,我喜歡波赫士所說的:「想像天堂是圖書
Thumbnail
城外的山丘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每當我想放鬆心情,我就會來到這裡,靠在那棵熟悉的、最高大的樹下,讓微風輕撫臉龐,眺望著底下的伊波利亞港。有時候,我會抬頭望望藍天和白雲,任由心思隨風飄散......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如標題,這可能會是我2024年聽到的,最美麗的話。 很久以前買了一本書:「當我們死後,靈魂去哪了?:死亡不可怕,靈媒大師的暖心臨終陪伴」。 這本書很棒的部分在於⋯⋯當我閱讀它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溫暖與愛,這本書帶來的感受很飽合,想必作者是一位感情豐沛、狀態非常好的人,她叫Echo B
天使 在天堂吧 我在書中看過 一身潔白 在雲朵上 天堂 我所嚮往的 一個樂園 天堂 應該有吧 抬起頭 我望著一片片無瑕白雲 從這邊飄到那邊 除了雲和青空 似乎什麼都沒有 天堂 我相信有 看不到 並不代表不存在 只是要再等一等 也許就在 天空的某一隅 我仍不放棄尋找著 屬於我的 新天堂樂園
Thumbnail
作者同樣丟出了世俗無法造出的「理想世界」的概念,但留給讀者去決定,這到底是不是個「美好世界」?
Thumbnail
妳若覺得快樂,那絕對是重要的。當我們埋藏快樂時光,就等於告別那個最棒的自己。一個人可能會忘掉很多事物,但是那些時光會永遠留在心中。 前些日子趁著筆者生日之際,在博客來挑了同天出版的兩本書當作生日禮物,此時剛好春天出版社發行的《世界上最棒的地方就在這裡》與《真心話筆記本》這兩本小說的內容和封面(
Thumbnail
我知道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但請容許我在文字的世界裡產生。
Thumbnail
選擇理論提到人腦海中存在的「理想世界」,理想世界伴隨我們的一生,人們把自己最珍惜的事物放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主要是和我們關係密切的人,引以為傲的東西,信仰,人生價值等。我們每個人努力工作和生活,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理想世界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