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和選擇性記憶是大自然使人可以繼續活下去的重要機制

遺忘和選擇性記憶是大自然使人可以繼續活下去的重要機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是要主動把心思轉移到比較開心的事情上,若是能夠提醒自己常常這麼做,就能把通往正向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大條,也就是會愈來愈容易提取。對了,我們無法主動遺忘不愉快的事,因為愈是努力要遺忘,往往就是把我們要忘記的事情再回憶一次,那麼通往那個記憶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大愈容易被提取。所以要訣不是刻意去遺忘,而是主動想其他快樂的事。

    第二個可以讓自己常保正面心情的方法就是去運動。因為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血清素跟正腎上腺素。這些都是會讓我們情緒變好的賀爾蒙。

    有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大多數人年齡愈大會愈快樂,主要原因是選擇性的遺忘,這應該可以算是年長者的智慧。換句話說,我們無法控制過去發生在自己人生裡的事情,但是我們卻能夠聰明的將那些不幸慢慢地淡忘掉,細節愈來愈模糊,也不再去回想了;或者用另外非常正面的角度來重新詮釋那些事。

    當然,大腦這種能力並不只有年長者擁有,各年齡層的人在面對太大的痛苦或屈辱時,有些人的大腦也能發揮這種自我保護的功能。

    學者這麼解釋大腦這種「特異功能」,在我們四十多歲時,記得職場上犯過的所有錯誤是有好處的,因為這可以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但是到了九十多歲,最好是全都忘了,因為記得那些事只是徒然增添心煩;就像中年時必須知道那個人是會背後暗算你的小人,但是到了老年時忘了早年的仇人其實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這種自我保護的大腦功能,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同,有些人,或者有些民族,比其他人更能夠記住痛苦,但是懂得遺忘痛苦,只保留美好記憶的人,比較能夠有幸福且平靜的心寧。

    如果有一本筆記本,只要在上面寫下任何想忘掉的事情,記憶就從此消失,該會是多好?

    但是這種魔法只能存在小說跟電影裡,在現實生活中,假如我們提醒自己該忘記某件事某個人,其實只會讓自己更容易想起來。

    遺忘和選擇性記憶是大自然使人可以繼續活下去的重要機制,我們選擇對我們重要的東西去注意,同時也忘記使自己痛苦的事。

    遺忘也有很大的優點,對一些美好的事物,彷彿初次相遇,可以重新再享受最初的心動。

    對許多人而言,記憶不只是個人所擁有的,家人跟朋友,是與我們擁有共同回憶的人,對於美好的經驗,也唯有跟所愛的人一起分享才有意義。因此,當共享這些記憶的人已經不在,往往這些美好的記憶就變成了負擔,作者引用了荷蘭作家彤德在「遺忘的小書」這本書中的致謝詞:「記憶很少帶來慰藉,因為它提醒我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是的,遺忘對我們的人生而言,或許是一種慰藉。

raw-image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