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和選擇性記憶是大自然使人可以繼續活下去的重要機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抗負面情緒首先是要主動把心思轉移到比較開心的事情上,若是能夠提醒自己常常這麼做,就能把通往正向的神經迴路變得比較大條,也就是會愈來愈容易提取。對了,我們無法主動遺忘不愉快的事,因為愈是努力要遺忘,往往就是把我們要忘記的事情再回憶一次,那麼通往那個記憶的神經迴路就會愈大愈容易被提取。所以要訣不是刻意去遺忘,而是主動想其他快樂的事。

    第二個可以讓自己常保正面心情的方法就是去運動。因為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血清素跟正腎上腺素。這些都是會讓我們情緒變好的賀爾蒙。

    有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大多數人年齡愈大會愈快樂,主要原因是選擇性的遺忘,這應該可以算是年長者的智慧。換句話說,我們無法控制過去發生在自己人生裡的事情,但是我們卻能夠聰明的將那些不幸慢慢地淡忘掉,細節愈來愈模糊,也不再去回想了;或者用另外非常正面的角度來重新詮釋那些事。

    當然,大腦這種能力並不只有年長者擁有,各年齡層的人在面對太大的痛苦或屈辱時,有些人的大腦也能發揮這種自我保護的功能。

    學者這麼解釋大腦這種「特異功能」,在我們四十多歲時,記得職場上犯過的所有錯誤是有好處的,因為這可以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但是到了九十多歲,最好是全都忘了,因為記得那些事只是徒然增添心煩;就像中年時必須知道那個人是會背後暗算你的小人,但是到了老年時忘了早年的仇人其實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這種自我保護的大腦功能,在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強度不同,有些人,或者有些民族,比其他人更能夠記住痛苦,但是懂得遺忘痛苦,只保留美好記憶的人,比較能夠有幸福且平靜的心寧。

    如果有一本筆記本,只要在上面寫下任何想忘掉的事情,記憶就從此消失,該會是多好?

    但是這種魔法只能存在小說跟電影裡,在現實生活中,假如我們提醒自己該忘記某件事某個人,其實只會讓自己更容易想起來。

    遺忘和選擇性記憶是大自然使人可以繼續活下去的重要機制,我們選擇對我們重要的東西去注意,同時也忘記使自己痛苦的事。

    遺忘也有很大的優點,對一些美好的事物,彷彿初次相遇,可以重新再享受最初的心動。

    對許多人而言,記憶不只是個人所擁有的,家人跟朋友,是與我們擁有共同回憶的人,對於美好的經驗,也唯有跟所愛的人一起分享才有意義。因此,當共享這些記憶的人已經不在,往往這些美好的記憶就變成了負擔,作者引用了荷蘭作家彤德在「遺忘的小書」這本書中的致謝詞:「記憶很少帶來慰藉,因為它提醒我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是的,遺忘對我們的人生而言,或許是一種慰藉。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往往都會高估自己的記憶力,因為我們總是會記得一些東西,而記不住的東西就因為沒有被記住,所以對我們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我們也不覺得是被自己忘掉的,換句話說,我們有很好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卻完全沒有證據來呈現那些忘掉的,沒被記起來的事情,也就是沒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不好。     其實記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核心主題是減塑(planet vs plastics)倡議在2040年之前全球塑膠的產量能夠減少百分之六十,為下一代打造「零塑膠的未來」。 地球日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與地區都有民眾參與,十億人以上會在這一天為環境而行動,希望能藉由日常的節能減碳以及年度的核心主題,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今天很開心到荒野高雄分會的第13期解說員訓練上課。這是中斷10年的訓練重啟,非常期盼明年能繼續到高雄與14期的伙伴相見。     雖然卸任荒野理事長已近二十年,但是荒野的志工群組邀請,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答應。    
     我們往往都會高估自己的記憶力,因為我們總是會記得一些東西,而記不住的東西就因為沒有被記住,所以對我們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我們也不覺得是被自己忘掉的,換句話說,我們有很好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卻完全沒有證據來呈現那些忘掉的,沒被記起來的事情,也就是沒證據證明自己的記憶力不好。     其實記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核心主題是減塑(planet vs plastics)倡議在2040年之前全球塑膠的產量能夠減少百分之六十,為下一代打造「零塑膠的未來」。 地球日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與地區都有民眾參與,十億人以上會在這一天為環境而行動,希望能藉由日常的節能減碳以及年度的核心主題,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今天很開心到荒野高雄分會的第13期解說員訓練上課。這是中斷10年的訓練重啟,非常期盼明年能繼續到高雄與14期的伙伴相見。     雖然卸任荒野理事長已近二十年,但是荒野的志工群組邀請,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答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身心健康相互影響,心情愉悅時身體會釋放出正向能量,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保持心情平和,樂觀正向的態度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透過運動、冥想、聆聽音樂等方式來保持心情愉悅,學會放鬆自己,遠離壓力和負面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人為了生存,大腦會試圖記住不愉快的經驗,從中學習,避免相同的事情再次發生。這是一個很有用的機制,但是對現代人來說,在這迅速翻轉的世界,充滿各種煩惱、慾望的世界,這樣的機制造成我們腦袋充滿著負面回憶,各種的不開心、精神問題,時常發生。 我也是這樣的,小時候的的爭吵、上學時的不愉快、出國時的憂鬱、工作
    Thumbnail
    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記憶會持續修正,同時也會影響思維模式。如何確認記憶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思考與記憶對於人的生活和挑戰都有深遠的影響。持續從好的經驗中學習,有助於積極的思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情緒如何影響人,擺脫負面情緒有四種練習:感恩、幽默、保持希望和理性關懷。透過這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身心健康,降低負面情緒對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本書根據心理學、神經生物學扭轉我們對遺忘的迷思,也破除了對遺忘的焦慮恐懼;理解「記憶」和「遺忘」的和諧運作如何讓我們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健康。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身心健康相互影響,心情愉悅時身體會釋放出正向能量,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保持心情平和,樂觀正向的態度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透過運動、冥想、聆聽音樂等方式來保持心情愉悅,學會放鬆自己,遠離壓力和負面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人為了生存,大腦會試圖記住不愉快的經驗,從中學習,避免相同的事情再次發生。這是一個很有用的機制,但是對現代人來說,在這迅速翻轉的世界,充滿各種煩惱、慾望的世界,這樣的機制造成我們腦袋充滿著負面回憶,各種的不開心、精神問題,時常發生。 我也是這樣的,小時候的的爭吵、上學時的不愉快、出國時的憂鬱、工作
    Thumbnail
    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記憶會持續修正,同時也會影響思維模式。如何確認記憶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思考與記憶對於人的生活和挑戰都有深遠的影響。持續從好的經驗中學習,有助於積極的思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天整理一點點環境和自己,就能越來越靠近理想的自己和生活。從身邊親近的人開始練習對「已讀不回」的在意,可能是在忙,可能是對議題沒興趣,可能是不那麼緊急重要所以晚一點回但忘記了,總之,只要是秉著分享好事的心情,別人是否回應就不需要太在乎,穩定內心很重要,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有無謂的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