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拿掉歌功頌德強人統治者的光環,再拿掉權貴階級享受特權的一生,單就一個人的生命紀錄來重新回看蔣經國,回看他所留下的四十多年日記,真的具備太多可以成為影視創作的材料了,可寫實可虛構的,令人唏噓的一生。

歷史重要性先提,蔣介石寫了五十多年的日記(1915-1972),蔣經國寫了四十多年的日記(1937-1979),這不是偶然,而是自命為強人的鍛鍊罷,而一生未違父命的蔣經國,也遵從之。

2005年,兩蔣日記及其他文物運到美國,緣由蔣經國兒媳蔣方智怡將兩蔣日記提供予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保管,授權該所提供文件副本給有興趣的學者。

可是沒有想到大家都對民國、冷戰、中美或其他研究興趣而出借,成為胡佛檔案館熱門關鍵搜尋,是館內調閱次數最多的史料。與此同時,蔣家家族成員對所有權產生爭議,因此分別就日記與其他文物進行了臺美長達十多年的訴訟,最後圓滿和解達成協議:兩蔣日記鈔本與影印本、家書、手稿、函電、隨扈日記、總統親批文件及外交電文與微縮膠捲等家屬同意捐贈國史館,使兩蔣文物完整保存在國史館,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仍有兩蔣日記影本供調閱研究。

2023年,兩蔣日記及其他文物運回國史館,好似新的篇章中於能夠翻頁,日記成為台灣民主化時代的重要資產,眾人可翻閱查看的假設,不曉得存不存於兩蔣的心中呢?無論如何,兩蔣日記也已經陸續出版成冊,公開而給予世人公評的機會了。

作者黃秀錦是資深媒體工作者,資料對照與考據的功力深厚,憑藉著白紙黑字的交叉比對,從兩蔣及其輻射出的人物關係中,得出人格養成的軌跡,雖然書中是以愛情軌跡為題,但不如說是:論有毒的父子關係對孩童人格養成之影響。

我可以明白黃秀錦總在篇章之間流露出對蔣經國的同情,對蔣方良的不捨,以及對眾多未出現在正史的女子生命的正視,這非文史工作者的研究路術,卻是我等讀者最容易理解與感受的人物專題,從親情、愛情,家庭看見蔣經國身為凡人的一面。

每段日記其實都顯示著他有血有淚的人生。更能顯示他的敏感和同情弱者性格。

以前稱野史,指的是未經過官方證實的紀錄,但這些口述歷史與日記,就真的能成為可信的資料嗎?黃秀錦明白指出了不可靠的證據,有意義的消失了:在某些關鍵時刻,日記被人為撕去了,究竟是當事人還是後人所作,雖不可考,但遺失反而證明了這些重要的時刻發生不能被知道的事:蔣經國與章亞若之間的關係。

若要說沒有八卦之心,也太虛假,眾人就是想知道:

  • 蔣經國與章亞若之間的外遇關係是真心還是遭設計?
  • 章亞若到底是不是被蔣中正派人暗殺?
  • 蔣萬安之父蔣孝嚴是不是蔣家後代?

幸好,還有許多口述歷史也留下來備查,查下來究竟是真心還是假意,蔣家門外有多少難為外人道的秘辛,不粉飾也不扒糞的,至少能讀出寫作者的道德良心,持平而論的記下能補遺的生命片段,回到人性的出發點,窺探註定無法成為平凡人的蔣經國,及無法平凡度日的離奇遭遇。

番外篇,《我的父親郭禮伯》,提到郭禮伯病危前夕口述說出了「雙胞胎可能是我的」,並且記載了與蔣日記中吻合的關鍵時刻。

蔣介石在這本書,終於成為配角,做為一個糟糕透頂的父親與丈夫,好女色已不是新聞,重點是犧牲多少無辜女性成就他的國家大業?

番外篇,蔣中正曾娶過的十五歲少女陳潔如,七年後被流放至美國(為了要娶宋美齡),後返中國,中國淪陷後被接應至香港定居終老,期間曾打稿準備在美國出版的《陳潔如回憶錄》,被蔣阻止,三十年後,卻攔不住的在美國與台灣出版。

我刷新了對這些民國人物的觀感:革命是把妹的最棒理由。

多少純情少女被革命父親的洨以大義埋葬了一生,母親毛福梅跟後媽陳潔如,都是蔣經國生命裡學會背叛與混亂價值觀的開始,回憶裡對母親的思念與悲憤,能向父親發洩嗎?不能,因為這些坎坷童年際遇是父親造成的。

我似乎可以想像蔣經國毅然選擇到蘇聯學習革命的隱藏動機,即使政治情勢使然,蔣經國曾公開批鬥蔣介石,被史達林當作人質運用,待了十二年,而又因政治情勢使然,才回到中國,父子恩怨彷彿一筆勾銷而同心協力打造蔣家政權。

但在蘇維埃娶妻生子一起度過艱困歲月的枕邊人芬娜,其實才是更應該被歷史記下的人,那幾乎無聲的存在,卻是蔣政權最後的見證人。2004年八十八歲辭世,比2003年106歲辭世的蔣宋美齡多活了一年,但一輩子都無福享有蔣夫人的尊稱。

這無權也無力被關在七海官邸悶出躁鬱症的西伯利亞老太太,還不能被尊稱為蔣夫人的蔣方良女士,先生離世,三個未走正路的兒子們也接連在壯年罹癌或猝死,她晚年還有什麼可寄望,只告訴媳婦要長眠在蔣經國墓旁,卻連此為一心願都不可得,僅成為一個小方盒,收納了她火化後遙遠而漫長的一生,默默落在蔣經國陵寢旁,與君長伴。

這本書對讀者來說,很好看的地方在於兩蔣身邊默默存在的女性被辨識與肯認下來,特別是一度被抹去存在的陳潔如與章亞若,需要更被知曉的毛福梅與芬娜,以及確實存在的人性考驗,太子爺的人生不是他選的,但留下跡近真實心聲的日記可能是他唯一能選的,那些被毛筆塗掉、被撕掉的殘頁,究竟是什麼字句未可知,可是隨著兩蔣日記的公開,足以慰藉的,應該是這些為了復國大業而犧牲人生的人們,終能透過文字的紀錄而活了下來,活得像蔣經國所記憶的如此。

記憶不是真相,也不是唯一,但記憶是蔣將國日記希望留下來的印記,這點倒是無可置疑。隨著日記的公諸於世,時代的確翻開新的一章了。

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揭密強人世界裡的夫妻、親子、情史等獨特生命篇章

黃秀錦|時報出版|2024

raw-image








avatar-img
37會員
134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被村上春樹拯救過的世界】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嗎,一個全台灣文藝青年都很熟悉的村上春樹明珠體,就這麼明目張揚的寫著用著,我無所謂喔,無論怎樣都可以喔,我也不太明白,但只要故事有趣就可以了。 直到整本讀完之後,有一種很奇妙的違和感,一種漸漸被說服的理解是:被理解的建構是從何而來的,而那些建
【給自己的終活筆記本】 鍾灼輝作為最接近死亡的人之一,他透過這本終活手冊想談的是:用活著的時間,為終點做好想要的準備,你不能選擇出生,但你可以選擇從容的從人生退場,以你想要的方式,這是你活過的證明。 鍾灼輝:「瀕死經驗之後,我對時間的觀念完全改變了,深刻理解時間才是生命中唯一無價的資
三十歲時,擔憂想著四十歲,四十歲時,恐懼想著五十歲,而抵達每個階段時,都跟心中擔憂煩惱期望的完全不同,你也是這樣的嗎?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而我們抵達了哪個階段的自己,都是剛好而已。 「人生其實沒有早到也沒有晚到的問題,只要換個角度,一切都是剛剛好。」 千秋陶坊創辦人,陶藝家林永勝繼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老實說,這是一本會讓我猶豫要不要看完的小說......因為我怕穢傳染啊! 但看完後,鬆了一口氣,而且覺得一定要推薦這本書給新竹廣大的新居民、剛搬到新居所的居民、剛買房子的居民......不是壞心,而是這本小說,談的根本是都市發展與地方創生的田野紀錄專題,只要拿掉怪談就可以了。 我是倒過來認識小野
葛瑞琴・魯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我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當時的我正值工作轉換期,急需閱讀換氣,幫助自己走出自我懷疑跟自我否定的一年。 過了很多很多年的現在,她仍持續產出也持續暢銷,而我再次走到一個急需閱讀換氣的階段,我決定再次找她當我人生中途的領隊。 真的是沒有找錯,這本書再次帶領我走向Be
【被村上春樹拯救過的世界】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嗎,一個全台灣文藝青年都很熟悉的村上春樹明珠體,就這麼明目張揚的寫著用著,我無所謂喔,無論怎樣都可以喔,我也不太明白,但只要故事有趣就可以了。 直到整本讀完之後,有一種很奇妙的違和感,一種漸漸被說服的理解是:被理解的建構是從何而來的,而那些建
【給自己的終活筆記本】 鍾灼輝作為最接近死亡的人之一,他透過這本終活手冊想談的是:用活著的時間,為終點做好想要的準備,你不能選擇出生,但你可以選擇從容的從人生退場,以你想要的方式,這是你活過的證明。 鍾灼輝:「瀕死經驗之後,我對時間的觀念完全改變了,深刻理解時間才是生命中唯一無價的資
三十歲時,擔憂想著四十歲,四十歲時,恐懼想著五十歲,而抵達每個階段時,都跟心中擔憂煩惱期望的完全不同,你也是這樣的嗎?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而我們抵達了哪個階段的自己,都是剛好而已。 「人生其實沒有早到也沒有晚到的問題,只要換個角度,一切都是剛剛好。」 千秋陶坊創辦人,陶藝家林永勝繼
這本書,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集體合作、世代交棒、以及無數個人意志撐持,並接受沒有所謂完美,才有抵達可能。 每個人都有啟蒙的時刻,於我,紀錄片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徑,《貢寮,你好嗎》也在我年輕歲月留下了痕跡,而我帶著這些痕跡入了社會,上了班,沒有幾年,台灣發生一連串影響著我輩世代很深很重的事件,至今不
老實說,這是一本會讓我猶豫要不要看完的小說......因為我怕穢傳染啊! 但看完後,鬆了一口氣,而且覺得一定要推薦這本書給新竹廣大的新居民、剛搬到新居所的居民、剛買房子的居民......不是壞心,而是這本小說,談的根本是都市發展與地方創生的田野紀錄專題,只要拿掉怪談就可以了。 我是倒過來認識小野
葛瑞琴・魯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我過得還不錯的一年》,當時的我正值工作轉換期,急需閱讀換氣,幫助自己走出自我懷疑跟自我否定的一年。 過了很多很多年的現在,她仍持續產出也持續暢銷,而我再次走到一個急需閱讀換氣的階段,我決定再次找她當我人生中途的領隊。 真的是沒有找錯,這本書再次帶領我走向B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蔣經國大事日記(一九八一)顯示了蔣經國對形象關注,反映了當時政治和社會結構的獨特特徵。書中記錄了蔣經國經常前往圓山飯店理髮的情況,這一點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這顯示蔣經國對於自己形象的重視,以及當時政壇的特殊氣氛。文章通過對大事日記中的細節解讀,試圖探究蔣經國理髮的心理動因。
以下是我對蔣公日記的剖析,謹以此文紀念蔣公—— 我將分散在日記各處的蔣公之言分類排序,以此說明蔣公的人格全面涵蓋天地高度、人性深度、日常密度和天下廣度(望諸位同仁效法蔣公修身之道,以立光復民國之本)。 我根據對天人關系的研究,分蔣公之言為天地高度、人性深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Thumbnail
「他們罵蔣經國罵得很凶,布幔上寫的是『蔣家暴政必亡』之類的話,在那個年代他們敢那麼大膽激進,其他團體好像也就沒什麼好怕的!」八○年代中期,黨外活動的場子都看得到錫安山新約教會,且走得更前,罵得更凶,布條上怵目驚心的紅字詛咒蔣經國,痛訴他是「賣國賊」,要拔除蔣家毒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歷經十年纏訟,五十九箱暫存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的「兩蔣日記」等文物原件,已於二零二三年九月十四日重返台灣。適逢十月三十一日蔣中正冥誕,《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回憶的文章,描述作者在學生時期的一些點滴回憶和情感。文章充滿了對過去時光的回味和感慨。作者表達了對那段回憶的感謝以及對曾經陪伴過自己的人的祝福。
Thumbnail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蔣經國大事日記(一九八一)顯示了蔣經國對形象關注,反映了當時政治和社會結構的獨特特徵。書中記錄了蔣經國經常前往圓山飯店理髮的情況,這一點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這顯示蔣經國對於自己形象的重視,以及當時政壇的特殊氣氛。文章通過對大事日記中的細節解讀,試圖探究蔣經國理髮的心理動因。
以下是我對蔣公日記的剖析,謹以此文紀念蔣公—— 我將分散在日記各處的蔣公之言分類排序,以此說明蔣公的人格全面涵蓋天地高度、人性深度、日常密度和天下廣度(望諸位同仁效法蔣公修身之道,以立光復民國之本)。 我根據對天人關系的研究,分蔣公之言為天地高度、人性深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Thumbnail
「他們罵蔣經國罵得很凶,布幔上寫的是『蔣家暴政必亡』之類的話,在那個年代他們敢那麼大膽激進,其他團體好像也就沒什麼好怕的!」八○年代中期,黨外活動的場子都看得到錫安山新約教會,且走得更前,罵得更凶,布條上怵目驚心的紅字詛咒蔣經國,痛訴他是「賣國賊」,要拔除蔣家毒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歷經十年纏訟,五十九箱暫存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的「兩蔣日記」等文物原件,已於二零二三年九月十四日重返台灣。適逢十月三十一日蔣中正冥誕,《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