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慈悲 龍德上師:怎麼成為菩薩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

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

第一、「憐憫相」

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

第二、「愛語相」

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會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第三、「勇健相」

菩薩行者為了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

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困難、難完成的,有的人聽到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 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來了,都不退卻,直下承擔。

第四、「開手相」

菩薩悲願深重,以「財慧(資財、智慧)」普攝一切,以「行布施」以濟貧拔苦。菩薩會行布施救度一切的貧匱眾生。

菩薩悲願以資財、智慧普攝一切。眾生有什麼需求,需要資財,給你資財上的幫助;需要善法、需要正法,以佛法的妙智慧來幫助他解脫種種的痛苦。

「菩薩以廣設善巧方便,普利有情。」一切的有情眾生接觸菩薩,就是有得不完的好處,無論是資財上或是智慧正法上,或事情過不了關,菩薩給你講一下、點一下、指導一下,馬上就開竅,馬上又過得了關,又是一個新局面,這叫「開手相」。

第五、「釋義相」

解釋義理的「釋義」。菩薩為了度眾生,首先「施無礙辯」,把無礙辯才布施出來利益有情,得先「有」無礙辯,再來「施」無礙辯。

「無礙辯」怎麼修?「語業」短時間沒有辦法講得很微細,主要就是少亂講話,少講錯誤的話,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少亂講多誦經,或多印佛經善書。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尊貴 龍德上師為佛教史上首位榮獲北京 雍和宮第一大活佛-格西──嘉木揚‧圖布丹活佛和薩迦察派法座持有者──究給企千法王的雙重認證,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位受到藏傳佛教格魯派、薩迦派法王雙重認證的漢族仁波切。觀音山法藏YouTube及Facebook每週直播—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顯密經典開示、佛法教學、殊勝法會及共修課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