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1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感


球友夫妻十來天沒出現,今天早早就出現在球場,用力的相互擊球,問他們是不是回台南了,答"是”的同時,先生接著說:「對啊,孫子剃度,特別回台南去觀禮。」我一時沒意識到聽到了什麼?先生與我同齡,我心想:他孫子那麼大了嗎?(心中一直以為成年後才會有剃度的儀軌。)「你孫子多大了?」「六年級……」「六年級?是因為高僧轉世,從小就顯示出對佛法的興趣嗎?」球友欲言還休,有點意興闌珊的,似乎不想多談,我也就未再開口了。


她老婆有事先走,我邀他對打了一會,原來他這個孩子從小就上僧侶興辦的幼稚園,然後進入僧侶與辦的國小,學校的辦學極認真,功課與一般無異,只是多了一些佛教經典與儀軌的課程,學生在學校倍受珍愛,裡面有諸多的義工和僧侶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因此他很喜歡那兒的環境和生活……。坐下來休息時,球友又提到「他妹妹現在三年級,到了六年級也準備剃度……」他父母都是佛教徒,也都長期供養僧侶—每月直接從薪水扣款—,全家吃素,此次剃度也是父母都同意才有可能,言中似乎滿是不解和不捨。「(孫子的)父母都是醫生,我女婿任職台南的醫院,女兒自己也在台南開中醫診所……,他小時你還見過,我曾騎著單車載他去體育場的桌球室,還跟你打過球……父母如果忙,我們幫忙帶也沒關係……。唉,毎個人都有自己的課業待完成,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盡力管好自己就夠了……他在裡面很快樂,也很安全,照顧他們的許多都是老人家,把所有的愛和關心都給了他們,怕的是保護太好,碰到逆境或委屈,也不知道有沒有能力承受……。」


我陪著也坐了好一會,聽他訴說了好一陣,也不知道怎麼安慰他。總之,好像說什麼都不太對,因此大多是聽,是找個話題讓他說說自己的看法。離開時,回頭看了一眼,他還在那兒呆坐著……。


國小生剃度?還在思索如何看待此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