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冰與火之歌前傳 血火同源》征服者為什麼要征服?

這部寫實奇幻經典,分上下兩冊。《冰與火之歌》的世界極為浩大,目前五部小說,作者喬治RR馬丁年過七十,原本計劃以七部來完成,直至現下似乎由於身體因素停滯,在故事迷間成為有生之年難以看到結局的故事,其他還有八部影集、前傳小說《七王國的騎士》等篇章(也有影視化的安排),皆動盪人心不落俗套(如果粉絲不承認影集第八部),本作用宏偉的史學家筆法描寫各種聳動燦爛的故事,故事與光譜上JK羅琳《哈利波特》和奇幻始祖托爾金《魔戒》不同,馬丁在架空大陸下的類中世紀君主封建社會,人們透過彼此廝殺與結盟,煉蠱出離奇珍稀的人性故事。如果你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它,它也會用超越小說架構的規格回饋你。這部下冊正是HBO GO上風靡一時的影集改編,本篇大概以上冊為主。

我得指出,史學家筆法並不通俗,有時候可能會看到作者模擬史學家的玩笑或諷刺隱含在字裡行間,你會覺得「到底在寫什麼?」好像司馬遷寫史記一樣隱瞞皇帝他的真心想法、皇帝對小嘍嘍的掌管也有其極限,這是閱讀本作時的樂趣,也是影視改編難以引用的優勢,史學家有基本的「中立」傾向,某人說什麼世上發生什麼他總得「如實」記錄,但他無法掩蓋自己本身的培養或成長時種下的價值觀,他與統治者都是凡人,猜測這個部份真實之後的真實,是人們對現實與理想的渴望,過程別有一番風味。

世界起點由古老種族瓦雷利亞人,這個種族中的坦格利安家族擁有御龍的能力,某天火山爆發性質的災難造成瓦雷利亞毀滅,倖存的御龍人伊耿轉而前往維斯特洛大陸,然後將大陸境內各自為王的家族居民一統江湖。說到這個世界裡的龍,是像核彈一樣的存在,稀有且能毀城滅邦,但牠不是無敵的。如果幾顆核彈能讓一個國家統治世界,那宗教、種族跟文化就沒著墨的必要。這部的一個看點就是社會裡人性的貪嗔痴,你會看到君王因為近親通婚及宗教因素被市井小民唾棄、民不聊生結黨營私釀成貴族團滅危機,也可以偶爾想像一下北方凜冽的天氣和遠古時期的海怪,種種因素都是房子架構,人性的表現是住戶靈魂。

回到文章的題目,伊耿.坦格利安用三條火龍達成統一大陸的壯舉,故事中各種歌謠與宗教加冕讓他的成王變得命定,讓他的名字就像真實國家歷史上的命名一樣,在重複的名字冠上「征服者」的綽號,但一如既往史家沒有告訴你伊耿為什麼要征服,我無法不想到幾乎歷史上所有侵略者都會宣傳他們要和平,這個啟示是很棒的警醒,看完後我想這位「征服者」或許叫「侵略者」比較貼切,然而這個演繹就像前傳影集中首相科利斯說的

「歷史不會記得血脈,只會記得名字」


先別論征服者或是侵略者,這場戰爭仍然影響長達百年,我覺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大陸南境冬恩的馬泰爾家族,地處大陸炎熱地帶,民族性彪悍偏執,坦格利安家族的侵略可說是隨著一條龍戰死於此而終止,與馬泰爾家族的恩怨因此根深蒂固,同時為了和平而促成的聯姻衍生之後的本傳故事。這讓我想到平時網路鬥嘴筆戰,擴大到立法院會上的拳腳相向,都會嚷著「是他先的」,慶幸這本書我們可以當作故事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可能是一輩子的命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一直延續這個思考與討論的能量。


回頭看冬恩的情況,家族長在逝去後抵抗落幕,將一封信留給伊耿,伊耿在王座上看完心情激動久久不能平復隨後征服作罷,但我們卻都不知道發生什麼。這也是這個故事所向披靡的特色,馬丁擅長用這種吊人胃口的坑吸引讀者,是伊耿的妹妹前往冬恩殞落前發生什麼動人肺腑的故事嗎?不過某些已無法追憶,各種如「殘酷梅葛」、「血龍狂舞」等歷史事件仍會發生,珍貴的是遺留下來的思考。馬丁或許埋下許多成人世界的陰暗險惡,但我想這個安排是告訴我們連自己都不能免除貪嗔痴,論及這個部分比例上無人倖免,如果要我為坦格利安在維斯特洛大陸與馬泰爾的對抗下註腳,我會覺得馬泰爾家族長的堅持其實給整個族群一個很棒的支持,但重點不是馬丁的想法也不是我的想法,重點是你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記錄有感的閱讀體會,期待能送禮自用
內容總結
龍族前傳
4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