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本韓國作者寫的書,憤怒日記。書中作者孫秀賢是一位公司代表,講述了他從軟爛人生到奮發向上的心路歷程。作者從小家境不錯,父母有穩定收入,上了大學也不用背學貸、打工賺取生活費。但作者從小就是個好寶寶,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大學竟讀到被退學。在和大學時女友分手後,由於想要挽回戀情因此接觸了戀愛諮商師,察覺到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興趣。深知自己的學經歷都無法勝任這份工作,因此發奮圖強,開啟自律的生活。
不過,他在堅持自律的生活中,擁有自己的想法,並沒有遵照著其他人的成功方程式,反而摸索出自己的人生之道。
本書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是“找回人生的主導權”,一開始的他,每天都會寫感恩日記,這是很多書上會教導的對吧!他發現到,在寫感恩日記的過程中,他只是不斷的原諒自己;“今天女友和我分手了,不過,慶幸我們都還活著”諸如此類的安慰話語。他發現自己一點長進也沒有。在痛定思痛後,他撕掉寫了一年的感恩日記,開始了憤怒日記。“我太生氣了,為什麼今天的面試表現這麼差?我氣我自己沒在昨天把公司資料背熟,我不能容許自己再次發生。” 在開始了憤怒日記後,他對於自己的要求提高,作出實質的改變。他開始運動、閱讀,並且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由於知道自己的個性,他事先和父母溝通,迫使自己不和家人聯繫,為他的成功之道鋪路。
這本書裡,一直強調他是個“惡人”。這並非為非作歹的意思,而是為了堅持自己的目標,我們必須有所犧牲。惡人不看別人眼色,做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主人。也因此可能會被冠上白目、自我的形象,這就惡人所犧牲的,所謂別人眼中的好人樣貌。成為一個惡人,我們必須丟掉罪惡感、好人情結,這兩者是共生的情緒。以公司主管為例,當一位部屬表現不佳需要被約談時,如果心中冒出“他昨天在電梯裡還主動詢問我家狗狗的狀況,他其實也沒這麼糟,我真的要這麼做嗎?” 不依照員工的工作表現來做決策,反而加入這些情緒,都會成為公司績效的絆腳石,身為主管的我們,這真的是想要的結果嗎?
第二個部分,他談到,若想要已惡人之姿在這世界上活著,我們會需要哪些武器?
第三個部分,他說明了惡人的革命。他提到了許多書籍講的成功法則,書中以謊言來拆穿,但以我個人的理解,他並非否認這些正面信念、成功法則等等,而是想要傳達給作者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不管我們讀了多少書,都要反思過後內化成自己的力量。如果讀了很多書只是一一照做,很快的我們就會變成一隻不會思考的雞。其次,他提到潛力股的法則,人生在世,一定要培養追隨者,陪你共享熱情、驅使我們完成工作、在旁提醒最壞的打算、讓我們安心交付任務的人。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從追隨者開始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會知道未來的方向,下一個成功者就是自己。
最後,作者重新說了他的一天,以常人看來,那簡直是個懶人日程。睡到下午兩點才進公司,開幾個會後就下班跑步,沒做什麼事凌晨才睡。但作者自述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看似混亂的生活,其實有著自己的節奏,每一步都是自律。不管旁人的評價為何,只要知道自己的方向,我們都能勇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