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初葡萄牙人首次航行到東非衣索比亞時,他們認為這就是基督教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Preste João),是個位於遙遠彼方的神祕基督教王國,可以與之結盟,共同對抗伊斯蘭勢力。不過實際上,儘管衣索比亞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但主要還是依賴東部沿海地帶,和往來於印度洋的阿拉伯商人貿易。位於其東南方的Adal蘇丹國 (Sultanato de Adal),因地利之便,商業貿易更加發達,是衣索比亞最主要的勁敵。兩國經常交戰互有勝負,邊界相當不穩定。
此時衣索比亞皇權衰弱,對內要面對貴族挑戰,對外則要和Adal蘇丹國交戰。葡萄牙人的到來,正好提供衣索比亞一臂之力,葡衣兩國很快就結成同盟,在葡軍的協助下,衣索比亞得以暫時擊退Adal蘇丹國。
1517年鄂圖曼帝國消滅馬穆魯克王朝入主埃及,進而和Adal蘇丹國結盟,對抗葡萄牙與衣索比亞。有了鄂圖曼帝國軍火相助,Adal蘇丹國於1529年三月再次對衣索比亞發起進攻,在Shimbra Kure戰役 (Batalha de Shimbra Kure) 重創衣軍(此地在今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is Abeba以東約五十公里)。這場戰役的結果引起骨牌效應,連帶使今衣索比亞中央地帶全面倒向Adal蘇丹國(因為此地主要是穆斯林人口,過去長年受衣索比亞統治)。
緊接著1531年Mount Busat戰役 (Batalha de Mount Busat) 衣軍仍然難挽頹勢。根據衣索比亞歷史學家Richard Pankhurst的研究,1529年Shimbra Kure戰役是衣軍首次在戰場上面對火繩鎗,1531年Mount Busat戰役則是首次面對大砲,因此在巨大科技實力差距下,衣軍完全難以用人數彌補。
1533年Ambassel戰役 (Batalha de Ambassel) 衣軍還是大敗,甚至連皇帝都差點被俘。此時衣索比亞控制的區域僅限西北內陸一隅,而Adal蘇丹國達到史上最盛的版圖,其終極目標是阿克蘇姆 (Axum),意欲成為全衣索比亞的傳承正統,和鄂圖曼帝國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傳承正統遙相呼應。
不過隨著Adal蘇丹國推進到衣索比亞中西部區域,開始面對這裡占多數的基督教人口頑強抵抗,再加上長年戰火侵擾,愈來愈難就地獲得補給,自身補給線也就愈拉愈長難以維持。1535年衣索比亞皇帝向葡萄牙國王送出求救信,六年後的1541年二月,一支包含工匠的葡軍在馬薩瓦港 (Maçuá) 登陸,開始偕同衣軍發起全面反攻。
葡衣聯軍在提格雷區域 (Região de Tigré) 獲得一系列勝利,接著一路收復大部分衣索比亞西部與北部區域。1542年整個鄂圖曼 – 葡萄牙戰爭來到高潮:四年前葡軍驚險守住印度西北海岸的第烏堡 (Fortaleza de Diu),不過鄂圖曼的紅海艦隊依然在紅海 ~ 印度西北這個海域保持強大戰力;在東非戰場,葡衣聯軍和Adal蘇丹國也在衣索比亞境內戰成僵持局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