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閱讀時間 ‧ 約 34 分鐘

《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 演化的雙面刃,從生存到文明病!

    raw-image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這篇文我會用三點來介紹這本書。首先,會帶你了解人是如何演化成現在的樣貌與生活型態;接著,會討論「演化失調」這個主題,剖析為什麼某些演化會引發文明病;最後,則會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人何以為人?】

    首先,來談談咱們人是怎麼變成今天這副模樣的。雖然自詡為萬物之靈,但李伯曼強調,人類並非捨我其誰的物種。只要環境曾發生一點變化,我們可能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事實上,推動人類演化的動力與其他物種並無太大不同。相信大家都學過達爾文的天擇理論。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眾多特徵,就是在天擇的汰選下,經過一代代的變異與遺傳所產生的,也就是天擇所說的「較適者生存」。其他物種的演化方向與人類大相逕庭,但從演化的角度來說,也同樣成功(比如那殺不死的小強)。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人類究竟產生哪些演化,而這些特徵又是為了適應什麼。

    【基因演化】

    這裡,讓我們先從基因的角度來看看人類身體演化出哪些適應特徵。書中談的很多,這邊我舉兩個主要特徵:雙足行走超級大腦

    〔雙足行走〕

    人類最顯而易見的演化特徵便是「雙足」行走。其他動物雖然也能偶爾使用雙足前進,但都不是主要的行動模式。換言之,人類是唯一使用雙足行走的動物。

    為了能夠雙足行走,人演化出了許多適應特徵。例如,我們有朝向兩側的骨盆、S 型的脊椎和足弓。這些特徵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穩健地大步向前。跟我們基因上的近親(如黑猩猩)一比,就能發現明顯的差異(見下圖)。

    截自《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人類需要使用雙足行走呢?李伯曼認為,很可能是為了適應氣候變遷。在一千萬年至五百萬年前,地球經歷了一段非常長的酷寒時期,導致雨林大幅萎縮,食物來源也大大減少。

    那這跟雙足站立行走有啥關係呢?關係可大了。其中一個優勢是雙腳站立可以更方便地採集水果。另外,雙足行走也更有效率,能減少長途跋涉時的體力消耗。在氣候溫和、食物充沛的時期,站不站立可能差別不大。但在食物短缺的惡寒時代,能不能「站」就非常關鍵,使得擁有這些特徵的人在演化中佔據優勢。

    然而,雙足站立也有缺點,就是讓我們失去速度。即使頂尖跑者能在百米競賽能達到約三十七公里的時速,許多哺乳類動物(如山羊)可以輕鬆跑出兩倍的速度。此外,這些演化特徵也讓我們成了第一個不會爬樹的靈長類,無法像黑猩猩那樣在樹林間高速擺盪。

    不過,雖然跑不快,但我們卻是長徒步行的王者,甚至唯一能「慢跑」的物種。早期的人族還會使用一種古老的狩獵術:耐久狩獵法。雖然斑馬或牛羚在短距離賽跑中可以屌打人類,但牠們無法持續這種速度,需要不時停下來喘氣。人類只要穩步慢跑,終究會追上並捕殺牠們。

    總的來說,雙足行走的演化還是利還是大於弊,因此這種特徵就一直流傳至今。

    雙足站立是人類很重要的演化特徵

    〔超級大腦〕

    除了雙足行走,人類的另一個重要特徵便那顆「大」腦。普通人的腦容量大約是一千三百五十立方公分,而成年的大猩猩只有四百六十五立方公分。更大的腦意味著擁有更多的腦細胞。這些細胞位於頭腦外層的新皮質區,是大部分感知功能(如記憶、思考、語言)產生的地方。

    這樣的超級大腦給人類帶來許多優勢。例如,人類是一個非常擅長合作的物種,不僅會分享食物,還會幫忙扶養他人的小孩。要進行這些行為,須具備相當複雜的技能,不僅要能有效溝通,還要了解他人的需求與動機。沒有足夠的腦容量是辦不到的。

    此外,超級大腦還有另一個優勢,就是讓我們的祖先成為自然科學家。採集狩獵者必須對周遭的生物有深刻地理解。比方說,人必須預測獵物在各種狀況下的習性,才找到並宰殺牠們。追蹤獵物時也需要強大的演繹能力,透過動物留下的腳印或氣味來定位它們。這樣觀察、建立假說與驗證預測的行為,可說為科學思考打下良好基礎。

    不過同樣的,超級大腦也有缺點,就是它非常「耗能」。人的大腦一天會耗掉兩百八十到四百二十大卡,而黑猩猩的腦僅消耗一百出頭大卡。在當今這個富饒的世界,只需要一個甜甜圈就能輕鬆滿足這個需求,但在舊石器時代,這樣的大卡消耗可是個大數字。

    不過總的來說,大腦的優勢終究還是壓過了劣勢。這顆大腦便一直伴隨我們到現在。

    人的「大」腦也是天擇下的結果

    【文化演化】

    除了基因,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演化動力:文化。文化指的是一套習得的知識、信仰或價值觀。語言就是文化演化的一個典型例子。沒有人天生就會說話,但幾乎所有人都在後天習得這項技能。事實上,有時文化甚至比基因還具影響力,傳播得也更快。與基因只能從父母遺傳不同,文化可以通過各種媒介傳播(比如你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

    人類史上首個標誌性的文化演化就是農業革命。學會馴化植物並大規模種植的人類,首次獲得了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另外,由於有穀物或動物奶水等食物,農業族群的母親可以在幼童一至二歲時斷奶,比狩獵者的子女早上一倍。透過這些革新,人類迎來了史上第一次的人口激增。

    不過,農業革命也有缺點。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飲食失去多樣性。與什麼都吃的採集狩獵者相比,農業族群只會大量種植能穩定量產的少數幾種作物。過度依賴主食作物,缺乏肉類和蔬果,使得農民容易面臨營養不良的風險。同時,定居的生活與人口密度的激增,也成了傳染疾病生成的溫床。無怪演化生物學家賈德.戴蒙會說農業是「人類史上所犯下最糟的錯誤」。

    儘管如此,從演化學的角度(繁衍數量)來說,農業還是利大於弊。更重要的是,農業帶來了過剩的糧食,讓人類開始有餘裕創造藝術、文學或科學等眾多成就。事實上,正是農業的出現,才讓「文明」成為可能。

    農業可說是人類文明的濫觴

    不過,改變人類最為劇烈文化演化的大概還是非工業革命莫屬。從瓦特改良蒸汽機以來,我們的生展力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峰,生活型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現在,我們的一舉一動也都受到科技的滲透。不管是你正在滑的智慧手機、或我正在打字的筆電,它們都是工業革命下的產物。同時,社會的結構與經濟模式也與農業時代大不相同。整個世界受到資本巨輪的推動,產生了大量的藍領白領勞工。總得來說,工業革命可說是科技、經濟與社會變革的整合,以極端且迅速的方式改變了歷史的進程,重塑了整個地球的面貌。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發現基因與文化共同推進了人類演化的進程。有趣的是,這兩個演化有時還會相互影響。例如,人類對乳糖的消化能力就是為了攝取乳汁而演化出來的。

    然而,就如同我們前面看到的,演化不只帶來優點,還引出許多隱憂。接下來,讓我們更仔細地聊聊這部分。

    工業革命徹底改變的人類的生活型態

    【成也演化,敗也演化】

    基因與文化演化大幅改變人類的樣貌及生活型態。尤其在工業革命後的這一百五十年來,我們在進食、工作、旅遊等方面都產生根本性的變革。許多方面,比起祖先我們有顯著的進步。不但出生時染病和早夭的風險大幅降低,同時拜生產力爆發所賜,大多數的人已不再受飢餓所苦。更別提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下,人類的壽命也來到歷史的頂峰。

    然而,進步的同時也有壞消息。雖然人們幾乎不會在年輕時死於營養不良或傳染病,但卻有越來越多人在年老之際罹患各種惱人的慢性疾病。現在許多人的晚年都與殘疾畫上等號。狄更斯的那句「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似乎也可以套用到現在。

    事實上,當前的許多疾病問都與演化有關,這現象稱為「演化失調」。從舊石器時代以來,人類的巨幅進步大大改變了你我的生活。然而,我們這副從石器時代流傳至今的身體,卻無法適應某些當前的生活行為與環境。

    書中談了許多失調問題。這邊想聚焦討論一個現代人共同的大煩惱:肥胖

    嚴格來說,肥胖不是「病」。但它卻與許多當代文明病(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高度相關。諷刺的是,直到很最近,我們的祖先都還飽受營養不足和體重過輕所苦。事實上,過去的人類為了存活,產生了一個很重要的演化適應,就是我們相當擅長有效率地累積脂肪。

    這樣擅長累積脂肪的演化特徵相當重要。因為脂肪是儲存能量最有效有利器。我們的老祖宗一有機會就會盡可能儲「能」。因為這可以讓他們有更多本錢熬過漫長的狩獵過程。更別說,這些肥肉還是食物短缺時的保命符。

    遺憾的是,曾經的優勢,在今天卻變成累贅。拜工業革命所「賜」,人類的生產力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食物供應量也因此大增。事實上,我們正活在人類史上第一次能量過剩的時代。於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再是食物短缺而是體重危機。

    更麻煩的是,科技的進步讓人類產出了各種糟糕的工業化飲食。在科學發達的現在,食品生產者終於找到了最廉價、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量產人類數百萬年來一直渴望的原料:脂肪、澱粉、糖和鹽。

    以糖為例,我們的祖先要是想吃點「甜」,就得走數英里,爬上樹,再用煙霧燻趕蜜蜂,才能帶回蜂房大快朵頤。相比之下,現代人輕鬆多了。人們早已學會用工業化的方式來生產蔗糖。化學家在一九七〇年代更發明了玉米糖漿這個經典的工業化飲食。糖的攝取因此更加氾濫。現在人們只要到量販店的點心區就能輕鬆「捕獲」大量的糖。

    種種工業「巧思」,讓我們的生活充斥著一堆廉價又富含大卡的食物。不但營養價值低又熱量爆表。我們雖然吃得更多呵,卻吃得更不健康……

    更糟的是,工業革命後,人們的生活型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相較於需要狩獵或種田的祖先,我們其實活在一個不太需要「動」的環境。許多勞工每天都坐在辦公桌前奮戰,忙起來連站起來走動都是奢侈。

    此外,生活中也充斥著各種省力設施,像汽車或手扶梯等設備就大大地減少的人們移動時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吸塵器與洗衣機等科技產品則減輕了家務的體能負擔;而冷暖氣等控溫系統更是使人類無需大量消耗熱量來維持體溫恆定。

    上述的種種因素加乘之下。難怪減肥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代名詞。真的是成也演化,敗也演化。

    肥胖問題幾乎是所有人的困擾

    【解法?】

    肥胖問題只是演化失調的冰山一角。書中提到,像蛀牙、近視乃至下背痠痛等問題都可能是失調惹的禍。麻煩的是,這些病症多半都不影響生殖,所以不會被天擇篩掉,於是乎,許多特質(比如擅長儲存脂肪)便繼續遺傳給後代。畢竟,演化只在乎繁衍,健康不是它會考慮的範疇。

    前面討論基因與文化演化時,都有提到利大於弊的概念。那這些演化失調是不是也是人類發展的必要之「惡」呢?李伯曼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這些病症不是進步的必然副產品。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演化失調的原因,即我們從舊石器時代沿用到現在的身體,無法適應當前的「環境」,那我們便可以針對這點著手。以對抗肥胖為例,政府或許可以針對汽水或速食課稅(就像菸酒那樣);或是可以規定建築物多設置樓梯而非電梯。簡而言之,我們可以重新塑造能夠找回健康的環境。

    這樣的作法其實就是《推力》這本書所說的「選擇設計」。透過適當的設計,讓人們可以理性地的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判斷與選擇。例如,有研究發現,只要請酒吧更換小一號的酒杯,就能輕鬆地減少人們的飲酒量。既然我們的身體就是天生不愛動又喜歡儲存能量,那就必須透過外在的環境去誘使我們回歸健康。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這篇長文。首先,我們說明了天擇是人推動人演化成現在這這副模樣的原動力;接著,我們談了基因與文化兩種演化是如何形塑了我們的身體與生活型態;然後,我們探討了演化失調的概念,並以肥胖為例子加以說明;最後,我們從行為設計的觀點提出了對抗演化失調的解決方案。

    【後記】

    這本書其實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選書。之所以會選這本書,是因為它讓我第一次認識到「文化演化」這個概念。當然,這概念並不新。在《自私的基因》中就有用「迷因」一詞來解釋這觀點。但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樣的說法是相當衝擊的。

    這次的重讀也給我帶來了一些新的收穫。例如,書的後段有針對一些可能的演化失調狀況,比如近視或下背痛作出討論。有些內容比較偏推論,並沒有堅實的證據支持。作為一部嚴謹的作品,李伯曼都有明確指出這些觀點是自己的推測。甚至在書中他還說:

    我的某些結論,有一天將會無可避免地成為落伍之詞,我在此致上歉意。

    身為讀者,我相當認同這樣的態度。當然,書中的許多討論(比方說肥胖),在當前已經被認為是相當實在的論點。當然,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放棄現在這個「進步」的生活型態,但同時還是可以進行些微調,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健康。如李伯曼在書末說的:「我們必須陶冶我們的身體。」

    總之,這是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讓我們反思自身生活方式的一面鏡子。強烈推薦給大家!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