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的條件》談沉思到行動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人的條件》(The Human Condition)為1959年漢娜‧鄂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以 "Vita Activa" 為名的系列講座;系列座談內容整理為此專書。


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根本是什麼?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認為人和禽獸只差在具有仁義道德的天性。除了道德之外,是什麼讓人類的存在相較於其他生物具有恆常的特性呢?意思是,2016年的今天,我們還能夠談論幾千年以前的人事物,除了得歸功於器物與文字的發明與保存之外,更重要的是,是因為「事件」與「活動」的發生,而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產生人類文明的可能。在作者1959年論述的當下,蘇聯與美國已相繼於1957、1958年分別首發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與探索者1號,人類的活動將離開地球,往宇宙發展。無限性的活動行動將於無限性的宇宙中為地球帶來另一種無限性的可能。


漢娜‧鄂蘭於本書中將人類的活動分為三種。分別為:勞動、工作與行動。勞動:對應於身為動物的人的生命性生命;工作:對應於人類在塵世建造的事物的人造世界;行動:對應於我們做為判然有別的個體的多元性。行動就是個人的言行;工作就是「工匠人」的手藝或技術,能夠將言行恆常的紀錄下來,例如:藝術家、詩人、歷史家、紀念碑建造者或作家。勞動則是一種「生產力」、產品的一部分,時效上是一種周而復始而不具有恆常性。


所以,人生在世,表現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主要關鍵在於─「行動」,因為行動在追求一種永恆的可能。作者認為:「行動是進入公共領域,揭露自我的言行,也就是一方面提出自己看法、試圖說服他人,一方面讓自己受他人評價的一種活動。」以及「唯有一群平等、自由的獨立個體共同參與改變才是真正的行動。」似乎真正的行動發生的條件在於;第一,具有公共性。第二,相對自由民主的社會。而這兩點的共同點在於,是一種「政治性」的行動。


依照政治學的基本條件:「那是關乎眾多人們的事,每個人都可以行動,可以啟動新的事物。這樣的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預測的。其政治實務,取決於眾人的合意;而不是基於理論的考量或一個人的意見。」行動的生活就是一個致力於公共政治事物的生活。利用行動來影響、參與甚至改變公共領域的政治。對比台灣目前的政治環境,人民的行動是否具有公共性?社會是否自由民主?後者我想不置可否,但是從結果來看,為何台灣人民的活動,重勞動而輕行動,在生產力多餘的「嗜好」之外,對於公民在公共性事務參與上興致缺缺?我們應該問的是,什麼是促使「行動」發生的可能?


傳統上,「行動的生活」的意思是從「沉思的生活」衍生出來的。因為沉思的思考過程,帶來絕對的寧靜,而「存有」的真理,只能在人類完全的寂靜裡開顯自身。當人們都回歸沉思的生活,對任何事情,政治性的、公共性的、私密性的事情產生「個人」價值的理由;理由是從自己的「客觀」(從不同的面像思考不同的觀點)價值去作選擇與判斷。當社會上每一個公民都經過沉思的過程之後,便是藉由行動去實踐理想。


而眾人行動的價值,本身並不「絕對」,每位公民都有選擇自我價值的自主權,但這並不等同於自由,因為自主權;不妥協的寧靜自足和掌控權的理想,本身和多元性的條件正好互相衝突。當行動成為一種公共性事務時,其結果、影響必然成為一種不可掌控的價值,因為「價值有別於事物、行為舉止或觀念,它從來都不是特定人類活動的產物,而只要任何這類的產物投入社會成員之間變動不居的交易相對性裡,就會產生價值。」


我們如何衡量行動的價值呢?其標準不是效益和實用性,而是「幸福」,也就是在事物的生產和消耗裡「經驗」到快樂和痛苦的總合。而歷史,具有行動產生言行恆常性的價值,本身是中性的價值,因為歷史是由行動產生事件而構成一連串的故事,而不是單靠個人的權力、影響力或觀念所構成的故事,背後具有「幕後看不見的行動者」。


台灣人,你幸福嗎?我們身為自由民主的一代,如果能夠選擇,你依然會選擇自由民主嗎?我認為自由民主本身不是一項終極價值,卻是一個實現終極價值最好的手段。台灣人,你行動了嗎?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下,我們有最大的可能找到最理想的價值,但是前提是,我們具備「行動的生活」。行動不只是實踐的基礎,更能夠幫助我們追尋自我在社會公共群體中的位置。藉由了解自己的價值與認知他人的價值,然後找到一個社會溝通之後所能夠接受的理想。


台灣目前有個最大的問題是─「沉默的多數」。當話語權掌握在哭得最大聲的小孩手上,人們的注意力自然會只關注在「會吵的有糖吃」的群體身上,而遺憾的是,大部分的人民,還未具有「公民」意識,也許大多數人認為某件事情和他沒有切身關係,他每天上下班的勞動,有空則從事一些嗜好的活動,對於什麼能源政策、食安問題、國際關係等議題一點興趣也沒有,例如:只知道一味反核,卻不想節能或了解專家在反核與擁核的理由,喪失了參與公共行動的能力與可能。如果台灣是菁英政治,這或許還沒有什麼關係(相信專家就可以了),但是今天我們身處在票票等值的民主當中,我們有最大的可能找到最理想的價值,我們就必須實踐身為公民的責任與義務。而個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溝通的基礎,其來自於自我的對話,對話來自於思想,思想來自獨處,雖然思考是所有活動裡最孤寂的,卻也不全然形單影隻,沒有任合夥伴。因為經由思考,我們能夠發現不同的自我,而這是自我成長與行動的理由所在。

2016/6/8

avatar-img
51會員
585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談到莊子,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莊子有一次談到惠施是他人生中唯一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的好友(沒錯,就是那個對莊子說「子非魚,安之魚之樂的惠子─惠施」)原文如下: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
《哲學入門九堂課》是紐約大學哲學與法律教授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寫的一本,跳脫許多哲學入門的專有名詞與艱澀的文字,用白話的方式直接介紹哲學的基本理論的哲學入門書。哲學思考不是哲學家的專利,是身為人的一種本能,本書在促使讀者們去思考,在不提供標準答案之下,提供享受思考的過
有句話說:「什麼是失戀?失戀過的人不用說也知道,沒失戀過的人,說了也不知道。」如果這句話成立的話,表示人在失戀後,才開始對失戀產生知道的「知識」,就算之前看再多愛情電影、小說,甚至這輩子從來沒失戀過,那麼我便無法對失戀擁有「知識」。請問各位是否在失戀後有這類的經驗;聽著過去熟悉的抒情音樂,會
對你來說,什麼是哲學呢?玄學?占卜?算命?這些是哲學,但也不是哲學,其中理性、可被討論的部分是哲學,台大哲學系梁益堉老師說:「現成的科學經驗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哲學。」哲學做為一種最原始、最悠久的學科,當所有學科由哲學分支出去時,哲學的問題並沒有連帶被解決,而似乎更加的複雜與需要跨領域的知識才能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談到莊子,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莊子有一次談到惠施是他人生中唯一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的好友(沒錯,就是那個對莊子說「子非魚,安之魚之樂的惠子─惠施」)原文如下: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
《哲學入門九堂課》是紐約大學哲學與法律教授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寫的一本,跳脫許多哲學入門的專有名詞與艱澀的文字,用白話的方式直接介紹哲學的基本理論的哲學入門書。哲學思考不是哲學家的專利,是身為人的一種本能,本書在促使讀者們去思考,在不提供標準答案之下,提供享受思考的過
有句話說:「什麼是失戀?失戀過的人不用說也知道,沒失戀過的人,說了也不知道。」如果這句話成立的話,表示人在失戀後,才開始對失戀產生知道的「知識」,就算之前看再多愛情電影、小說,甚至這輩子從來沒失戀過,那麼我便無法對失戀擁有「知識」。請問各位是否在失戀後有這類的經驗;聽著過去熟悉的抒情音樂,會
對你來說,什麼是哲學呢?玄學?占卜?算命?這些是哲學,但也不是哲學,其中理性、可被討論的部分是哲學,台大哲學系梁益堉老師說:「現成的科學經驗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哲學。」哲學做為一種最原始、最悠久的學科,當所有學科由哲學分支出去時,哲學的問題並沒有連帶被解決,而似乎更加的複雜與需要跨領域的知識才能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本篇文章透過奧斯卡入圍動畫《腦筋急轉彎》,探討如何在親子教育中幫助孩子理解與管理情緒。我們可以透過命名情緒、接納與討論、示範健康表達等方式,引導孩子發展正向的情緒觀念,讓他們學會與情緒和平共處。
Thumbnail
菜鳥行銷人玟璇的職場成長故事,從「盲目跳脫舒適圈」到「穩固核心技能,逐步擴張舒適圈」的轉變,說明瞭職場成功之道並非一味追求挑戰,而是在舒適圈中精進技能,再穩步拓展至其他領域。
Thumbnail
「感恩是一種力量,它能夠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並激勵我們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那些最重要的人和事。學會珍惜,才能真正享受每一刻的幸福。」 「感恩不僅是對他人的回饋,更是對自己的成全。當我們心懷感激,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和充實。」 「珍惜當下,是一種智慧。無論是
開一家公司確實是一場不斷挑戰自我的旅程。 我在業餘時間會接一對一的創業輔導教練sessions,總在這過程中聽著許多創業家回想當初決定創業的那一刻,內心充滿熱血和期待,但隨著公司成立,現實的壓力與挑戰也隨之而來。新創事業家總以為只要有好的產品或服務就足以支撐一間公司,但事實遠比想像中的複雜。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內容簡介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探討了從史前時代到現代,人類如何從無足輕重的動物演變成為地球的主宰者。Harari 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通俗易懂的語言
Thumbnail
——《經濟學人》專家為全民投資新時代而寫的個人理財入門指南—— 身處看似機會無窮,卻也詭譎多變、處處是陷阱的全球投資新環境 我們該如何打造符合現況、能夠穩定獲利且安全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Thumbnail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是一本以大自然生物觀點出發的書籍,探討生物的個性、普通、重要的事、以及活著的定義。作者透過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人類的對比,引發讀者對自己生命意義的思考,並提出了讓人反芻的觀點和問題。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想要更了解我們自己,只有學會接受這個事實。 只有接受,才有機會繼往開來。 德國劇作家萊辛:「人之所以有價值,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真理,或認為自己代表多少真理,而是在於他為了追求真理所做的努力。因為真正讓人的力量向外延伸的,不是靠擁有真理,而是靠探究真理,單靠這一點,人就可以漸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本篇文章透過奧斯卡入圍動畫《腦筋急轉彎》,探討如何在親子教育中幫助孩子理解與管理情緒。我們可以透過命名情緒、接納與討論、示範健康表達等方式,引導孩子發展正向的情緒觀念,讓他們學會與情緒和平共處。
Thumbnail
菜鳥行銷人玟璇的職場成長故事,從「盲目跳脫舒適圈」到「穩固核心技能,逐步擴張舒適圈」的轉變,說明瞭職場成功之道並非一味追求挑戰,而是在舒適圈中精進技能,再穩步拓展至其他領域。
Thumbnail
「感恩是一種力量,它能夠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並激勵我們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那些最重要的人和事。學會珍惜,才能真正享受每一刻的幸福。」 「感恩不僅是對他人的回饋,更是對自己的成全。當我們心懷感激,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和充實。」 「珍惜當下,是一種智慧。無論是
開一家公司確實是一場不斷挑戰自我的旅程。 我在業餘時間會接一對一的創業輔導教練sessions,總在這過程中聽著許多創業家回想當初決定創業的那一刻,內心充滿熱血和期待,但隨著公司成立,現實的壓力與挑戰也隨之而來。新創事業家總以為只要有好的產品或服務就足以支撐一間公司,但事實遠比想像中的複雜。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內容簡介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探討了從史前時代到現代,人類如何從無足輕重的動物演變成為地球的主宰者。Harari 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通俗易懂的語言
Thumbnail
——《經濟學人》專家為全民投資新時代而寫的個人理財入門指南—— 身處看似機會無窮,卻也詭譎多變、處處是陷阱的全球投資新環境 我們該如何打造符合現況、能夠穩定獲利且安全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Thumbnail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是一本以大自然生物觀點出發的書籍,探討生物的個性、普通、重要的事、以及活著的定義。作者透過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人類的對比,引發讀者對自己生命意義的思考,並提出了讓人反芻的觀點和問題。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想要更了解我們自己,只有學會接受這個事實。 只有接受,才有機會繼往開來。 德國劇作家萊辛:「人之所以有價值,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真理,或認為自己代表多少真理,而是在於他為了追求真理所做的努力。因為真正讓人的力量向外延伸的,不是靠擁有真理,而是靠探究真理,單靠這一點,人就可以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