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館子頗具特色,沒有華麗的菜單,卻讓人想要時常造訪,也許是因為經營者有自己的考量,也許是因為他們過於樸實無華,難以在競爭激烈、講求新創或者強力行銷活動的環境下長久生存,短暫出現於街頭,卻讓人留下長久的印象。
在簡餐小館盛行的年代,「咖啡樹」靜靜地佇立街頭,雅致的小店,有著多樣的主餐、家常的配菜,很期待假日不開伙的時刻,或內用或外帶,來一份簡餐,煙燻茶鵝、泰式椒麻雞或者烤雞腿,配上店家特調的拿鐵。對剛踏入青春期的我來說,是豐盛而美好的一餐。
初嘗咖啡,總難以習慣黑咖啡的苦澀,當時盛行深焙咖啡,而「咖啡樹」的特調拿鐵,恰巧擷取了深焙咖啡濃厚的優點,加上鮮奶(或奶精?)以及少許糖水,調和成苦中帶甜的滋味。
另一家美麗的小店,有著宗教氣息的名字,叫做「十二籃」(與現在北部的店家店名類似但不同店家),如果沒記錯的話,掌廚者是一位媽媽,具體菜色已不復記憶,大抵是一些尋常菜色,只記得外帶餐盒打開、第一口菜入口的瞬間,感覺無比驚艷,有些美食的確能讓人心情愉悅!讓人懷著感謝與愉快的心情用餐。直到某天行經這家店時,發現它已歇業,甚是可惜。
如今街頭餐廳林立,具備美食與特色的不在少數,搜尋網路,常能從好心部落客的文章一窺究竟,看看菜單菜色、店裡擺設,在時間與金錢的限制下,除了當下的飽餐一頓之外,仍想搜尋那些能帶來感動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