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裸辭後的這半年,慢慢找回自己

現在回想過去20幾年,總覺得我一直都在往前追尋,追尋一個不存在,卻又其實存在於自己之內的事物

從小就知道當個乖寶寶,品學兼優,會才藝,是一件得人疼的是,我相信在這個世代長大的小孩,因為父母那一輩的教育,也許並沒有太多像歐美家庭那樣的親近感,小時候明明是衣食無缺,爸爸雖然活在自己的世界,卻依然努力工作不讓小孩餓肚子,也供給我們各種補習,雖然沒有零用錢,但只要報備,他們也都願意為我們出錢。

可我的內心一直都是孤單寂寞的

每年感到溫暖和擁有家人的時刻,是回去金門的親戚家,他們的相處模式是我一直嚮往的,彼此的感情都很好(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只看到這層表面)我開始努力想將家裡的氣氛也變得活絡,現在才意識到,國中時期開始的這些行為和笑點低,為了引人注目、為了讓人感到快樂,是一種求救訊號,是希望大家陪在我身邊,即便我極力想讓自己置身事外,一個人待著看大家快樂就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家大概就是唸完那經後,把不悅的情緒全部丟給我吸收了,從小看起來過人的成熟,其實現在回頭看,更像是被剝奪快樂及任性,早早長大的小孩。以前一直覺得是弟弟的出生,家人對我的關愛減少,覺得老大就應該要有什麼樣子,最後就是一路壓抑以來,在國高中時期壓力性飲食,大學後才意識到我在人際關係中其實有很大的問題,我不敢溝通,不敢求救,因為一直都是死撐過來,直到我覺得沒那麼被逼迫時,是在我家人知道我去諮商這件事,我不想知道,也不在乎他們是怎麼想的,只要他們不再逼我去做他們自以為還適用於現在的選擇就好。

但根深蒂固的信念是很難改掉的,我在畢業後自己的選擇都是希望可以存錢,我真的還不夠了解自己,所以在集體宿舍的環境下,又是負能量大熔爐,自然是離開了第一個公司,後來就是去當時我覺得是心靈支柱的療癒品牌,說實話面對客人時我是真的很開心,也許助人工作會是我一直嚮往的,是因為我希望可以同時救贖自己,但也在老闆本人歪掉,信任崩解後離開。

其實這半年我的焦慮沒有減少,因為住在家裡,甚至是更嚴重,很多東西纏再一起,已經想不起快樂的事,只想得到受過的傷,不想原諒,在為期一個月的諮商後,我覺得因為更有意識去梳理我的情緒和心情,事件原因,我直到現在才終於願意看見,我希望感受到被愛,我不知道家人對我是不是愛,但愛的形式有很多,他們給的大概是偏向物質,而我需要的是情感上的。

前陣子剛好越來越多人在談論過度努力,其實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我不會麻煩到你,我可以自己做好,可以自己一個人(但請你不要離開我)」

害怕孤單,情感剝離,我大概從小學就知道對象不是血親而是親戚,我始終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家,但我也不想麻煩別人,真正的歸宿在哪?
不知道,於是四處飄流,我也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模式會持續多久,很多人都說自己才是那個歸宿,現在我覺得,我有更加貼近自己了一點,『我』終於漸漸回到『我』的身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