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在網路身心靈,看見的黑暗面 不只是商家、還有自己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實話,還真的不是標題黨,這是親身經歷整整10個月的鬼故事,我相信除了我們沒有誰更適合說這樣的結論了。

老實說 我並不後悔進來這個地方,作為1/3生產者,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體驗過,才會知道其中的好壞,以及問題點在哪裡。也並不是要一竿子打翻所有人的努力,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一定有他的課題,在這裡的期間,說實話,『我個人』的待遇並不差,甚至員工旅遊就有2次出國,但是!重點就是這個但是...(故事開始)


跟這個帳號認識的契機

知道這個帳號其實已經2年以上了,可以說是從疫情期間就開始關注,並且也時常和老闆娘和小幫手互動,算是早期的客人了。要說這裡和別人家不一樣的地方,先不去看時間軸,到底是不是台灣第一個開始做魔法療癒商品的,核心的理念是做療癒,不會強迫推銷你不適合的東西。

例如許多人有感情上的問題,我們都會希望客人先了解,雙方是為什麼走的這一步,先搞懂為何分手,再尋求復合的偏方;而大多數時候,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不願意看見真實的自己,不願面對錯誤,確實啊!把錯怪給別人是最輕鬆的,但也就等於,你的這個課題會一再地出現。

而實際上進來後,我才知道老闆娘有不少東西都是結合各國神話,以及療癒性的文字作為文案,除了是一種行銷手法,更重要的是希望人們可以持續保有信仰。我相信這樣的初衷真的是好的,但是能否帶著初衷走到最後,就是每個人的不同了...


規則?這東西不存在

很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好好善待自己的品牌、員工、客人,首先剛到職的前幾個月,他和他的前男友不知道有什麼毛病,很堅持要準時9點上班,但另外兩個正直剛來的時候,明明都是跟別人談上班時間彈性,課以做完就好,也可以提早下班;事實是,逼著大家9點上班,訊息這種東西是真的不可能回完,更不要說三不五時突然有金錢焦慮,就要我們開直播,他想開到11,12點,甚至是1.2點,我們都要陪他到最後,甚至他自己根本不想撥,叫我們賣,好幾次連續好幾天,都是2點多才下班。


上班遲到這件事,他有給寬限沒錯,但正職最晚10:30一定要到,不然就是扣整天$1500,上班上到12小時才開始算加班費,時薪$200(但每個月看他心情不同,是不是都200我是不知道啦)我前三個月完全是拿出大學在搞社團的毅力和體力在撐,當然他還是有給所謂達標獎金,但有時有給,有時候沒給,根本沒有人知道他的實際營收,跟成本是多少,即使如此,其實還是有拿到高於一開始談的底薪,還是感謝他也感謝我自己。而我在初期也是有意識到,我對於金錢的恐懼...


原來我一直以為的成長,直到這一刻才是真正的考驗

金錢這種物質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很容易受到小時候的陰影影響,一開始他很常看心情多給很多,加上又有附餐,基本上薪水就是我的淨營收,可是那時的我會覺得,為什麼要給這麼多,我明明沒有真的付出多少(這其實是我一慣的討好表現,但我卻沒有意識到)已經是瘋狂加班模式了,卻又更加地逼迫自己,不只是想要幫忙做更多,由於老闆娘的性格奇特,時不時需要人安撫,說直接一點就是情緒巨嬰。

常常做事情做到一半,就交代一些自己的個人需求,拿水壺啊、裝水、找證件文件......等這類完全是他自己可以做的,說實話所有人都是為了讓他閉嘴不要一直吵說,小幫手都不愛他不幫他之類的情勒字眼,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慣著他,這些雖然是老闆特助會做的業務,但這些內容完全不在入職時談的工作項目,要我捧著你像皇室貴族一樣,我真的做不到,因為很多時候你為了不承認自己有錯,所有問題都甩在我們幾個的身上要我們背,還說我們是朋友?? 真的是難怪妳一直覺得沒朋友別人都嫉妒你@@

最變態的還是我自己,卻還一如過往的,覺得被需要、很好用,因為別人的認同而完全忽視自己,但事實上感受上很不舒服,加上休息不夠,一天10幾的小時都在室內的工作室,久坐又沒運動,前期真的是反覆感冒都不會好的那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棵樹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的感覺很混亂 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工作室的新決策 為了因應官網上線,月初先更動了一波作業模式 現在接近月底,官網出來後,未知的麻煩在等著我們 恩?為什麼確定會是麻煩呢? 以我們家那個陰晴不定作業模式老闆,天知道他會想做什麼 很奇怪的是,明明我也很討厭做固定無聊的工作 但面對他的大變動,每一次都
關於年紀輕輕 就有一番成就或是擁有不少技能,不論到哪裡都行 反觀想想自己呢?確實有必須檢討的地方
最近的感覺很混亂 不確定是不是因為工作室的新決策 為了因應官網上線,月初先更動了一波作業模式 現在接近月底,官網出來後,未知的麻煩在等著我們 恩?為什麼確定會是麻煩呢? 以我們家那個陰晴不定作業模式老闆,天知道他會想做什麼 很奇怪的是,明明我也很討厭做固定無聊的工作 但面對他的大變動,每一次都
關於年紀輕輕 就有一番成就或是擁有不少技能,不論到哪裡都行 反觀想想自己呢?確實有必須檢討的地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我請客, 因為我弟難得又回來一趟,於是請阿姨、和三舅一家,一起吃飯。   又是很久沒見面了。 還是跟大家在一起,說說話,比較安心。 畢竟,現在覺得,見一次面,就少一次了。   我好像重複說了好幾次,要多多見面、吃飯啊。 然後我說:   「我小時候算命的命書,上面寫我的
Thumbnail
關於我這個人,為何用這種方式存在,是來自一場約會,還有我所認定的靈魂伴侶。 每個人都有當怪人的權利
內部的人對這件事很...,但我...
出社會之後發現很殘忍的事 那便是很多的事學校都未指導過 灰色地帶的模糊 涉世未深的純真 當一股熱血離開校園期待一展長才 才發現對不適應的自己感到挫折 還深深的懷疑自己 是不是自己很糟糕才無法理解社會氛圍 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懂得 能夠運轉的每一個企業 都有它的好與壞 就看各方如何解
Thumbnail
看到一則新聞: 一名20多歲在輝達工作3年的基層工程師難以置信這一年多來生活的改變,坦言:「我一直認為,我在股市上永遠沒有那種好運。」除了20萬美元(約新台幣656萬)的基本薪資外,入職3年他已經綁定約160萬美元(約台幣5251萬)的股票,只要再繼續工作1年半就可以兌現。隨著輝達身價水漲船高,他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網路文章因為SEO考量,字數會控制在2000 字左右,內容過於零碎,包含的「知識點」有限,只算是片段的資訊。也許適合作為聊天、談話的主題或刺激想法的引子,但不足以構築成完整的知識。書籍的架構與篇幅加上完整的脈絡敘述與作者觀點,才能夠把片段的資訊相互連結,導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產生進一步的洞察。
說實話,還真的不是標題黨,這是親身經歷整整10個月的鬼故事,我相信除了我們沒有誰更適合說這樣的結論了。 作為1/3生產者,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體驗過,才會知道其中的好壞,以及問題點在哪裡。也並不是要一竿子打翻所有人的努力,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一定有他的課題
Thumbnail
今天我請客, 因為我弟難得又回來一趟,於是請阿姨、和三舅一家,一起吃飯。   又是很久沒見面了。 還是跟大家在一起,說說話,比較安心。 畢竟,現在覺得,見一次面,就少一次了。   我好像重複說了好幾次,要多多見面、吃飯啊。 然後我說:   「我小時候算命的命書,上面寫我的
Thumbnail
關於我這個人,為何用這種方式存在,是來自一場約會,還有我所認定的靈魂伴侶。 每個人都有當怪人的權利
內部的人對這件事很...,但我...
出社會之後發現很殘忍的事 那便是很多的事學校都未指導過 灰色地帶的模糊 涉世未深的純真 當一股熱血離開校園期待一展長才 才發現對不適應的自己感到挫折 還深深的懷疑自己 是不是自己很糟糕才無法理解社會氛圍 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懂得 能夠運轉的每一個企業 都有它的好與壞 就看各方如何解
Thumbnail
看到一則新聞: 一名20多歲在輝達工作3年的基層工程師難以置信這一年多來生活的改變,坦言:「我一直認為,我在股市上永遠沒有那種好運。」除了20萬美元(約新台幣656萬)的基本薪資外,入職3年他已經綁定約160萬美元(約台幣5251萬)的股票,只要再繼續工作1年半就可以兌現。隨著輝達身價水漲船高,他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網路文章因為SEO考量,字數會控制在2000 字左右,內容過於零碎,包含的「知識點」有限,只算是片段的資訊。也許適合作為聊天、談話的主題或刺激想法的引子,但不足以構築成完整的知識。書籍的架構與篇幅加上完整的脈絡敘述與作者觀點,才能夠把片段的資訊相互連結,導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產生進一步的洞察。
說實話,還真的不是標題黨,這是親身經歷整整10個月的鬼故事,我相信除了我們沒有誰更適合說這樣的結論了。 作為1/3生產者,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體驗過,才會知道其中的好壞,以及問題點在哪裡。也並不是要一竿子打翻所有人的努力,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一定有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