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固定放球點與身體發育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raw-image

旅美好手王建民先生、曾經在接受採訪時有過這樣一段內容「從國小就開始當投手了,投球的感覺很不錯;但上國中之後球從軟式變成硬式,發現自己再怎麼投球就是沒甚麼威力的拋物線。這個狀況一直到上了高中,手的力量和協調性慢慢變得比較好。」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有聽過一種說法叫「固定放球點」就會知道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的,不論是投手還是野手、棒球還是其他球類運動,要固定自己出手點(而且是好的)是要花費很多努力跟苦心的,然而只要一件事情就會影響這件事的成果、甚至需要砍掉重練,那就是「長大」

個人來說,在發育的過程中是不可能要求哪個器官或是部位只能生長多少的,因此一樣都是長高十公分、從140到150跟150到160,就是會出現不同的身體比例,那麼哪怕有很好的適應力;但如果一直都還在持續生長的話,那是永遠都無法找出新的固定點,也就不可能有好的運動表現。

另外就是身體跟環境的適應磨合,絕大部份的運動項目,場地都是統一規格的,然而150公分跟180公分站在投手丘看本壘板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也許會覺得有個疑問是「球場變小了,不是應該比較好掌握嗎?」這只是可能,事實上絕對是更困難的挑戰。

因此在還沒接近發育的尾聲,不妨先把運動表現的重心放在基礎訓練上、強化個人心理素質,等待最後一塊拼圖(生長完畢)就準備一鳴驚人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