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自拔,充滿風格化的場景令我深深著迷,嘶吼與仰望天空的青春情緒貫徹整部作品……
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青春電影,日系殘酷青春的代表作。千禧世代的電波網路文化完美地鑲嵌進故事裡,高對比的頻閃、高密度文字鋪滿畫面、充滿末日宗教意味的話語,創造出一種獨特且難以歸類的氛圍,疏離感、迷幻感、唯美之下的殘酷。
此外,作品中出現的莉莉和以太,那些粉絲們狂熱的、充滿灰暗情緒的、妄想症般的、充滿集體力量的言語,放大了那新興宗教般的神聖氛圍,彷彿一切都有更高的存在在引導,好幾個場景搭上沖繩三和弦的配樂,產生了一種宗教般的神秘與崇高。
手搖的鏡頭在前半段或許會顯得有些難以適應,畫面的搖晃彷彿在模仿人的窺伺,但到了後半段,這樣自由大幅度的手搖展現了它的優勢和魅力,極度不平衡的傾斜視角,以及忽上忽下地游動展示局部的方式,非常貼切地呈現了少年視角下那個躁動的、脫離平穩日常的、荒亂迷失的扭曲形變世界。
岩井俊二鍾愛某一刻熟悉的景色因心境不同而突然變化的瞬間,他會極力把握那種寫實的、稍縱即逝的瞬間情緒,而這樣的「青春期的瞬間」在劇中透過手搖鏡頭來呈現實在是絕妙搭配。這種近乎紀錄片般的質感之下,一些人物的背光畫面,一些人物長久駐立於某個空景前的靜止長鏡頭,以及一些時不時傾斜拉近到人物面部表情的畫面,都令人無比沉浸,感受到了如臨現場般,少年躁動不安、混亂失望、豁然解脫的情緒。
我很少會對一部電影的每分每秒都極其專注,完全沉浸於它的影像和氛圍,往往會為這些或過於漫長的鏡頭感到乏味,或對其劇情的遲緩感到不耐煩。但青春電幻物語卻是少數讓我如此享受每一秒,享受著現場的氛圍和故事的情緒的電影。這是「真實」的電影啊!除了情節外,電影捕捉住很多瞬間的情緒,觀眾如同故事裡的人物般,一同完整體驗那流過的時間和流過身邊的陽光、微風、河水、煙霧,這些「突然察覺到獨特景色細節」的感受都很好地保留了下來,真的十分地美。
而作品中始終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那種獨特的「日系殘酷青春」氛圍,那所謂的日式殘酷青春是什麼?為什麼它會帶給我們如此獨特有別於一般黑暗青春的氛圍?下面我將會簡要分析。
所謂的日系殘酷青春,是把少年之惡/少年愁悶產生的爆發,與廣袤蔚藍無比的純淨天空相連結,產生極致的反差。
這些最為放肆與難以置信的暴力,不會有中間社會階層的介入,大人世界的處理運作往往會被省略或刻意忽視,弱化他們的存在。不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去描寫處理那些欺凌恐嚇事件,而是將他們忽略刻意營造出更好的效果,一種獨特的氛圍。
這種獨特的氛圍是與世界系很相似的。
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套用世界系的結構來解讀日系殘酷青春:少年之惡/少年愁悶產生的爆發會直接與個人視野裡的全部世界/個人的內心的全景相連接,會被限縮在小小的世界,一個與正常生活軌跡相平行的世界,直接跳過中間社會運作的模式。
所有的罪惡湧動與黑暗暴力都會隱於日常生活的軌跡之下,始終不會出現在檯面,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奇異的景象,儘管遭受如此嚴重的暴力後,所有人隔天依舊會裝作正常,繼續上學,彷彿什麼罪惡都沒發生,那些暴力不會影響到日常的軌跡正常運作。
電影中出現過的無數次搶劫、偷竊、脅迫賣淫、強姦犯罪,卻都不曾被大人們給發現,其他人繼續一無所知地度日,只有當事人被折疊般地無比痛苦。
作品中很多場景的設計和構造也非常厲害。在畫面與配樂上呈現了強烈的反差諷刺,在內容上則是充滿隱喻。
比如:久野陽子被強暴時,他們在倉庫裡追逐,打破了很多枕頭,讓羽毛在四周紛飛,一遍在羽毛飛舞的空間裡強暴久野,配合著安靜的德布西的《月光》音樂,和戶外純淨美麗的藍色天空,產生無比的諷刺。
比如:津田詩織死前抬頭仰望天空,在那座孤獨豎立的鐵塔之下,發現風箏,於是造就了全片最經典的一張構圖:在純淨的青藍天空中,一根巨大鐵塔橫穿畫面,而底下的人呆呆地望著幾片紅色風箏在頭頂飛舞。這幅如此純粹美好、湛藍到令人讚嘆的畫面,卻對應著少女即將到來的死。
在內容上,演唱會放聲嘶吼莉莉的那一段也非常經典。男主蓮見在演唱會結束後,在人群中嘶吼莉莉,既像是對這一切灰暗的反抗吶喊,也像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對不存在的幻覺寄託思念與渴望,而人們竟然似乎也彷彿一同進入了集體幻覺,看見了不存在的莉莉,相繼逆向奔赴。這一段明顯是在隱喻著這個灰暗世代下無處安身、愁悶無比、對未來感到絕望的人們,他們透過虛假的莉莉、以太獲取精神上的慰藉,等待莉莉這個精神共同體來拯救他們。現場成為了大型的嘶吼禱告集會,而在這祈禱希望的集會中,蓮見刺死了象徵黑暗的一部分的星野。這也是很諷刺的一幕場景。
而星野儘管是純粹的惡,卻也同樣是這個絕望社會底下的一個迷茫而絕望的人,在文字交流版中反覆表達內心絕望情緒的「青貓」,正是星野。一個少年的靈魂逝去了,卻也僅是喪失了一部分絕望的壓迫,另一輪的壓迫依舊蠢蠢欲動。這是一場首尾相銜的無盡悲劇循環,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沒有人真的感到純粹的開心,所有人都是,這個黑暗世代下,望不見盡頭、在麥田裡懦弱低頭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