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影婆娑,日式老巷卻過於綠意——台灣街巷收集:青田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序:

自捷運東門5號出口走出,右轉,進永康街,直行一路,橫過一條金華街,行過右側的金華公園後,便能看見。就在那,素綠恬淡的青田街就在眼前鋪展開來。

raw-image

第一次,總是最關鍵的。因爲越是陌生的景色和氣息,越容易發覺它的美,也越容易梳理出它的氣質和印象。而這,也是我來這裡想找的。

1、關不住的綠意:

走進青田街,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的顏色。

綠。

這份綠是層次分明的,是高低有別的,是深淺輝映的。

下午四點的陽光落在柏油路上,不全,殘破,孔洞,被住家伸出長枝的樹蔭打碎。陽光落到的馬路升溫,冒煙,融化;陰影遮覆的人行道上,風起,貓臥,水溝下的水流動著陰涼,形成一半熱一半涼的景象。

綠意底下有涼,陽光底下有熱,一個也不能缺少,是很典型的圖景。沒了陽光,樹便是死的;炎熱缺席,綠意便是蒼白的。

所以爲什麼要下午來?因爲有光、有熱,綠色才顯眼。

像水波一樣。夏季的風從街口吹進,泛起樹濤一陣耀眼的漣漪,閃著紋路,躍著青色。蒼青與翠綠搖晃著,有一種眩人眼目的迷幻。

光在泅泳,左右不定,上下回旋,像水銀一樣,聚合吸引著彼此,合併,又倏地分開,伸展。它邊緣糢糊,重疊著一層層的嫩綠,時而強烈,時而稀薄。

raw-image

陽光給綠增色,街巷給綠讓步。

如果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樹與植栽都落在住宅牆內。

綠意其實本非有意搭起的,只是順着人們的習性和興趣才生的,你種一叢,我種一棵。盆栽養植,放門口,掛牆上,堆牆頂;巨樹倚牆,朝天空,越欄杆,張枝葉,都是家裡庭院掩不住往外竄的。

開始是星星點點、一簇一叢地往外冒,後來大膽了些,便不顧石牆的囹圄,一群一群地往外湧,鐵門攔不住,磚牆抓不嚴,漏網的可不只是魚,連鯨魚也鑽出去。最後是一片一片地從頭頂傾瀉,如瀑布一樣,往下落,往上長,肆無忌憚,無視石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破舊傾塌的日式屋宅:

我想綠意是關不住的,這裡的草有韌性,樹有野性,根基於舊屋荒園,根伸長,腳抓牢,然後便不放,連舊時的氛圍、氣味、顏色也一同抓著保留了下來。

於是越深入街巷,我們會發現事物變得陳舊,庭院變得雜亂,砌牆建屋退回昭和時代。

raw-image

屋宅瓦片鱗疊,屋脊隆起。泛色,是鬱鬱的青苔,堆積溝渠,填滿縫隙,青一陣灰一陣,是無人清理的。

牆是低矮的,剛過頭,踮腳,躍起,能稍微望見院裡的雜草。用材古老,石磚堆聚,錯落整齊,凹凸不平,有裂紋,有削角,棕灰色的磚牆也被染青了、染黃了。

表面抹了一層綠蘚,用手一壓,溼的。它黏在石上,擦不掉,刮不盡,早已鑽到泥層底下。

信箱還在,黑鐵,典雅,但也爬滿了薛荔,枝芽蔓上,小小的綠葉張牙舞爪,挐開四周,有凹槽便附上,有空間便齧咬。

門在外擋着,裡面卻沒什麼好遮掩的。

一根梁木穿過屋頂,破碎的瓦是亂的,迸開的木梁是裂的,屋檐斷截的排水管是朝下的。

窗上有刮斜的花紋,交錯著,覆蓋着,像昆蟲的鱗片,顏色雜亂,混著黯淡的色彩。

有燈,但不亮,被罩上,滋長著傾頹,有朽木的氣息。

raw-image
raw-image

目光往上,頭頂的樹枝亂發,朝著樓上窗戶侵入,鐵欄杆還發揮着作用,進不去,只好往側面生長。但葉卻在建築上旺盛、癲爬,高的,低的,輪生的,對生的,攀附的,直立的,都貼着屋,壓著頂,擠擠挨挨,樹影幢幢。是牆還是蔓?是窗還是葉?植入內部,從容器內發芽,破皮,鑽出,好似一個整體,全都揉合在一塊。

raw-image

更高一些,是椰子樹。

雖然枝幹爬滿了葉,一身破落,蓬頭垢面,卻還看得出一線直立的骨氣。椰子樹除了落葉砸人砸車砸屋之外,還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走回陳舊時代的門,它在,挑高街巷,拉抬巷裡的氣派,在全是破敗的巷弄中,樹起一點拘謹嚴肅的氣質。

風吹來,陽光烈,樹挺立,一下便回到了昔日。

raw-image
raw-image



3、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大概是整條青田街最知名的景點和古蹟。

它是洋和混合的日本房舍,1912年始建,後作爲馬廷英教授的故居保存下來。

因爲有古蹟導覽,舊屋活化,庭院乾淨,塌了有人修繕,褪色了有人補上,斜了有人推直,雜亂了有人整理。

老榕樹撐著葉冠,垂下氣生根,拂牆,拂椅,拂招牌。有人的氣息在,所以與巷裡其他老宅的境況截然不同。

raw-image
raw-image

走進青田七六的瞬間,我腦海裡突然浮現了一個畫面,或者說,一個意象。夏日陽光正烈,椰影婆娑,磚牆砌紅,洋風建築。有人在散步,穿著和服的,也有穿著西服的。

那是南洋熱帶的夢,西洋與日式與本土特色的混合,一種奇妙的結合。

如果說這個畫面意味着什麼,應該就是嚴謹的風尚和休閒之中的恬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進後院,發現了許多棵高聳的椰子樹。棕色鬚根茂密,陽光停在葉上,以濃烈的橘黃色染著棕色,顏色更深了,更亮了。

夏日炎熱,高溫更是溼黏,汗水落地,積成水的。有幾輛機車停在門外,三三兩兩,有密有疏的。在這樣囂張的夏季裡,黑色的坐墊發燙,車頭反着光,照進來也是灼人的。

院裡碎石地上的陽光,亮得極致,是深色的亮,濃烈的亮。站在角落,頭頂燒灼,熱昏思緒,衣服都暈開一層深色,是汗溼的。

椰影則是最迷人也是最惱人的。

它的樹葉似扇張開,每片葉扁平,長條針型,從莖頂環抱,像雨傘骨架一般,往上一頂,撐開。

它卻是這樣的慵懶,莖伸得不夠長,葉長得不夠密,人們在底下都是渴望着遮蔭的,卻只給人稀稀散散的斑駁,不成形的,不張揚的,不覆蓋的綠蔭。

它的迷人在於熱帶風情,懷舊氣息;惱人在於陰影細碎,面積狹小。

所以椰影適合欣賞,不適合乘涼,給人休閒的氛圍,沉浸於過往的時光。椰影是嚴謹的,是認真的,是典雅的。若要乘涼,還是待在外廊,坐在緣側,別照到陽光,腳伸出去,前後晃着,這樣好些。

raw-image
raw-image

4、大廈新街:

街巷走盡,出來後的對面是一片有序而覆蓋道路沿側的樹林。那是大安森林公園。

此時的陽光斜得險峻,被街巷盡頭的大廈和商家堵著,馬路從地平線的左端到右端,蓋上陰影,浸透藍色,透着漏掉的光,唯獨前方的樹林,一片通明,那是全然的,橙黃色的,散著暖意的明亮。藍青色的天空在上,視線匯聚,流動,集中,全積在了對面公園的樹林上。

空曠,敞亮,有着收拾過後的嶄新和乾淨。

說來街巷也是這般,越到底,建築越新。

附近蓋了幾棟樓,新的,高的。十幾層疊上去,都是統一風格,窗戶朝巷,石板外牆,陽台全靠一側,鐵窗全摘,只留下必要的線條。

似乎是爲了配合這條街巷的特色,木牌掛牆上,石板色調統一,深淺灰色,流雲花紋。不求高聳華飾,但求大方樸素,造型是新穎的,但透出的色調是做舊的;黑石裝潢的表面是剛切割的,但透出的氣息是穩重蟬靜的。

這樣一細究,便覺得一派和諧,整條街巷沒有一處彆扭和不平,沒有雜色,沒有亂長的疙瘩,若用手拂過,一平到底,光滑連續,氣勢順暢,實在令人舒心。

raw-image
raw-image

在車道一側的右方,還可以看見臺北清真寺。

raw-image
raw-image

結語:

青田街,有一份舊時光的靜謐與悠閒。睡眼昏昏,夏日炎炎,是午後獨有的光景。

它像是被保存下來的一幅畫,連當時的景象和氣氛也完整地保存下來。拋開政治上對日治時期的批判,這樣的綠,這樣的傾頹,這樣的嚴謹,是很令人懷舊的。

它並不是非去不可,雖然古宅精緻,綠意流溢,但還是秉持著臺北街巷的原則:有空閒逛,隨意最好。

心態上隨意走進岔路,隨意漫步,隨意欣賞。若不是來研究和取素材的,別當做目的地。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我的生活和相關思考?想要及時知道我的規劃和對生活現象與書籍動漫的評論?請追蹤我的FB文影一方:https://www.facebook.com/BookShadow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影一方的沙龍
20會員
31內容數
關於影評、分析、美學的「非日常」切入。主為動漫心得影評,主觀美學體驗和感想。偶爾加入文本分析,試圖斜目而視,另闢蹊徑,在動漫的呈現基礎之上,發現嶄新的意義與闡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五四廣場、八大關、中山路、湛山寺、銀海大世界、浮山、嶗山、青山漁村,從沒想過當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青島,如今會如此懷念這個擁有美麗與故事的城市。
Thumbnail
五四廣場、八大關、中山路、湛山寺、銀海大世界、浮山、嶗山、青山漁村,從沒想過當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了青島,如今會如此懷念這個擁有美麗與故事的城市。
Thumbnail
開始是星星點點、一簇一叢地往外冒,後來大膽了些,便不顧石牆的囹圄,一群一群地往外湧,鐵門攔不住,磚牆抓不嚴,漏網的可不只是魚,連鯨魚也鑽出去。最後是一片一片地從頭頂傾瀉,如瀑布一樣,往下落,往上長,肆無忌憚,無視石獄。
Thumbnail
開始是星星點點、一簇一叢地往外冒,後來大膽了些,便不顧石牆的囹圄,一群一群地往外湧,鐵門攔不住,磚牆抓不嚴,漏網的可不只是魚,連鯨魚也鑽出去。最後是一片一片地從頭頂傾瀉,如瀑布一樣,往下落,往上長,肆無忌憚,無視石獄。
Thumbnail
喜歡遊走時的胡思亂想,以不同的速度觀看風景,放慢腳步留心週遭的生活痕跡,細細觀察陌生的角落,就如同出國旅遊般的品味體會,換個心情出發更有滋味 ...
Thumbnail
喜歡遊走時的胡思亂想,以不同的速度觀看風景,放慢腳步留心週遭的生活痕跡,細細觀察陌生的角落,就如同出國旅遊般的品味體會,換個心情出發更有滋味 ...
Thumbnail
觀察一座城市的人文面貌,除了河川、綠蔭、交通與建築的硬體面向之外,我更喜歡鑽進街頭巷尾的角落和傳統市場的攤販間,發掘找尋在地人的生活原味,這種樂趣不管是出國度假或島內的鄉鎮旅遊,往往都能讓我有意外的收穫和體驗。
Thumbnail
觀察一座城市的人文面貌,除了河川、綠蔭、交通與建築的硬體面向之外,我更喜歡鑽進街頭巷尾的角落和傳統市場的攤販間,發掘找尋在地人的生活原味,這種樂趣不管是出國度假或島內的鄉鎮旅遊,往往都能讓我有意外的收穫和體驗。
Thumbnail
嘿,陰雨連綿又寒冷的雨水之後,適逢驚蟄,陽光又微微露臉,怎能輕易辜負這樣的好時光? 1939年昭和老屋翻建而成,日式房舍的每一處造景都有時光長河的縮影,舊與新交融,提煉出現代文青風,也讓每一顆忙碌翻轉不停的心,有駐足停歇的時刻,好好休息充充電,路才走的長遠。
Thumbnail
嘿,陰雨連綿又寒冷的雨水之後,適逢驚蟄,陽光又微微露臉,怎能輕易辜負這樣的好時光? 1939年昭和老屋翻建而成,日式房舍的每一處造景都有時光長河的縮影,舊與新交融,提煉出現代文青風,也讓每一顆忙碌翻轉不停的心,有駐足停歇的時刻,好好休息充充電,路才走的長遠。
Thumbnail
以前聚集暴力集團、色情行業的黑街,老一輩人警告沒事別靠近,時空轉換,廢業的遊郭紅燈區,成排老舊木房幾經滄桑。
Thumbnail
以前聚集暴力集團、色情行業的黑街,老一輩人警告沒事別靠近,時空轉換,廢業的遊郭紅燈區,成排老舊木房幾經滄桑。
Thumbnail
  坐落在大安區龍安里的青田街,不僅素有「臺北市的綠寶石」美稱,更是過去風華一時的昭和町。信步其中,陽光灑落卻不覺燥熱,因這裡有大片老樹掩映;舉目四顧,還會發現自己被百年日式木建築環繞著,彷若走進塵封的歷史記憶,古樸氣息猶在,說不盡的故事待你我細細發掘……
Thumbnail
  坐落在大安區龍安里的青田街,不僅素有「臺北市的綠寶石」美稱,更是過去風華一時的昭和町。信步其中,陽光灑落卻不覺燥熱,因這裡有大片老樹掩映;舉目四顧,還會發現自己被百年日式木建築環繞著,彷若走進塵封的歷史記憶,古樸氣息猶在,說不盡的故事待你我細細發掘……
Thumbnail
今年上半空總拆除了圍牆,釋放出30米寬的空間再加上街道的百米,讓人在仁愛路上右望時的視野隨著行道樹的綠意水平延伸,讓原本的空間獲得解放外,更加上景觀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裡增添了一個綠洲風景,但景觀只是增添視覺美感嗎?我選擇傍晚天黑前,乘著涼風徒步造訪。
Thumbnail
今年上半空總拆除了圍牆,釋放出30米寬的空間再加上街道的百米,讓人在仁愛路上右望時的視野隨著行道樹的綠意水平延伸,讓原本的空間獲得解放外,更加上景觀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裡增添了一個綠洲風景,但景觀只是增添視覺美感嗎?我選擇傍晚天黑前,乘著涼風徒步造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