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真假資料都有,不管是不是認知作戰,或者是虛假訊息。數位素養專家Mike Caulfield提出了一套四步驟法則,讓你篩出好東西與壞東西。這四步法則就是停看聽,啊不,是S.I.F.T。
當你開始閱讀一則網路內容(不管是網頁、貼文、或是影片)前,先暫停一下問問你自己,是否知道這則內容的來源,以及內容主張和網站的聲譽如何?尤其是呀,有些網路內容會用聳動的標題煽動你的情緒!你可能會需要運用其他步驟來瞭解主張或網站的聲譽。在你無法確定內容來源的權威性或內容正確性之前,不要閱讀或分享媒體內容。
ㄟ~我只不過是看個網頁或貼文,要搞得這麼複雜呀?
先想想你的目的吧,如果你只是想轉發、閱讀一個有趣的故事,或獲得一個概念的高層次解釋,那麼瞭解網頁或文章的作者或發布者是否可靠可能就足夠了。如果你在做深入的研究,你可能想要追查網頁或文章中的個別主張並獨立驗證它們。
上面的這兩種策略可以交互應用,畢竟我們在網路上大部分都是用快速和淺層的調查過濾策略,我們在簡單的事情上變得更快,部分是為了能在對我們重要的事情上花更多時間。但無論哪種情況,定期停下來重新評估我們的反應或搜索策略都是關鍵。
小技巧:
吃東西之前要知道你吃的是甚麼!在閱讀之前,要知道你閱讀的是甚麼!
在你接觸一個來源之前,你不需要對它進行普立茲獎等級的調查。但如果你正在閱讀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經濟學文章,你應該在閱讀之前就知道這一點。相反,如果你正在觀看一個由牛奶廠商製作的關於飲用牛奶的諸多好處的影片,你也想知道這一點。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諾貝爾經濟學家總是正確的,而牛奶廠商就不可信。但瞭解來源的專業知識和他們的(潛在)意圖對你解釋他們所說的話至關重要。花60秒時間在閱讀之前弄清楚媒體來自哪裡,將幫助你決定它是否值得你花時間,如果值得,還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它的重要性和可信度。
小技巧:
有時你並不在乎你所閱讀的特定文章或影片,你關心的是內容中所做的主張,你想知道這主張是真是假。你想知道它的觀點是否為共識,或者它是否存在很大爭議。
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的策略可能是先把你在閱讀的特定文章或影片擱在一旁,尋找關於它所提出主張的可信報導或分析。例如說,當你在閱讀一篇來自"拯救無尾熊基金會"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無尾熊剛被宣布絕種了(ㄟ~不會吧),你最好的辦法可能不是調查來源,而是去尋找你能找到的關於這個主題的最佳來源;或者同樣重要的是,瀏覽多個來源,看看專家共識似乎是什麼。在這些情況下,建議你尋找其他報導,以便更好地滿足你的需求 — 更可信、更深入、或者也許只是更多樣化。
一旦你找到共識,你必須同意嗎?絕對不是!但理解一個主張的背景和歷史將幫助你更好地評估它,並為未來的調查提供一個起點。
小技巧:
我們在網際網路上找到的許多內容都已經失去了原始脈絡。也許有一段兩個人打架的影片,其中A是攻擊者。但在那之前發生了什麼?影片中剪掉了什麼?保留了什麼?也許有一張看起來真實的照片,但標題可能具有誤導性。也許有人根據一項研究結果對新的醫療治療方法提出了聲明 — 但你不確定被引用的研究論文是否真的這麼說。
在這些情況下,建議你能夠追溯主張、引述或媒體回到源頭,這樣你就可以在原始脈絡中看到它,並了解你看到的版本是否被準確呈現。
小技巧:找到內容資訊的原始來源,檢查下列情況
貫穿上述這四個步驟的主題是:它們都是關於重建必要的脈絡,以有效地閱讀、觀看或聆聽數位內容。
一個脈絡是說話者或發布者是誰。他們的專業知識是什麼?他們的(潛在)意圖是什麼?他們過去言論的公平性或正確性如何?這就是我們為甚麼要調查來源!就像當你聽到一則謠言時,你想在反應之前知道謠言的來源。當你在網路上遇到某些內容資訊時,你需要同樣的脈絡。
當涉及主張時,一個關鍵的脈絡包括它們是否被廣泛接受或拒絕,或者介於兩者之間。藉由掃描其他報導,你可以看到專家對一個主張的共識是什麼,了解它的歷史,並最終找到一個更好的來源。
最後,當證據以某種框架呈現時 — 無論是引述、影片還是科學發現 — 有時重建照片被拍攝或研究聲明被提出的原始脈絡會有所幫助。在原始脈絡中,它可能看起來完全不同!
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技巧會讓你發現內容資訊的主張完全錯誤,或者來源確實是試圖欺騙你的壞東西。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技巧提供了你同樣重要的事情:它們重新建立了網路上的內容經常被剝離的原始脈絡,讓你能夠更有成效地與所有數位內容共舞。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