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賦予更合理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圖片取自pixabay網站

朋友提到「轉念」,我對這個詞一直都有點抗拒。這個詞沒有完全錯,但很容易被誤用,錯用,以為只要「不要那樣想」就可以了。但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理智上知道,但情感上就是做不到。

我比較喜歡丹席格的說法,「重新賦予意義」。

人對自己的生命經驗都會賦予一個意義,但我們(尤其是在童年時期)為自己所賦予的意義不見得合理。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當父母打罵小孩,小孩會如何為這樣的經驗賦予意義?幾乎是100%的小孩都會認定:是我有問題,父母才會這樣對待我。但父母會打罵小孩不完全是小孩的問題,甚至可以說,幾乎100%都是父母的問題,因為父母不知道除了打罵之外,還有什麼樣的方式表達自己。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如果知道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也有能力做到,是不會選擇打罵的。

身為哺乳類動物的我們,我們的幼崽自然就是會在驚嚇害怕的時候尋求照顧者的保護。然而當自己的照顧者就是造成自己驚嚇害怕的來源時,這個幼崽的大腦裡面出現了一種嚴重的生物性矛盾,他會陷入一種極大的恐慌,無法理解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於是,「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我有問題」的信念就會落印在孩子的大腦迴路中。

還好,根據丹席格的研究,我們的大腦神經有可塑性,我們可以經過正念的鍛鍊,以及在長大後重新回顧過往的生命經驗,重新為這些生命經驗賦予「更合理的意義」(要如何為自己的生命經驗賦予意義,是每一個人自己要決定的,不是被別人賦予的,所以沒有標準答案,只能是「更合理」的意義)。

而且丹席格也有提供工具,也就是「成人依附訪談」(他很努力去請求他的老師公開這個訪談問卷給大眾使用的,《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這本書裡面有訪談問卷可以自行使用)。有了這些「更合理」的意義之後,生命才有辦法走出不一樣的路。

幾歲都可以做這些事情的。永遠不會太晚。

不是單純的「轉念」,不是「不要那樣想就好」,很需要透過敘事去進行大腦的整合,記憶與認知的重整。是理智上知道,身體也得感受得到才行的。

我是一個體制外的獨立教育工作者,喜歡在生活中進行各種學習。對教育的看法有許多是來自於自身的生命經驗,跟台灣社會中一般主流價值有不小的差異。因為體驗過自由為自己帶來的豐沛生命養分,因此特別熱愛「自由發展」的教育理念,相信愛與尊重的教育才能讓人獲得自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更多元的角度、更高的接受度, 你會發現,所有的好事或壞事,都是有意義的事。
Thumbnail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找出一個意義,會不會太執著,或者像我說的這樣、什麼都不上心,也是一種執著?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我們常說: 山不轉路要轉,路不轉人要轉,人不轉心要轉、態度要轉、思維要轉。 "轉"就是"改變"的意思,成敗繫於一念之間,只有勇於改變現狀,大膽跳脫老舊巢臼,才有發展的機會 凡事靈活思考,擅長腦力激盪,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用另一種方法嘗試,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們在任何領域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之前對於人生意義有些思考,在Dcard上面看了些文章,突然覺得這留言讓我很有感觸
證據不一定是王道,數據不一定就是真理,避免偏見、刻板印象、歧視,不要太快做出決定或判斷——尋找共同點,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幫助他人重新思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更多元的角度、更高的接受度, 你會發現,所有的好事或壞事,都是有意義的事。
Thumbnail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找出一個意義,會不會太執著,或者像我說的這樣、什麼都不上心,也是一種執著?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我們常說: 山不轉路要轉,路不轉人要轉,人不轉心要轉、態度要轉、思維要轉。 "轉"就是"改變"的意思,成敗繫於一念之間,只有勇於改變現狀,大膽跳脫老舊巢臼,才有發展的機會 凡事靈活思考,擅長腦力激盪,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用另一種方法嘗試,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們在任何領域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之前對於人生意義有些思考,在Dcard上面看了些文章,突然覺得這留言讓我很有感觸
證據不一定是王道,數據不一定就是真理,避免偏見、刻板印象、歧視,不要太快做出決定或判斷——尋找共同點,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幫助他人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