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宗教是讓人生更美好的禮物,別等生命即將消逝才想起它來!

宗教帶來的利益遠不只有三類問題的解答

在宗教系列的首篇文章 宗教?能幹嘛?當中,我們看到了宗教隨著歷史發展,持續解答困擾著人類的三種問題。然而宗教帶給個人甚至帶給一個社會的好處,可不僅僅只是回答三個問題而已。

修但幾壘!

raw-image

在我接著分析宗教的利益之前,讓我們先來個名詞定義,限縮一下「宗教」的討論範圍。回顧 宗教?能幹嘛?中的定義:

宗教是人與超自然、神祇等神聖存在的聯繫與互動關係。

由於這樣的定義非常廣泛,我必須在此縮小範圍才能再繼續我的論述。接下來我會提到許多宗教的特性,以及其對人類社會的種種貢獻;所指涉的是非邪教、非迷信儀軌的正式宗教。這樣的宗教在教義上不能存有傷害他人,或者歧視特定族群等具有惡意的內含。除此之外還必須有完整的基礎理論,理論內容可以是解釋環境、探討人生苦難或是論述死後的一切。若某個教義僅包含執行某種儀式即獲得某種利益,這樣買賣式的內容並不能稱之為完整的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三大宗教都在我所論述的正式宗教當中,除此之外凡是擁有完整教義且不符合邪教條件的信仰也都在此範圍之中。

不只給你答案,更鼓勵你親自證明

宗教在三大問題上能夠給出答案,但這個過程並不像老師給暑假作業答案一樣只是一串BBCAD的選擇題正解。宗教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會把某些教育以及勸人向善的理念一起放進答案的詮釋當中。為什麼要求男人對天發誓,總要加一句: 若有不從必遭天打雷劈? 宗教?能幹嘛?當中提到雷公的出現是為了解釋閃電與打雷的環境現象,但人們在解釋過程中加註了雷公會瞄準作惡的人打。這導致原本發揮解釋環境功能的一位神祇,變成監督人們不得作惡的懲惡之神。這樣的現象使得宗教內涵加深,且發揮了多元的強大功能。不只給了你打雷這個現象的解答,更鼓勵你不作惡成為一位正直善良的好人。這時候為什麼有打雷閃電已不再是重點,希望世人時時行善不作惡才是雷公最核心的目標。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宗教當中非常普遍,這裡先以雷公做代表闡述此概念。


雷公屬於人類作惡就會降下雷電的懲罰者,其他還有正面獎勵的例子。就算不是基督徒也能琅琅上口: 信基督得永生。信基督就必須遵守基督教的規定,最基本的就是摩西十誡。沒錯,哈里遜福特飾演印第安納瓊斯在法櫃奇兵裡追尋的,就是擺放刻著摩西十誡石板的法櫃(正式名稱應為:約櫃)。十誡中僅有三項在規範對上帝的信仰,其他七項都是關於各種行為的善惡對錯。基督徒的一生若能以正確的方式信仰上帝,並且遵守十誡中的規範,死後就可以升天享受永生與上帝同在。相比雷公不守規矩就施予懲罰,上帝則是以永生來鼓勵信徒遵守十誡。當然基督教中還有不守十誡會下地獄的懲罰性條款,所以應該說是一種恩威並濟的狀態。


不論宗教使用的是懲罰、獎勵又或是恩威並濟,我們都可以看出宗教絕不只有回答三大問題這麼簡單的作用。從基本的規範人與人互動、定義善惡是非開始,宗教在形塑善良的人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廣義的來說,宗教在試圖建構出一個完美的人類社會,相當於烏托邦或是人間淨土。此時宗教除了人、神的互動關係之外,更深化的拓展至如何讓信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種人格培養的過程使得宗教不僅解釋人跟神的關聯,也延伸至人跟自己內心的溝通與互動關係。


誰需要宗教?死者?活人?

如果有個工具可以讓你得到內心的平靜與安適並成為更好的自己,你會等到生命結束前才想拿來用嗎? 想必不會吧!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不把握生命認識宗教、信仰宗教呢? 前面我將宗教的範圍做了限縮,這裡所指的也是同樣的範圍之內。宗教能夠帶給人的益處遠大於你所能想像,因此我們更該趁著還有這口氣在、還能活在這世上的時候,早早拾起宗教這個偉大的工具。倘若等到垂垂老矣死亡將至才想到宗教,認知與學習能力隨年紀降低將迫使你用比以往更長的時間才能徹底認識一個宗教,最重要的是留給你享受宗教益處的時間已所剩無幾。世界三大宗教都發展出不同教派,其他宗教也能產生培養人格的效果。面對宗教我們有非常豐富的選擇,不論你最後選擇哪一個,我都真摯的為你感到高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