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論語。微子》: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粗解

楚國的狂人接輿故意在路過孔子車旁時唱著歌來諷刺他:「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行怎麼如此不堪呢?過去的已經無法挽回,未來的還卻還可以改善。算了吧!算了吧!現在的執政者是沒什麼希望的!」孔子下車,想同他說話。他卻往前趕了幾步避開了孔子,使孔子沒能與他說上話。

 

前言 

看古書最怕的就是不知來龍去脈,例如"子曰:學習時習之,不亦悅乎。"然後呢?你就看著學者專家們就著這幾個字絮絮叼叼的,有點不著邊際的說著他自己的看法,或者引用別人的說法,問題是"子曰:學習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之所以這麼說,其背景或者原因究竟是什麼?孔子總不會無感而發吧?他總不會無緣無故的來上這麼一句吧?可是,因為記錄上沒有,所以你也不知道其來龍去脈,所以解說<論語>的諸多作者,大概也就只能就著字面來解說的,較好的會加上一些個人經歷或近人事蹟等來做為佐證或說明。也因此後人也只能死記硬背的把古聖哲言記誦下來—有些乏味又有些無趣—。這也是為什麼<論語>中幾則有故事情節的篇章特別能引人注目的原因,因為那樣一來,這個記錄就多了些人味,有了些前因後果,多了些我們能夠揣摩和遐思的空間了。

 

討論

這段記錄極為簡單,事情的經過也不長,可能不到半分鐘吧?然而,我們卻也可以從記錄中大概知道其原由。春秋時期,周王朝已經衰頹,各諸侯國雖然尚遙尊周朝,實際上已形成了割據狀態,爭戰連連,民不聊生,孔子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天下能恢復大一統,最少讓各諸侯國的政體能走上軌道,人民能過上安定且溫飽的日子。雖然孔子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但知識分子有能力就應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盡最大的努力為這個理想和目標來奮鬥。而當時,因為周王朝的衰頽,許多貴族階級的有讀過書的人也淪落為平民,他們清楚知道世局的變化及動蕩,但不認為在這樣的亂世中自己能有什麼作為,因此他們離開人群,找了個地方隱遁起來,隱姓埋名的希望過著平和無爭的簡單日子了此一生。

問題是:他們讀過書,他們比起當時絶大多數不識字的平民多了些管道,即使不想知道的訊息也會不經意間聽聞到,他們也知道自己有能力,最少能為人民做出一點貢獻,因此,他們其實心裡也很矛盾,他們希望自己的做法和想法是對的,可是又不得不注意到那些也是讀書人,但做法和想法卻與他們不同的人,特別是最出色且出名的孔子。因為他的努力不懈,讓他們心慌,讓他們不安,讓他們焦慮,讓他們惶恐,因為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不是那麼站得住腳;因為,如果孔子是對的,那他們算什麼?這也是《論語。微子》篇中記錄了好幾則有關隱士的事蹟。從記錄中,你可以清楚看到:他們對孔子的事蹟和行蹤極為了解和熟悉,也因此可以推測,他們其實在心中已經多次與孔子對過話,以各種理由和說法來說服自己了。


"楚狂"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論語是孔子學生的記錄,這件事應該是孔子開始周遊列國後,在楚地遇到的,之所以稱"楚狂"而不稱"楚人"乃因孔子學生認為老師的做法是對的,是正確的,是值得追尋的,所以對異議者都有些不滿或不以為然,因此稱之為”狂”。"楚狂"兩字,既表明是在楚地發生的,也表示此人不是一般人,是個見識不差的異議分子。


"接輿"

你知道嗎?"接輿"這人就因為歌而過孔子,就在歷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你知道在歷史的長河中要留下姓名是多麼困難的事嗎?可是"接輿"這人就因為歌而過孔子,就在歷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如果他沒有"歌而過孔子”呢?那大概沒人會知道他的名字吧?所以呢?(你可以自己想想…)


"歌而過孔子"

"歌而過孔子",所以呢?他應該知道那是孔子的座車。他是隱士,為什麼他會知道那是孔子的座車?這表示他早就在注意孔子的行蹤,知道孔子什麼時候會到達楚國,知道孔子在什麼時間會到達楚國的什麼地方,所以他才會等在那裡。那他為什麼要知道這些呢?因為他心不安,他為什麼也不安呢?我猜測:他不確定自己的隱士做法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他想規勸孔子,希望孔子能和他一樣。大家都一樣,就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了,他也就不會心不安了,不是嗎?我相信他在知道孔子的行蹤後,一定想著:我用什麼方法可以讓孔子知道我的想法,了解我的做法。他一定有過掙扎,有過心裡的拉扯,他不知道要不要"歌而過孔子"?他一定想過很多的方法,他甚至很難決定要不要出面?但最後還是決定用"歌而過孔子"的方法。哇,這中間有太多心裡的掙扎和揣摩了。他之所以這麼做,這中間有太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