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不是為鐵道而癡迷的鐵道迷,但我也會因為鐵道帶來的風景、人文、歷史而深受感動。我通常前往的地方都是以公車、捷運代步,被雙北的交通便捷給慣壞,所以當我需要坐火車或是高鐵的時候,總是會很緊張,不知道要看哪裡才是我要搭的月台方向,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走錯路。
我對火車的印象既陌生又熟悉,但搭過幾次火車之後,逐漸能理解鐵道迷所喜愛的是什麼了,加上之前被演算法推薦《南方,寂寞鐵道》這本書以及其紀錄片,勾起我的好奇心,讓我也想一同探索鐵道之美。
🚂
蕭菊貞導演自稱是火車的重度使用者,從學生時期
到出社會工作,「在火車上」總是跟導演有脫離不了的關係。跟著導演娓娓道來,慢慢進入導演為什麼製作這部紀錄片,以火車、火車司機員,以及火車鐵道幕後工作人員的故事。
《南方,寂寞鐵道》的故事主角是來自台灣南部的南迴鐵道,也就是最後完成台灣環島鐵路的最後一段,也是開路最危險,卻也是沿途風景最美的鐵道。看著書籍第一位劃開此鐵道故事的司機員開始,看到越後面越覺得引人入勝,這不單單是一條鐵軌與火車的故事,而是乘載著台灣自從鐵路開闢以來所有人的故事,所有的辛香料都讓即使是只有鋼鐵外表的硬漢成了鐵漢柔情。
一個人獨處的火車時光,一段歷史被遺忘的失落,一群不被瞭解的鐵道員,當大家同在一起時,就像點點螢光群聚,應該可以溫暖這條寂寞鐵道呀!
尤其是當南迴電氣化通車前夕,藍皮普快車停駛前一個月,整條南迴線湧進了好多人來追火車、搭火車,不只年輕人,還有很多攜老扶幼的一家人,他們都來跟記憶中的老火車告別,並且在火車上重新跟自己的青春相遇,那一刻我更清楚的回到了我最初想拍鐵道紀錄片的初心,這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南方,寂寞鐵道》p.60
🚂
火車就如同與月亮一樣,一直是影視作品或是藝術創作所描繪的對象,而這些一直是我們心中難忘的經典,不管出現幾次,總是會讓我們一再的感動。
這讓我想到以前劇本創作課上,有一個很經典的問題「到底是先有事件(故事脈絡),還是先有角色(人物的人格特質)來帶動一整個故事的?」,這種問題放在《南方,寂寞鐵道》裡就好像是「到底是先有火車,還是先有乘客的故事?」我想我們與火車的關係大概是同時並行,沒有誰先開始,只有不斷的交會,深入了解之後,才是故事中不寂寞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