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8/29) 生日特輯|總結25歲這一年:寫書、自媒體、遊牧生活、找到想做的事

長期追蹤我文章的人,應該會發現雖然我身為「遊牧者」,但是鮮少寫「旅遊日記」,可能因為我本身喜歡透過「寫作過程鍛鍊我的思考能力」,不太喜歡「紀錄流水帳」,因此我從不寫日記。偏向經過時間沉澱後,有了更深的思考,再輸出「反思型文章」

因此這篇文章是紀錄「我25歲這一年生活」的反思。

寫書

這個花費近一年的Project,終於來到了尾聲。

可以說我整個「25歲」都在為這本「生涯首作」忙活。四處雲遊,也是為了「激發更好的創作靈感」。雖然頭三個月就就完成了「第一版初稿」,但是前前後後修改了20多次。

之所以改這麼多次,是開始網上發文後,才開始找到「自我表達」與「觀眾欣賞」中間的平衡點,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寫作風格」。但我也曾一度摸索過了頭,直到6月底有粉絲敲碗想預定了,才驚覺我拖太久

書出版後我會在這裡更新連結,也會另外再做簡介。


自媒體

我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曾經寫下《為什麼我開始不用社交媒體》,透過我個人的真實案例分享,從2019年底戒斷後,我的收穫與成長。鼓勵年輕人少滑手機,多聚焦時間在自我成長上。

然而,我在今年四月底重啟自媒體,契機在於我在閱讀中得到的啟發,大意是「你的內容要面向市場,才能真正產生價值」。

的確如此,剛開始寫作時,我一廂情願「從我的角度出發」,抒發「我的感受」。真正面向市場後,我才發現引起讀者「關注的關鍵」在於找到「他人需求」與「我的經歷」的交點。藉由「我的故事」,讓讀者「彷彿看見自己」、「找到知音人」,才能引起「大規模的共鳴」。也是這時,我的文字才從「單純的個人回憶錄」,提升層次,變成「擁有市場價值的文章」。

抓到了這點關鍵,我第一次經營自媒體就在短時間有了起色,從初始的66個粉絲,經過四個月,來到8500位追蹤者。私人社群circle也有了230位小夥伴。


遊牧生活

馬來西亞吉隆坡:

吉隆坡是我離開新加坡,開啟「遊牧生活」的第一站。剛開始還是為「吉隆坡」的物價感動,幾乎所有物品價格都是新加坡的三分之一,然而這裡的房租卻令人頭痛,幾乎是我之後呆的地方(峇里島、宿務)的兩倍價格。

雖然大家經常讚揚新加坡的「雙語教育」,但是來到吉隆坡,才覺得馬來西亞華人是「真正掌握了雙語」。新加坡的雙語教育下,重英文輕華文,無法用「華語完整說完一句話」的年輕人比比皆是,然而馬來西亞華人卻能「切換自如」,馬來語、客家語、閩南話也不在話下。

除此之外,也對「大馬華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感到感動。可能是華人在馬來西亞屬於小眾群體,積極建立自己的「華人學校、華人電視台、華人電影」。因此在這裡,雖然不同國籍,我依然有不少「家的感覺」。

印尼峇里島:

峇里島是實實在在的「數位遊牧」大本營,在這裡呆了兩個月,頭一個月在「倉古」、第二個月在「烏布」。這裡有非常多為數位遊牧者設立的「co-working space」,遇見了許多在這裡「網路輕創業」的歐美年輕人,因此到處都是「白人飯」的餐廳、擺滿英文書籍的書店、還有播放許多「原本只在歐美上映的電影」的電影院!

在這裡叫外送、租摩托、找便宜的住所,也都不是難事,是剛開始「想體驗數位遊牧的人」可以閉眼衝的地點,當然呆了兩個月之後,就有點懷念「中餐」。印尼的Nasi Goreng翻譯成中文是「炒飯」,我後來「吃膩了白人餐」,天天只能吃Nasi Goreng解鄉愁。

菲律賓宿務:

在宿務呆了一個月,原本以為宿務會像「其他度假勝地一樣」,只需要躺平relax,但是許多知名的旅遊景點,比如「與藍鯨游泳」都在坐車超過4小時的地方,對於我這種「獨遊者」不太友善,並且基礎建設甚至「遠不及」峇里島,道路崎嶇、許多咖啡店不提供免費Wi-Fi,總體來說不是「數位遊牧者」的好地方。

於是我把焦點更聚焦在這裡的人文、社會背景上,探討菲律賓「男女工作能力差距的緣由」、「與曾來台20年的家政工」談天、了解當地「外語學習行業」的現況,這些都是「身為長居者,才會有的深入體認」。

中國上海:

「感受了前幾個月獨遊的孤獨」,在上海的這一個月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好友住在一起、參加年底INSEAD MIM中華區同學會、和好朋友們一起跨年、回味童年在上海的日常。

過去因為「不斷在不同地方學習與成長」,我總是遺憾錯過同學會,因此激勵我開啟「遊牧生活」的關鍵之一,便是可以「自由遊蕩」。對於我這種「好友總是四散在各地」的第三文化小孩來說,「能相聚」就是最大的禮物了。

中國香港&深圳&廣州:


最近在「粵港澳大灣區」呆了兩個月,也是疫情後、時隔四年終於回到「熟悉的地方」。過去在香港唸大學時,我是「兩岸三地」的空中飛人,週末閒來無事就從香港過關到深圳,寒暑假回台灣也只是「一個半小時」的飛行距離而已。

疫情前,我以為「我畢業後肯定會先在香港工作」,沒想到疫情打亂了計劃,也才有了後頭申請研究生,跑到法國唸書,在新加坡工作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際遇」。儘管香港這幾年局勢變了好多,然而這裡始終是我「成長並奮鬥過的地方」,在這裡我獲得過「前所未有的機會」,也才讓我能繼續「前往國際的舞台」。


找到想做的事

這一年我重新發掘了自己的熱誠——「教學」

其實我從小就喜歡「教學」,我是家中長姊,小的時候和表弟表妹們共住在一間大房子裡。因為是「最大的小孩」,我在學校學的東西也是「最多的」。每天放學回家,總是興致勃勃和弟妹們分享「今天我學到了什麼」,甚至不厭其煩給每個人「手工製作課本」。

套用我弟曾說的話,「姊瘋了」。然而旁人看起來麻煩的事情,我卻在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這個興趣在我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被「拋棄至角落」。畢竟在商學院的人眼中,進到所謂的管顧、金融業才是「正道」

也許是命運的召喚吧。我在管顧業中並沒有找到「這是我天命」的感覺,反而在寫作的過程中,重新發掘「啊!原來我是真的喜歡教學啊!」

我無比喜歡把「很難講明的概念,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輸出,目的是讓普通人也能懂。

因此接下來也會做出「教學的不同內容形式」,除了文字,也會開始嘗試Podcast、影片,分享「生涯探索、留學與海外職場、自媒體寫作」等內容。


總結:

我過去的人生不斷在追逐「表面的成功」,實習、交換、學歷等等,都是為了讓我在「想去的公司」眼中更有價值,更有機會「被選中」,也曾短暫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25歲,在人生的四分之一階段,我忽然覺醒了,我應該精進的是「對他人產生價值」的能力,而不是「仰賴公司」,畢竟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誰知道曾經是朝陽的公司,哪天就變夕陽了?

透過一年的實踐,我發現如何「培養對他人產生價值」的能力,直接面對市場,才是「不怕未來貶值的超能力」。

也是這一年,我的心態有了徹底的改變,從前我總想證明「自己夠厲害」,但是我現在卻很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work in progress」的事實。

你要時刻讓自己走下山峰,才能再次領略登上山峰的美好」,也許人生就是在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與蛻變,從而獲得「巨大昇華與滿足」的過程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