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留學|INSEAD一年學程,解鎖四個國家校區(法國、新加坡、阿聯酋、美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雖然我曾在美國交換一年,對美國相對熟悉,但是在選擇商學碩士時,卻選擇了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MIM。

一方面是它能在一年內,帶我去到4個國家:法國、新加坡、中東、美國,開拓對世界的了解;另一方面是更多元的學生組成 。(INSEAD會控制每個國籍的學生不能超過12%,假如有了解過美國的碩士,應該會發現印度及中國居多)

今天分享我在各個校區的學習心得:

主要學程

法國(楓丹白露)

不同於MBA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校區,MIM的同學會在法國一起開始課程,在法國大概6個月時間。

雖然INSEAD最早於法國起家,但學校的辦學理念「Business School for the World」更強調了聯合國的概念,除了學生多元化的組成,教授也來自多個不同國籍,不會特意強調「法國價值觀」,這點與我過去在美國交換很不同,美國教授會很強調「美國價值」,並且有「必須融入於美國社會」的隱形壓力。

我本身在兩岸三地長大,「跨文化的平等交流」是我最崇尚的價值觀,在這裡我可以舒服的做自己。Be my authentic self :)

接受更廣闊的文化及價值觀衝擊,讓我不會受限於母文化可能給我的「思想禁錮」,而可以有更多不同人生視角。

新加坡

6個月之後,MIM所有同學再一起前往新加坡校區。

這是我整個學程最開心的時候,回到亞洲,又是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雖然不是新加坡人,卻也彷彿做回了「東道主」,可以向已經熟識的歐洲同學,親身解釋亞洲文化、華人文化,讓他們更加理解「我們的生活方式」

剛開始搭乘乾淨寬敞的新加坡地鐵,歐洲同學們經常感到驚訝,我則覺得他們的反應很可愛。

我也在這段時間,順利找到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商業分析師的工作,年薪200萬TWD,工作一年即賺回學費(用新加坡人力資源局的薪資測算,這份工資為同齡人裡的top 1%)

Study Trips

除了法國、新加坡,INSEAD還有在阿聯酋(阿布達比),以及美國(舊金山)設有校區,阿聯酋校區主要服務於EMBA同學,美國校區主要是為接近矽谷而建的創客空間。

作為INSEAD MIM的學生,也有機會透過study trips去到這兩個校區,進行為期大約一週的學習。

阿聯酋(訪問杜拜、阿布達比)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來過中東。許多人來過杜拜旅遊,見證了這裡的奢華,但是INSEAD MIM 的study trip 讓我可以穿過浮誇的表象,從商業角度出發看到這裡的發展機會。

在中國這個巨大的經濟發展引擎降速後,中東成了全球新的發展潛力股,為了降低「只仰賴石油出口」的單一經濟模式,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都大刀闊斧,持續不斷建設,吸引全球人才進駐。

我有不少MIM同學現在也在中東發展,圖為當時study trip在杜拜與學長姐交流。

美國(矽谷舊金山)

當然「Business School for the World」不能少了美國這塊拼圖,因此3年前INSEAD在舊金山設立的「Business Innovation Hub」開幕,MIM有幸成為第一批使用者。

舊金山study trip在畢業典禮隔天,因此graduation party結束後沒幾個小時,有報名此study trip的同學,包含我,還沒睡夠就立刻前往樟宜機場,飛往舊金山。(提前適應管理顧問的生活;D)

我們有幸前往矽谷,與幾家正在快速發展的新創交流,最重要的是為我們「植入創業基因」,讓我們認識到除了管顧業,還有更多生涯選擇。


我的感想:

INSEAD MIM 畢業典禮上我的感想詞

INSEAD MIM 畢業典禮上我的感想詞

總結:

  • 看到更大的世界對我的影響是,獲得「價值觀自由」。透過了解不同文化,自己判別優缺點,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納入自己的價值系統中,不再受主流觀點影響,成為「最舒服的自己」。
  • 擁有更多的「職業選擇」,親眼見證更多人生的不同活法,才不會以為只有「去美國」、「進科技業」才是人生幸福的唯一出路。
  •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信奉長期主義,從來不吝嗇於教育的投資,讓我可以「See the World and Be a Better Version of Mysel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s Salon: 投資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305會員
171內容數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2025/02/27
我在2021年收到「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碩士」的碩士錄取。這個項目最特別的是,除了一般學校要求的履歷(CV)、申請文書(SOP)、推薦信,在你提交了Application form之後,還會收到一封關於Video Essay的邀請信...
Thumbnail
2025/02/27
我在2021年收到「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碩士」的碩士錄取。這個項目最特別的是,除了一般學校要求的履歷(CV)、申請文書(SOP)、推薦信,在你提交了Application form之後,還會收到一封關於Video Essay的邀請信...
Thumbnail
2025/01/09
此文章提供倫敦帝國學院Msc Strategic Marketing申請過程的Kira面試考古題,涵蓋自我介紹、優缺點、團隊合作、行銷策略等面向,適合準備面試的學生參考。
Thumbnail
2025/01/09
此文章提供倫敦帝國學院Msc Strategic Marketing申請過程的Kira面試考古題,涵蓋自我介紹、優缺點、團隊合作、行銷策略等面向,適合準備面試的學生參考。
Thumbnail
2025/01/02
本文深入分析美國M7商學院的管理學碩士項目(MIM)的申請策略。基於Kellogg和Chicago Booth兩所商學院的情況,探討了國際生在申請中可能遇到的競爭和挑戰,以及如何根據就業數據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文章還提供了針對不同個人情況的申請建議,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規劃未來的職業路徑。
Thumbnail
2025/01/02
本文深入分析美國M7商學院的管理學碩士項目(MIM)的申請策略。基於Kellogg和Chicago Booth兩所商學院的情況,探討了國際生在申請中可能遇到的競爭和挑戰,以及如何根據就業數據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文章還提供了針對不同個人情況的申請建議,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規劃未來的職業路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五年了。在這五年之間,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這次我們前往美國,探索臺灣和美國設計人生的不同之處,本次要和大家分享美國Stanford Life Design Lab 所見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五年了。在這五年之間,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這次我們前往美國,探索臺灣和美國設計人生的不同之處,本次要和大家分享美國Stanford Life Design Lab 所見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
Thumbnail
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Thumbnail
昨天是我碩士母校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第四屆MIM的畢業典禮,作為INSEAD MIM第二屆的畢業生,見證MIM從第一屆不到100人,到第四屆接近200人的規模,及逐步擴大的知名度,我大膽預測MIM會逐漸比MBA價值更高。以下是我的分析: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Thumbnail
最近在 Thread 上看到有人發問關於海外實習/工作/交換學生的經驗。 這讓我想起在 2016-2017 期間,自己在印度孟買的總部全職實習一年(公司是印度前三大集團,走在路上也能看到 Logo)。
Thumbnail
最近在 Thread 上看到有人發問關於海外實習/工作/交換學生的經驗。 這讓我想起在 2016-2017 期間,自己在印度孟買的總部全職實習一年(公司是印度前三大集團,走在路上也能看到 Logo)。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就讀美國研究所的外國學生的生存方式,並分享了輔大英文系所學科目,以及攝影研究所讀物整理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就讀美國研究所的外國學生的生存方式,並分享了輔大英文系所學科目,以及攝影研究所讀物整理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