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韓劇|《戀愛的發現》:直到真正談了一場戀愛,才發現我們對愛一無所知


每段愛情一開始都美得像花束,為什麼走到最後卻枯萎了?


《戀愛的發現》於2014年在韓國上檔,轉眼間10年過去了,人生多了不同經歷後,最近再重新回味一次《戀愛的發現》,好像才真正看懂這部戲裡關於戀愛的一切。


起初會被這部劇吸引,除了男主角文晸赫真的很有魅力外😂,特別喜歡劇中安排一個有上帝視角的人物,在旁觀看著所有事件的發生;觀眾就像在看實境節目般,一邊聽著不同角色在個人訪談中表達內心的想法,一邊期待著劇情的發展,為整部戲增添更多趣味性。另外劇中的人物設定、生動不彆扭的對白,以及演員們自然不造作的演技,讓這部戲10年來一直榮登我最愛韓劇排行榜南波萬。


-------------------------------------- 劇情簡介 -----------------------------------------

韓夏天(鄭有美 飾)在一次偶然情境下,巧遇曾經交往五年的前男友姜泰河(文晸赫 飾),後來因工作上需要,兩人開始密集接觸,被迫重新面對上一段感情分開的真實原因。同時間,韓夏天論及婚嫁的現任男友南河鎮(盛駿 飾),與情同親兄妹的青梅竹馬安雅琳(尹真伊 飾)重逢,四角關係的糾葛,讓韓夏天南河鎮兩人原本甜蜜的感情也開始搖搖欲墜。


圖片擷取自網路


以下心得會提及部分劇情,可自行斟酌是否要先看劇再看心得唷:)

--------------------------------------- 防雷線 --------------------------------------------


一、不要只用荷爾蒙談戀愛


不論是韓夏天姜泰河的第一段戀情,或是韓夏天南河鎮的第二段戀情,最後都走上同樣的輪迴:一見鐘情-->熱戀-->爭吵-->假性和好-->分開。面對關係中的衝突,他們都未正視衝突的癥結點,像是需求的不同、界限的問題、信任被破壞等等,往往都在事後透過安撫情緒,親親抱抱和好暫時呼攏過去,假裝甜蜜地度過這一回合,繼續自欺欺人,這種甜蜜的幻覺將問題埋藏起來成為關係中的未爆彈。


信任感與安全感是透過日常一件一件小事構築起來,也是在一次一次的傷害中被破壞。即便最後兩人決定敞開自己,說出內心的恐懼,但有時一旦錯過了時機,關係也難以恢復到往昔了。


親密關係,像是一束聚光燈,打進每個人內心最黑暗的角落,讓人無所遁形。


當我們投入到一段親密關係中,不安全感、控制、逃避、焦慮、愛與被愛的渴望,像是幼稚園中奔跑追逐、叫囂吵鬧的小孩,想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這才驚覺:原來自己還有這一面啊!


當荷爾蒙退卻,才是關係本質的呈現。這也是戀愛讓人又愛又怕之處,當我們真實去面對關係中的需求與渴望,可能會讓我們變得脆弱膽怯,卻是讓我們更認識自己與伴侶的機會,更是兩人與關係一同成長的機會。



二、感情蹺蹺板的重量平衡嗎?


上面提到這兩段戀愛關係最終都陷入同樣的輪迴,差別只在於角色對調:韓夏天在第一段戀情中受到傷害,在第二段關係中她不再傻傻掏心掏肺,學會用各種技巧讓南河鎮對她服服貼貼。在第一段關係中韓夏天是屬於權力地位較低的一方,會委屈自己去配合姜泰河;到了第二段關係,韓夏天成為關係中的掌權者,南河鎮則是為了夏天願意委屈自己。


權力不對等的兩方,對於關係的好壞反應也完全不同。就像在第一段戀情中,相較於韓夏天回顧這段戀情充滿著受傷的回憶,姜泰河連為什麼被分手都完全一頭霧水,他回憶起的都是兩人甜蜜的畫面,甚至一直覺得「我們不是好好的嗎?」。在第二段戀情,最終南河鎮才勇於接受這段關係走不下去的事實,承認其實他在關係中一直感覺不到幸福。


正常的關係是個有機體,是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像是乘坐蹺蹺板,兩端不斷在高高低低間盡可能取得平衡。然而一旦兩人的關係長期一直處於不平等的狀態,關係也不可避免走向結束。


學會愛的他們,在第三段戀情中,或許終於懂得如何真實地愛自己與愛對方。



三、原來我們愛的都是我們的想像


姜泰河的提醒下,南河鎮才發現他根本不了解夏天的過去、也不知道他的夢想,頓時驚覺自己時常掛在嘴邊的愛變得好廉價,我以為我愛你,但我根本不了解你。


姜泰河也是在分手後才發現,交往期間原來韓夏天曾經獨自承受這麼巨大的痛苦,自己卻一無所知。


我們往往太小看「認識人」這件事,可能跟某些人認識、相處過後一陣子,就會認定對方就是個○○○○的人,一旦下了這個定論後,就失去了持續認識對方的動力。


我們終其一生都不見得能完全了解自己,又怎能確定自己完全了解對方呢?更何況人會隨著時間、際遇不斷成長變動,我們十年前的想法、需求、渴望、個性、價值觀與現在的自己也不盡相同吧!


除了未來持續性的變化,過去經驗所積累的意識與潛意識的思考、行為、反應,我們也很難完全發覺。


當今主流價值都提倡要「愛自己」,然而「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多面向且抽象的概念,如果單純靠著自身挖掘、觀察、定義,便有可能陷於自我偏誤中——我以爲的我,並不是真實的我。其實更多時候是需要藉由與外在的互動,產生的反應、回饋,來驗證這個「自己」,我想這也是健康的親密關係帶給人最大的價值之一。將此處的「自己」替換為伴侶或他人,也是同樣的概念。


許多關係最後觸礁,往往因爲失去了持續認識對方的好奇心,拿著過去的認知不斷套用在現在的情境,感情就在這樣的誤會與失望中錯過了。


最後也記得,給對方認識自己的機會:)


圖片擷取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大溪地娜娜的蛋黃酥派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