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智能助手幫你做作業?小心變成AI依賴症!如何聰明使用AI增強思考力

「好了,ChatGPT,幫我寫一篇關於環境保護的作文。」


這樣的對話場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自從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問世以來,它們強大的寫作能力確實給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無論是寫作文、做報告,還是編寫代碼,似乎只要動動手指,AI就能幫我們搞定一切。

表面上看,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但細想之下,我們是否正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自己的思考能力?

AI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過度依賴AI。


當我們習慣於將寫作、計算、分析等任務全部交給AI時,我們自身的這些能力就會逐漸退化。就像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背出朋友的電話號碼一樣,過度依賴AI可能會讓我們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逐漸萎縮。

這讓我想起了倫敦出租車司機的故事。在GPS普及之前,倫敦的出租車司機需要通過一項被稱為「The Knowledge」的嚴格考試。他們要記住倫敦錯綜複雜的街道網絡,這個過程需要3年時間,淘汰率高達66%。研究發現,這種高強度的空間記憶訓練會使司機的海馬體(負責空間記憶的腦區)顯著增大。


然而,隨著GPS的普及,這種認知訓練正在消失。我們不禁要問:還有多少類似的認知能力,正在被各種智能設備悄悄取代?對AI時代,我們該如何保持自己的思考力呢?


1. 將AI視為知識夥伴,而非簡單的任務執行工具。例如,我們可以讓AI扮演蘇格拉底式的老師,通過提問來引導我們思考,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

2. 運用費曼學習法。先用自己的話解釋一個概念,再讓AI指出解釋中的漏洞,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複雜概念。

3. 將AI當作辯論對手。讓AI挑戰我們的觀點,提出反論,這樣可以鍛煉我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4. 利用AI提升分析能力。讓AI從多個角度分析一個問題,然後我們再總結歸納,這樣可以培養全面思考的能力。


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將AI視為輔助工具,而非替代品。重點是要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活躍,而不是被動地接受AI的輸出。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使用AI的過程當作一種認知訓練。比如,在寫作時,我們可以先自己構思文章大綱,然後讓AI給出一些建議,再根據這些建議修改完善。這樣不僅能提高寫作效率,還能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

又比如,在學習新知識時,我們可以先自學一段時間,遇到不懂的地方再詢問AI。這樣既能保持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充分利用AI的優勢。

重要的是,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過度依賴AI。就像運動一樣,如果長期不鍛煉,肌肉就會萎縮。我們的大腦也是如此,需要不斷地思考和創造才能保持活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