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24. 《金剛經.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導讀三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導讀: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為什麼呢?所謂的如來,無所來而來,亦無所去而去,所以才稱之為如來。

  如前所述,如來法身遍虛空,盡法界,或言法身即同虛空,則如來又何有來去?若有來去,即起生滅,即非諸法如義,作生滅說,如何是如來?如來三身本一身,智心離相,不住生死,悲心度生,不住涅槃,如是悲智雙運,如來性顯,生死即是涅槃。如來常如是住,住而不住,生死無住處,是無所從來;涅槃無住處,是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也。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色聲起時,即知從何而來,色聲滅時,即知從何而去。色見聲求,知有來去,謂見如來,此住相心,皆為非心,是生滅心,非真實心,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也。當知我心湛然,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豈有來去生滅之相?如是諸相不生,覺照不滅,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無不清淨矣。

  佛陀的來去、坐臥,是隨順世間法而示現之相。佛陀乘願而來,令知有三界大導師,教示眾生修諸梵行,以出離娑婆;佛陀入滅而去,令知有涅槃境界,是真非妄。世尊座上跏趺入三昧,示現如來清淨坐,復又順同凡夫,吉祥而臥,皆是令怯弱凡夫生起勇猛的信心,人人皆有成佛的可能。然而佛陀示現之來去坐臥之相,性空如幻,並非真實。當知法性平等,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相,四相即是非相,是本來不生之相,四相且無,又何有來去、坐臥之相耶?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

  《勝鬘寶窟》曰:「如來者,體如而來,故名如來。又如諸佛來,故名如來。問:『體如而來,故名如來。此是應身,何有來義?真如法身,云何有來?』答:『如本隱今顯,亦得稱來。』」

  我們以《念佛三昧寶王論》來進行理解:「夫佛之三身,法報化也。法身者,如月之體。報身者,如月之光。化佛者,如月之影。」法身的理體是唯一的,是常住不變的,故以月亮的本體作喻。報身以法身為因,證得清淨圓滿的果報之法智,智光遍照三界,故以月光作喻。而應化身佛以月之影作喻,乃言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江之月即喻千百億化身佛,唯化身有水則現,無水則隱,但從因緣,是不變隨緣,而月之體常住不動,是隨緣不變也。佛之法報化三身,一則三,三則一,實為不一不異。

  《華嚴經》云:「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何以故?若無生則無滅,若無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差別,若無差別則無處所,若無處所則寂靜,若寂靜則離欲,若離欲則無作,若無作則無願,若無願則無住,若無住則無去無來。」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