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哲學有興趣的女生很少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想找一個人討論哲學、社會議題、電影情節男女都可以,不過這世界應該很少這樣子的女生」

我過去唸研究所時也是研究法哲學相關的領域,當時研究所同學大部分都是男性,讀書會討論的主題多半為形上學,抽象且門檻高,幾次之後我發現我很難去建構一個幾乎絕對抽象的概念,所以我總是意興闌珊。

但這代表我就不懂哲學/不願與他人交流。且後來我在研究所遇到的女性研究者讓我發現,女性確實更傾向從經驗切入哲學觀點(不完全統計)。而我個人推測是因為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結構性問題更加直接且鮮明,所以比起在天上討論一些「存在」、「宇宙」、「本質」,女性在學習哲學的概念以後首先會意識到的問題是「自我與社會」的拆解和重建,而不是宇宙與自我之間的聯繫。

因此,發文者說覺得女性很少在討論哲學,或許是真,但那是因為你侷限了哲學的樣貌,並且忽視女性在經驗上豐沛的情緒感受和反思為女性帶來的精神昇華,因此在你的言談中有一種目空一切的自大感,忽視有多少女性投身在哲學的領域裡,卻被你說成女性似乎更懶得做深入思考,作為一個熱愛哲學的女性,真的感到忿忿不平。


avatar-img
8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時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厭女並非一個心理狀態,而是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門」,使性別規範可以被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厭女情結也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一個體制問題。 本書討論了各種男性的資格感,有認為可以向女性盡情索取的「愛慕」的資格感、享有「性」的資格感、獲得「同意」的資格感、「家務勞動」的資格感以及制約女性的「醫療照護」的資格
必須理解到我們都生於社會,長於社會,我們無法規避掉社會對我們的馴化與利誘,使我們更容易成為維持父權社會運作的一部份。
當無法從源頭改變這些互動模式,我們就無法避免歧視的延續與增生。
用心選擇並踏實向前,世界總有一條路為你敞開。
化學去勢只是在問題終端簡單粗暴地應對方式,卻無法改變社會與加害人對於女性的輕視態度。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厭女並非一個心理狀態,而是父權秩序的「執法部門」,使性別規範可以被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厭女情結也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一個體制問題。 本書討論了各種男性的資格感,有認為可以向女性盡情索取的「愛慕」的資格感、享有「性」的資格感、獲得「同意」的資格感、「家務勞動」的資格感以及制約女性的「醫療照護」的資格
必須理解到我們都生於社會,長於社會,我們無法規避掉社會對我們的馴化與利誘,使我們更容易成為維持父權社會運作的一部份。
當無法從源頭改變這些互動模式,我們就無法避免歧視的延續與增生。
用心選擇並踏實向前,世界總有一條路為你敞開。
化學去勢只是在問題終端簡單粗暴地應對方式,卻無法改變社會與加害人對於女性的輕視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許多大四學生或剛畢業的青年朋友,可能心中都會有一個焦慮問題,就是應先就業或先考研究所?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在大學的諮詢現場裡,少有大一就來預約諮詢的,一則因為他們才剛踏入校園,對於可用的資源還沒有那麼瞭解;再則因為他們距離畢業就職或深造的規劃還很遠,也不急著在一進學校就煩惱,但她不一樣,大一上學期開學不久,她就進入了諮詢室......。 老師,我只是因為高中時喜歡而選擇了OO系,但入學後上了幾堂課,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許多大四學生或剛畢業的青年朋友,可能心中都會有一個焦慮問題,就是應先就業或先考研究所?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在大學的諮詢現場裡,少有大一就來預約諮詢的,一則因為他們才剛踏入校園,對於可用的資源還沒有那麼瞭解;再則因為他們距離畢業就職或深造的規劃還很遠,也不急著在一進學校就煩惱,但她不一樣,大一上學期開學不久,她就進入了諮詢室......。 老師,我只是因為高中時喜歡而選擇了OO系,但入學後上了幾堂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