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常見病(痛證)】肩關節周圍炎(針灸)

來源:📜2017 肩周炎循證針灸臨床實踐指南

◎概述

  • 因肩關節周圍肌腱、腱鞘、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慢性炎症黏連,限制肩關節活動,引起肩部疼痛、活動障礙
  • 多發於40-70歲中老年人
  • 常見類型:凍結肩、肱二頭肌長頭腱炎及腱鞘炎、喙突炎、肩峰下滑囊炎、鈣化性肌腱炎

◎針刺

✏️急性期(凍結進行期)

【原則】

  • 緩解疼痛為主,針灸以循經選取遠端腧穴為主,強刺激,配合局部腧穴、阿是穴
  • 配合運動針法、電針、TDP照射

【主穴】

  • 上肢:肩髃、肩髎、臂臑、阿是穴
  • 下肢:條口(透承山)

【配穴】

  • 肩前內側痛:尺澤、孔最(肺經)
  • 肩前痛:肩井、曲池、合谷(大腸經)
  • 肩外側痛:清冷淵、外關(三焦經)
  • 肩後痛:天宗、秉風、肩貞、支正(小腸經)

【操作】

  • 患者取坐位,取條口,選0.3x75亳針,針尖對準承山方向直刺入條口,深度約50-60mm,行捻轉瀉法,強刺激,得氣
  • 行針的同時囑患者配合運動5min,活動範圍越大越好,留針20-30min,每10min行針1次,行針時配合運動

✏️慢性期(凍結期)及功能恢復期

【原則】

  • 糾正肩關節功能活動障礙為主,針灸治療應結合病因辨證,取穴以局部鄰近腧穴阿是穴為主,並配合循經取穴
  • 配合電針

【主穴】肩髃、肩髎、臂臑、阿是穴

【配穴】

  • 風寒濕:大椎、陰陵泉(配合灸法)
  • 瘀滯型:間使、三陰交(配合刺絡拔罐)
  • 氣血虛:足三里、合谷(配合灸法)
  • 肩前內側痛:尺澤、孔最(肺經)
  • 肩前痛:肩井、曲池、合谷(大腸經)
  • 肩外側痛:清冷淵、外關、中渚(三焦經)
  • 肩後痛:天宗、秉風、肩貞、養老(小腸經)

【操作】

  • 患者取側臥位,暴露患側肩部,選0.3x40-50亳針,深度約30-40mm,捻轉得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