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體對投球的適應,以及哪個環節對球速貢獻最大

    *警語:這篇一點也不嚴謹,可能充滿著一坨拉庫的認知偏誤,滿滿的滑坡,再次重申,獨立思考並判斷。

    我們已經知道,人類對於應力的適應有很多種,在我看來,應力的峰值以及應力施加的時間,很大程度影響人體適應的方式與適應後的結果。

    又,顯而易見,科班出身,僅經過大量專項訓練的投手,看起來與傳統重訓後的適應結果有顯而易見的不同。

    又,顯而易見,跑完一輪完整重訓週期,即使重訓的峰值表現顯而易見的提升,也不必然會提升球速表現。

    那重點就要思考,人體對投球的適應到底是啥。

    在我看來,是最大強度的應力。

    而適應後,投球時人體對應的部位有幾個面向的能力會提升,

    1.彈性纖維(ex肌腱、不同尺度的肌纖維的膜)可儲存的彈性位能上限,

    2.神經徵招肌肉的速度以及極限,

    3.單位肌纖維內肌絲與肌球蛋白形成鍵結的數量上限。

    然後是人體哪個部分對球速貢獻最大?

    我認為是跨肩膀的肌群(ex.胸大肌)。

    既不是腹部肌群,也不是跨越髖關節的肌群,也不是跨手肘的肌群。

    理由很簡單,因為肩關節的加速對動力鏈末端的加速最直接,承載的質量又少,而且肚子肉跟髖部軟組織的峰值收縮速度(考慮需要帶動的質量後)太慢了。

    這篇包含一堆我的幻想喔,看得很傻眼是正常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