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112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raw-image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 2.3.1 也

八﹕總結 - 5

Ya17.1 不是正式的成份劃分,這點必須注意。

按照我們的前後項倒置原則,「也」字句可有標準解析,所以我們可以輕鬆地先把它處理掉,再將焦點放在其它複雜的結構上。先看一下

我們面對的這個「也」字句其實還是有點複雜的。進行一階成份劃分是一個障礙。

問題在於如何取捨這兩個選項﹕

古文專家似乎從來沒有深究過這個字符串的結構成份問題,僅從語義上籠統理解為「后稷的子孫日後會貴為天子」便滿足了。

但語構上,Ya17.2_2 的「王也」屬於 (s/n)/n,因為本章一直以來的分析結果顯示,「也」字的基本語構功能是將基本型轉化為一個函子型,而「王」應該屬於基本型 n。「后稷子孫之後」也屬於 n

但需了解,Ya17 的這段「歷史」並非報導文字,而是司馬遷的杜撰。司馬遷為西漢人,後於姬棄(如確有其人)約二千年,知姬棄傳了一千多年至文王而文王得天下為周。所謂「堯知后稷子孫之後王也」實作為後世史家的司馬遷已知「后稷子孫之後王也」。由於姬棄 (后稷) 傳了十多世或千餘年才有姬昌 (文王) 得天下,所以司馬遷的筆法強調了這段漫長的時距,故有「后稷子孫之後」之說,而非「后稷子孫」的短短幾代的時空。堯當然不可能知道這個一千多年後的事實。

此外,Ya17.2_1* 的「之後王也」似乎不是一個合適的字符串,雖然上古漢語有「先王」和「後王」的說法,因為「之」字使「后稷子孫之後王也」不可能成為一個陳述句,而只能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但堯「知」的是一個事態,其在語言上的對應是一個陳述句

一旦建立了這個觀點,Ya17.2 的各階解析及推導便都不存懸念﹕

為了方便大架構的探討,我們不對「後后稷子孫之後」和「故益封之百里」進行高階解析。

__________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