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女性影展|透過《宛如愛情故事》看黎巴嫩的情感與革命交織

raw-image


近來黎巴嫩局勢持續惡化,由於當地宗教與族群關係錯綜複雜,單憑新聞報導,很難全面了解內外部的真實情況,更難以真正感同身受當地居民的困境與心情。令我驚喜的是,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特別設立了巴勒斯坦專題,透過導演們的鏡頭,我得以更深入接觸這些議題。

.

其中,特別推薦黎巴嫩導演Myriam El-Haji的紀錄片《宛如愛情故事》。這部作品聚焦於三位來自不同世代的黎巴嫩居民,探索他們如何在這個「被過去的陰影長期困擾與污染」的國家中尋找自身的定位。片中的三位主角對於怎麼改變黎巴嫩現狀有著各自獨特的見解。曾參與黎巴嫩內戰的基督徒喬治認為「不流血,不算革命」,堅信只有戰爭才能解決當前問題;年輕藝術家博拉喬對腐敗的政府感到無法容忍,決定上街抗爭,尋求變革;而中間派的珠瑪娜則選擇以政治參與的方式,參選議員,親自投入社會改革。無論是通過戰爭、革命,還是政治,他們對國家的熱愛與期盼各不相同,但都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犧牲生命,只為了讓黎巴嫩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國家。隨著故事推進,觀眾逐漸感受到這些人物的無力感如潮水般湧現,最終的情感猶如一段段破碎的戀情,充滿惋惜與無奈。

.

這部作品打破了傳統的論點敘述框架,將焦點集中在動盪中的黎巴嫩社會,探討不同族群對國家的情感依戀與投射。導演以「人」為視角,探討個體在國家中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充滿了情緒的波動與起伏,宛如愛情故事般錯綜複雜。每段關係不見得有對錯分明,反而因個人背景與經歷的不同,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反應。

.

我認為這種敘事方式充分展現了獨特的女性視角,通過感性的觀察,才能產生出「宛如愛情故事」這樣深刻的理解。當你意識到人們對政治的執著如同戀愛中的狂熱時,你會豁然開朗,明白為何他們始終擁有那種「這次不行,下次繼續」的堅韌信念。就像改變一個國家與經營一段戀情一樣,必須相信最終會有好的結果。

.

儘管有人批評這樣的敘事手法可能模糊了事件的真實性,但在當今這個強調理性和方法論的時代,有時看似理性的解決方案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遮蔽一些更重要的視角。以黎巴嫩為例,雖然各方派系都以理性為出發點,往往最能讓他們達成共識的卻是感性的共鳴。

.

因此,導演藉由這部影片,或許是希望喚醒觀眾對感性力量的重視,也想呼籲旁觀者們,這段難分難解的「國家和人民之間的關係」其實人人都有份。正因為許多人忽視了不同族群間情感的波動,黎巴嫩的居民至今仍無法真正達成溝通與理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宛如愛情故事
4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